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安邑县府衙血战(1 / 2)
第160章 安邑县府衙血战
曹铄的命令一下下去,众人也都纷纷离开了他的住处。
而刘晔则去整饬军队了。
曹铄在长安休息了五天。
果然,第六天的时候,王邑就派使者过来了,邀请曹铄去河东郡治所安邑县。
曹铄让贾诩和恒阶坐镇长安,继续联系马腾和夏侯惇,而他则带着刘晔、周瑜、张绣、甘宁、贺齐、高顺、曹彰、阎行等人,率领着三万大军赶赴安邑县。
河东郡太守王邑听说曹铄率领大军而来,并没有多少慌张。
带着河东郡一干官员,王邑在安邑县城门口迎接,并且将大军拦了下来。
拦下来的理由很简单。
会吓到安邑县城内百姓。
而且,大有一股曹铄大军只能驻扎在城外的模样。
如果不这么做,城墙上的守军便不会打开城门。
钟繇也没有做声。
这一切,都在之前的预测当中。
曹铄让周瑜和刘晔带领着大军在城外驻扎。
而他只带着钟繇、曹彰、高顺、阎行、马云禄、吕绮玲、周泰,还有一千早已经伪装成普通士兵的陷阵营进去。
王邑一行人在前面引路。
众人来到安邑县城内的府衙。
府衙门口,簇拥着数百百姓。
这些百姓见曹铄等人过来,纷纷跪在地上,赞扬王邑是个好官,请求曹铄和钟繇一定要将王邑继续留下来。
王邑身边的官员见状,也纷纷祈求曹铄和钟繇。
曹铄俯瞰着所有人,冷笑了一声。
虽然这个时代的确有真正的好官。
但是,却很少有能够让普通百姓自发请愿的官员!
而且,还偏偏选在自己来的这个时候。
曹铄看了一眼王邑。
王邑忙低下头,一脸谦恭的模样。
这王邑,简直把自己当小孩看了!
他以为弄数百个百姓来,用所谓民意就能阻止自己废掉他?
曹铄一向不相信这个时代有所谓的民意!
他已经见识很多了。
所谓的民意,不过是当地士族找麾下百姓做做样子而已。
这些百姓九成九连大字都不识一个,又怎么可能懂得在这节骨眼来请愿?
史书上的民意,也都是那些士族搞出来的“名正言顺”的理由罢了。
其实,在这个时代,百姓唯一的民意,就是能吃饱,能穿暖而已!
你只要能保证这两方面,就算让他们去死都愿意。
其他的所谓民意,全都是士族搞出来的。
曹铄连看都不看一眼,直接进入府衙里面。
钟繇等人忙跟上。
高顺领着陷阵营就停在府衙外面。
府衙外除了有数百请愿百姓,还有数百士兵。
府衙里面,更是排列着士兵。
曹铄从这些士兵面前走过,眼睛里噙着杀意。
这群当地士族,真把自己当软柿子捏的了!
今天不杀杀他们的锐气,将来自己坐镇扬州的时候,恐怕有人会效仿。
既然如此,今天就借他们的人头来向天下士族展示自己的脾气!
曹铄等人来到大厅,直接入座首位。
曹彰、周泰、吕绮玲则站在曹铄身后。
阎行、马云禄和钟繇则坐在曹铄前方左边。
王邑带着河东郡的官员坐在曹铄前方右边。
一行人刚刚坐下,就有漂亮的侍女端来美食和酒水。
曹铄看着身前的美食和酒水,摇了摇头。
这些士族,即使在乱世,过得也是一个奢华。
酒肉都有!
再想想自己在战场上,在司空府邸,那都是粗茶淡饭。
那些真正的百姓,甚至易子相食。
曹铄不无嘲讽道:“这酒宴可真丰盛,河东郡这么富裕了吗?我怎么在来的路上,还看到很多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的百姓?甚至,能看到一些枯骨?”
王邑忙道:“将军,你可误会我了!”
看向钟繇,王邑道:“钟校尉,你可是我上级,你应该了解我的!我平日里可节俭了!这次荡寇将军赶来,可都是卫家和范家主动承担起这些酒宴的开支的。”
“他们跟我说,荡寇将军贵为扬州牧,司空次子,一辈子荣华富贵,酒宴怎么可以太过寒酸?所以,他们竭尽全力,置办了这场酒宴!”
一个大腹便便的中年男子站起身,朝曹铄行了一礼道:“下官卫固,司职郡掾,是卫家的家主。这些,的确是下官和范家家主一起出的主意,和郡守没有任何关系。”
“郡守清正廉明,是个绝对的好官。”
“他将自己的家产全部拿出来,也无法支撑将军你一顿饭。”
“将军你何等尊贵,怎么可以享受如此寒酸的招待?所以,下官和范家家主做了这个主意。”
另一个身强体壮的大汉站起身道:“下官范先,司职中郎将,城防统领,可以证明此事。”
曹铄打量着卫固和范先。
穿越前的记忆里,这两个人还想过投降并州刺史高干,也就是袁绍的外甥,甚至想杀过杜畿。
不过,却被杜畿当猴子一样耍。
最后,他们围攻杜畿的时候,被曹操派的军队赶来,击杀了。
当然,现在这种情况是不会发生了。
虽然杜畿依旧会过来。
但是,因为自己击败袁绍,高干应该还在黎阳城。
蝴蝶效应,卫固和范先想投降,也没有办法。
只能希望这两个豪族能够守规矩。
否则,今天就是他们的死期!
卫固和范先被曹铄打量,却并不紧张。
两人互相对视了一眼,点了点头。
强龙不压地头蛇。
更何况这么个年轻人!
随便糊弄,就能逼得他不敢换郡守。
想到这,卫固当先开口道:“将军,我这里有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
曹铄一边示意酒宴开始,一边道:“说说看。”
卫固道:“刚才进来的时候,将军应该看到了百姓的请愿。将军,这些百姓的请愿可都是真情实意。”
看向郡守王邑,卫固道:“郡守真是个好官,身受我河东百姓爱戴。最近听闻,他要调离,这事想必只是传言,对吧?”
整个大厅瞬间死寂。
所有河东郡官员齐齐看向曹铄。
民意,你还敢忤逆?
王邑嘴角也微微上扬。
一个小年轻,整不了你?
我王邑一把年纪,要是还栽在你手里,那岂不是笑话?
你父亲曹操来,我还忌惮三分。
就你个小兔崽子,我动动手指头就能对付你!
曹铄端起一盏酒,喝了一口,戏谑地看向卫固道:“你在教我做事?”
卫固阴沉着脸看向钟繇道:“钟校尉,将军这态度不妥吧?连民意都不闻不问了?就这样,如何能够击退匈奴?”
钟繇淡淡道:“这个,不归我管。我接到的命令,就是此次全力配合荡寇将军。”
看向郡守王邑,钟繇抚了下长须,冷冷道:“你们得到的消息,其实的确不是谣言,而是将军做的决定。目前,使者已经成功离开了京兆,前往许都,向朝廷请调新任河东郡守而来。”
钟繇如此强硬,显然出乎了王邑、卫固、范先等河东郡一众官员的意料。
王邑愤怒地站起身道:“我王邑在河东担任郡守数载,何错之有?你们凭什么就将我调离这里?”
钟繇抬起眼睑,瞟了一眼王邑道:“就凭将军此次被天子任命为荡寇将军,就凭我持有符节。你不服的话,可以回许都向天子告状!”
王邑气得脸面铁青。
一旁的卫固声色俱厉道:“天子远在许都,对河东这里的事情也不清楚。钟校尉,你仗着权势,肆意妄为,我要捉拿你!”
范先眯着眼睛,一脸阴鸷地道:“孟子有言,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将军和钟校尉这是压根不顾民意了?”
钟繇嗤笑一声道:“就府衙外这数百人,就成了民意?这数百人,好几个,我都认得了,都是你们门下的仆人。”
鄙夷地看了一眼卫固和范先,钟繇继续道:“将军和我此次过来,代表的是朝廷,代表的是天子。是不是民意,我们自有判断。”
“任何胆敢忤逆天子意愿的存在,什么下场,不用我说吧?”
看向王邑,钟繇讥讽道:“还是说,郡守你这是准备反叛朝廷了?”
王邑脸色刷地下惨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