第一百三十章 我卖的是咸鱼(1 / 2)
第121章 我卖的是咸鱼
商人们之前心里是有些担心的,就算他们参与了修路,也挣不了多少钱,反倒是亏的,所以会出现投资热情不高的情况。
可现在泉州要建晒盐场,那么财源自然就滚滚来了。
他们就算再蠢,看到盐商们那么积极,心里也该明白了。
主要是这玩意跟人家盐商的利益相关,人家就算想要不醒悟,那也是不可能的。
朝廷允许泉州府收路费,盐商们自然也不敢跟朝廷对着干,他们只能够乖乖交银子。
或许会有些商贾想着,赵远松这里的道路既然收路费,那盐商们大不了去别的地方买盐就是了。
可是每年朝廷放出来的盐引,都是有一定数量限制的。
这个买卖只要你愿意做,那肯定是有人抢着做的。
要不然,那些盐商也不至于那么激动,竟然觉六百两银子全出了也无所谓。
赵远松笑了笑,他放出了这个消息,还不算重磅,他还有另外一个事情。
他转过头来,看着旁边的焦俊堂,说道:“把我们盐场晒出来的盐给各位看一下。”
焦俊堂一挥手,有两个衙役拿着两个托盘进来,在每一个商人的面前放了一小碟盐。
人们心里觉得有些好奇,盐这个东西有什么好看的,他们见过的盐还不少吗?
可商贾看到这碗里的盐,竟还真觉得相当不错,跟他们平时见过的盐。稍微有点区别,仿佛这泉州盐比平常的粗盐,要更加细腻一些。
其实这不是赵远松能把海盐提纯到的最好状态,但是他总要给人家留点活路。
“我们的盐价格,是由朝廷来定的,但是我们的品质,要比别人的好上一些,这个东西自然是抢手的。”
商人们拿起那盐尝了一尝,竟然发现没有太多的苦味。
他们看了看赵远松,知道赵远松肯定改进了这个晒盐的办法。
当然,这些都不太重要。
盐商们只买卖盐,并不自己煮盐。
赵远松摆了摆手,说:“好了,这些盐只是给你们看一看,只是为了证明我们生产出来的盐,比别人的盐更好,我们不愁销路。”
在场的商人和盐商们点了点头,这倒是那么个事实。
“修路的六百万两银子分成六万股,每一百两银子为一股,我会给你们发放凭证。”
他一招手,张三狗拿着那股票证明发给商贾看,每个商贾手里都塞了一张。
赵远松看着这些商人,“我们的股票跟银票的工艺是一样的,防伪做得相当不错。”
“诸位可得记得了,我们只认股票不认人,我们根据股票来发放分红,哪位的股票转让给别人,又或者是股票损毁了,我们可管不着。”
商人们伱看看我,我看看你,倒是觉得有些惊讶,议论纷纷。
不过,他们虽然觉得这样很新奇,但是也没有什么太多的想法。
这股票能流通,那这样更好,要是哪一天家族破落了,拿出来卖倒也方便一些。
赵远松看着就在场的商人们,接下来放出了第三个重锤的消息。
“当然了,说是六百万的银子,但是在其中能让各位认购的股票,只有四百万两银子。”
这话一说出来,在场的商人和勋贵代表更是议论纷纷。
范斗魁忍不住站了起来,问道,“赵知府。这又是何解?”
“不是说了六百万的股票吗?怎么又只剩了四百万两银子了?”
赵远松脸上轻笑,“这买卖是铁定能挣钱的,京中有一些贵人已经预定了一部分,所以留给诸位了,就只是四百万两银子了。”
商贾们的脸色都不太好看,京中有贵人,这个事情他们好好理解。
他们听说赵远松背后关系硬的很,听说跟朝中的萧公公,还有寿宁侯的关系都很好。
既然这样,赵远松肯定会给那些人留出一部分的份额。
那边的朱厚照心里有些舒爽,这其中一百万两的份额,就是留给他和他爹了。
赵远松和萧敬这些人,又拿走了一百万两银子两股票。
主要是赵远松拿了八十万两,萧敬拿了十万两,牟斌也拿了十万两银子。
这条路能挣钱,赵远松他们不知道吗?
既然他们知道,那他们自己怎么可能不在里面掺上一脚,想想都不可能的。
商人们觉得有些惋惜,赵远松这狗东西竟然搞暗箱操作。
可是他们心里无可奈何,这个时候要是出来反对,那就得罪了京中的贵人。
没看旁边那些勋贵都不说话吗?
人家实力不比自己这些人要雄厚,人家都不说话,自己这些人跳出来干什么。
那些勋贵代表们,此时心里也有些不太乐意,只是他们也不敢出来叫嚷。
他们都知道,赵远松流出的份额,肯定相当一部分给了寿宁侯。
寿宁侯那可是当今皇后的兄弟,得罪了寿宁侯就得罪了皇后,得罪皇后就是得罪了陛下,又何苦来哉。
反正赵远松来这里当知府,以后挣银子机会肯定很多,为了这点事情倒是不值得。
赵远松说这个事情,自然也是有原因的。
下面的商人们想想这个事情,觉得这个事情更加靠谱了。
要这个事情真的不靠谱,那京中的贵人怎么会事先就截留了相当一部分的份额?
难道京中的贵人银子多到这份上,非要扔到水里面去吗?
这肯定是不可能的。
那么京中的贵人都认为这个事情能搞,他们还怕什么?
商贾看一看身边,这堂中起码挤了五六十个商会商帮,还有勋贵的代。
这狼多肉少的,一家下来也分不了多少啊!
有些感觉自己跟赵远松关系比较近的商贾,自然是颇有信心,那些第一次来到这里的商贾,心里面就有些担忧了。
赵远松很想把这些份额,搞成真正的股票,一样可以买涨买跌。
可他心里考虑着,想要搞出一个金融机构,或者是搞得像后世的股票一样,还是有相当多的难度的。
他没有那么多心思去想那么多事情。
“这里的商贾,有一些是被我邀请过来的,有些是慕名而来的,一共有六十三个人。”
“我把这些份额就分成六十三份,大家要是愿意认购的,自然可以认购,不愿意认购的,就可以放弃这个机会。”
“反正一百两银子一股,你们拿到这份额,把银子交上来。”
“领到你们分配的份额之后,你们私下要是有什么交易了,那我管不着了。”
“反正到最后,我们是按照这股票分红,你们手上拿了多少股票,就给你们多少分红,你们自己考虑。”
在场的商人和商会的代表们更加沸腾了。
这玩意儿谁会不要。
他们考虑过了,先把这个份额拿到手,就算转手卖给别人也可以啊!
他们算过,这玩意大有可为,稳赚不亏的买卖。
最主要是这玩意儿可以拿三十年的分红。
三十年是多久?
三十年就是一代人的时间了。
这些份额虽然挣得未必有多少,毕竟份额实在是太零散了,但是至少可以保住他们一代人的富贵。
商贾们心里明白,说是一百两银子一股,但是股票拿到手之后,再放出去肯定不止一百两一股。
这个东西就会变成有价无市的东西。
也就是说,赵远松直接在这里发了福利,他们拿到之后,手里的股价自然就会上涨,他们马上就能赚到银子。
赵远松嘴角一撇,他哪里不知道这些商人内心的想法。
他怎么说也是个后世来的,这些人肯定会把这股票的股价给炒起来。
那他和寿宁侯手上三分之一的股票价格,也会跟着水涨船高。
商贾们把股价炒得越高,他们越高兴,因为别人挣钱,他也挣钱。
“好了,各位,多的就不说了,待会我们还有一些新搞出来的玩意,给你们看一下。”
“但是本官在这里就不奉陪了,我公务繁忙,回去还有很多事情要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