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再临官渡(2 / 2)
但是,粮食依旧收不上来!
曹操的地盘一直战乱不断,再加上干旱、饥荒,百姓人口锐减,到处可见饿死的人。
良田尚且没人耕种,更别说从他们手中征收粮食了。
很多百姓忍受不了,纷纷逃亡荆州。
根据曹操最近从荀彧那里收到的文书,百姓开始往扬州大迁徙了!
荀彧制定了很多政策,都无法组织这些百姓。
曹操这段时间也愁得睡不着觉。
他甚至有再次向袁绍投降的打算。
不过,当他告知荀彧,寻求荀彧的看法时,被荀彧骂惨了。
荀彧认为,如果曹操坚持要投降,那他则率领颍川众人直接归隐!
他和颍川众人,是绝对不会认可袁绍的。
曹操这才没有再想投降的事情。
曹铄的到来,让曹操悲喜交加。
喜的是,曹铄又带来了一万多人。
悲的是,官渡这边粮食已经见底了,原来的将士都不够吃,曹铄这里还带人来,粮食更加捉襟见肘。
帅帐里,曹操一边给曹铄分析当局的局势,一边不停地揉着太阳穴。
还没有说完,曹操突然直接倒地一动不动。
曹铄吓了一跳,就要上前。
却见一旁的曹昂飞奔了上来,抱起曹操就走。
郭嘉按住曹铄的肩膀,安慰道:“二公子别担心,最近司空经常这样晕倒。”
“军中郎中已经诊治了,说是头风病,是因为操劳共度。”
“只要充足休息,就不是大事。”
曹铄:“......”
不是大事?
开什么玩笑!
原历史里的曹操就是因为这病死的!
不过,华佗能够缓解这病痛,却不易根治。
也因为华佗对曹操说了这话,曹操当时头痛难忍,所以大发脾气,认为华佗不想给他。
再加上华佗之前跟在曹操身边,后来故意找借口回家,而曹操的人发现那借口只是搪塞,华佗也承认了自己骗了曹操,这才导致曹操大怒之下将华佗关入地牢。
在地牢里,华佗被人拷打致死。
华佗这一死,更没有人能够医治曹操这头风病。
最终,曹操就这样死了。
想到原历史里的曹操的死亡,曹铄叹了口气。
曹操脾气是真暴躁。
尤其是年纪越大,脾气越暴躁。
想想他晚年,死在他手里的人有多少?
华佗不说。
就孔融一家老乡,真是一个不给人家留!
曹铄现在还忘不掉曾经读过的课文里,那个“覆巢之下焉有完卵”的典故。
虽然他也不喜欢孔融。
但是,他也接受不了曹操如此残忍的手段。
摇了摇头,将各种纷繁杂乱的念头排除脑外,曹铄对郭嘉道:“祭酒,你帮我准备一百金,我有急用。”
郭嘉吃惊道:“一百金?你疯了?你要这么多做什么?”
曹铄道:“我去帮我父亲借粮去。”
郭嘉:......”
虽然他满心疑虑,可他还是离开了。
曹铄则让贾诩等人去休息。
他赶往曹操睡觉的营帐。
赶到的时候,军中郎中正在用银针给他治疗。
曹铄待在营帐外,曹昂也在。
曹昂一脸担忧道:“父亲这病状越发严重了。弟弟,如果,我是说如果,父亲出了意外,我们该怎么办?”
曹铄安慰道:“不用担心,父亲暂时不会有事的。这头风病,刚才祭酒不是说了吗?这是因为操劳过度。等他休息够了,就没事了。”
曹昂叹了口气道:“可现在这情况,父亲怎么能够不操劳?”
曹铄想到许攸,问道:“这附近的地图,还没有画出来吗?”
曹昂不明所以,还是点头道:“没有。我们派人偷偷过去,都被发现并杀死了。袁绍对细作管得很严,我们很难派人绕到他们身后,将那些地图画清楚。”
曹铄嗯了一声。
原历史里,官渡之战,曹操打赢袁绍的关键就是火烧乌巢。
问题是,不知道乌巢附近的详细地图,也不敢派人过去。
派的细作也过不去。
那么,只能等许攸了!
问题是,许攸现在也没来!
曹铄做了决定。
既然许攸还没来,那自己就想办法过去邺城找许攸!
之前离开官渡前,他可是送给许攸和郭图那一大笔钱财。
按照推算,这个时候,许攸应该出事了啊!
曹铄看向曹昂道:“这几天,我要去邺城一趟,找个人。你在这里好好守着父亲,千万别投降!”
曹昂急道:“你疯了?你去邺城的话,万一被活捉,后果不堪设想!”
“尤其是最近,袁绍防细作防得非常严!”
曹铄转身就走道:“大哥,你放心,我自会小心的。”
曹昂看着曹铄如此模样,就要追上去。
可走了几步,他又放弃了。
如今这个弟弟,再也不是以前那个弟弟了。
他现在都不听话了。
曹昂叹了口气。
只能听之任之了。
曹铄直接赶往贾诩营帐,又找来甘宁和周瑜,将自己准备前往邺城,策反许攸的事情说了一遍。
至于为什么策反许攸,他也说了。
如今官渡这局面,想要打败人数明显更多,优势更大的袁绍,只有烧掉他们的粮食!
而袁绍大军的粮食,曹铄“推测”在乌巢。
曹铄不敢说肯定。
万一历史发生了蝴蝶效应,袁绍大军的粮食偏偏不在“乌巢”,他哪里付得起责任?
曹铄道:“许攸是袁绍心腹,肯定知道袁绍大军具体粮食在哪儿,地图是如何的。此人又极其贪图私利!如果能够策反他,那我们此次就可能逼退袁绍大军。”
贾诩突然道:“主公你赶过去,未必就能碰到许攸。许攸作为袁绍的心腹,现在很有可能就在袁绍大军当中。”
“主公赶过去邺城,就算策反了他的家人,可等到他家人通知他,这一来一回,我们也撑不住。”
曹铄看向贾诩道:“那怎么办?”
贾诩扶须闭眼,许久,才睁开眼睛道:“派死士分两步走!”
“一路,从这里绕道邺城方向,然后中途故意进入袁绍大军。”
“这路死士里带有许攸家书。”
“家书内容就说家人嚣张跋扈犯事,被抓,要被杀。”
甘宁质疑道:“你怎么判断他家人一定嚣张跋扈?你又怎么模仿他家里人的笔迹?”
贾诩微微笑道:“是不是他家人的笔迹,又有何重要?最重要的是,让袁绍手底下的冀州派抓到借口,排斥许攸。”
又看向曹铄道:“另一路,以司空的名义写信给许攸,劝降许攸。”
“这两路死士,最终都得死。”
“但是,他们的信都要落到袁绍手中。”
“那么,接下来,主公你再派死士,不断突破袁绍大军的防线,去招降许攸。”
“一个一个去!”
“一个一个死!”
“直到最后,许攸自己找上门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