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大小乔(1 / 2)
第176章 大小乔
张昭见乔国老如此神情,暗暗叹息了口气。
果然,很难让他出仕。
张昭只能硬着头皮道:“老乔,我何尝不知道令尊的遗言?只是,此一时彼一时!”
“令尊为官之时,天下纷乱,民不聊生,官员不思报国,各自占地为王。”
“令尊心灰意冷,才会想着辞官归隐,并且让你不踏入仕途。”
“可现在呢?”
“你也看到了,扬州现在已经脱离了战乱之苦。”
看向曹铄,张昭道:“主公一心想要为国为民!”
“这次,他甚至设置了社科院,力争改善民生——”
乔国老强硬打断张昭的话,道:“天策上将军,子布兄,今天我有些累了,暂时不聊这些了。”
“如果你们想要在这里游玩,我让人给你们做向导,一切开支,也都算我的。”
说完,对外面的人道:“管家,安排天策上将军和子布的住处,一定要好好款待。”
对曹铄和张昭道别,张昭带着身后的“下人”离开。
留下曹铄和张昭大眼瞪小眼。
一直到乔国老消失在门槛外,张昭才对曹铄道:“主公,你看这——”
曹铄看着管家进来,沉吟了片刻道:“今天先休息,给他一晚上思虑,明天我们再说。”
张昭只能点了点头道:“乔国老这人脾气很执拗,跟一头牛似的。如果主公没有想到更好的说服办法,恐怕在这里再待多久,都没有用处。”
曹铄嗯了一声。
曹铄和张昭跟着管家去安排的房间。
乔国老虽然不愿意出仕,但是接待是很隆重的。
管家将曹铄和张昭就安排在东厢房,乔国老住的地方。
曹铄从房间里走出来,站在门槛外,眺望着天空。
他在回忆穿越前看过的史料记载。
可惜,和乔国老的记载寥寥无几。
甚至连乔国老的真正身份,史料都没有记载!
有人说他是袁术曾经的手下大将,有人说他是曾经的太尉乔玄。
关于他的两个女儿,大乔和小乔,也没有多少记载。
唯一的相关文字,都是和孙策、周瑜有关。
还有一段野史。
说是二乔经常在家里一口古井旁边洗漱,涂抹胭脂的水顺着溪流流到庭院外,引起很多人观看。
因此,两姐妹经常洗漱的古井被命名为“胭脂井”。
只有《三国演义》里有一段关于乔国老的场景。
那就是甘露寺前,周瑜美人计诱使刘备到江东,刘备送了乔国老很多财物,乔国老一个劲地夸刘备为英雄。
那场面,与其说乔国老看中刘备的才华,不如说乔国老是个财迷,因为得到刘备的厚礼而说些违心的话,甚至不顾忌他自己的立场。
可现在,他面对的乔国老,明显不是这样。
乔家经营着胭脂生意,而且做得极大,根本不缺钱。
用钱财去贿赂他,从而让他出仕,明显不靠谱。
曹铄有些头疼。
突然,一阵古筝声响了起来。
曹铄脸色微微一怔。
这古筝声!
《三国演义》的开头曲!
之前他在许都的时候,在孔融府邸唱过一次!
现在的古筝声,虽然和他习以为常的《三国演义》开头曲有所不同,但是,大部分都很相似!
曹铄一时听得有些恍惚。
没想到,在这个时代,竟然能够听到这首曲子!
情不自禁地,他跟着唱了起来道:“滚滚长江东逝水......”
张昭正从房间里走出来,准备去找乔国老聊聊天。
虽然乔国老不愿意出仕。
但是,两人的友情不是这个可以影响的。
两人都很久未见。
难得相聚,怎么可能不说说话?
刚刚从房间走出来,就听到古筝声,还有曹铄的唱歌声。
张昭脚步不由自主地停了下来。
《临江仙》!
他知道!
最近从许都传出来的,据说就是曹铄在孔融府邸吟唱出来的。
这首《临江仙》,甚至让许都纸贵!
他也在家里记录下这首歌,甚至裱了起来。
不过,他一直怀疑这首歌的真实性。
这首歌里夹杂着悲凉和沧桑气息,根本不是一个年轻人能够作出来的。
他更相信,这是一个饱经沧桑的老者作出来的!
可此时,看着曹铄唱着,唱得如此自然和流畅,张昭站在曹铄身后,神色有些感慨,有些佩服。
这位年纪轻轻的主公,或者,真的能够将扬州经营得很好?
他虽然年轻,但是,他对整个历史的理解,就连自己这般年纪,自诩洞察世事,也无法和他相比。
在东厢房后面,一座庭院里,此时,一个青年女子,脸上戴着面纱,穿着一身丝绸长裙,正在弹着古筝。
在她身旁,刚才站在乔国老身后的身影,正看着曹铄唱歌的方向,一双灵动的眼睛闪闪发光。
在她边上,原本一脸阴沉的乔国老,此时脸色也渐渐缓和下来。
当青年女子双手轻轻按在古筝琴弦声,曹铄的歌声也停了下来。
青年女子抬头看向乔国老道:“爹爹,传言不假,还真是他作出来的。和传言的相比,他唱的更好听一些。虽然,他的歌声并不是那么的契合,但是,比起其他人来,好太多。”
“而且,听了他的歌声之后,女儿发现,女儿这谱的曲子,有很多并不对。”
身影也回过神来,激动道:“他这么年轻,武能征战沙场,文能唱歌吟诗,真是个贵公子!”
乔国老叹息了口气,点了点头道:“的确,文能安邦,武能定国,是一代贤才。扬州在他的管理下,或者——”
突然,撬过来神色一变,厉声呵斥道:“臭丫头,你可别胡思乱想!你和你姐姐都是为父的心头肉,为父绝对不允许你给他做妾!”
“如果要给他做妾,为父宁愿让你们留在乔家到老!”
原来,青年女子是乔国老的大女儿,舒县的人都称之为大乔。
而身影则是乔国老的小女儿,舒县的人都称之为小乔。
两姐妹自小没有母亲,一直都跟着乔国老生活。
乔国老在两女儿身上也倾注了心血。
不止吃喝住都是最好的。
还教她们读书、识字、弹琴、骑马,甚至学武。
不为了其他,就为了姐妹俩将来能够继承乔家的家业。
乔国老早已经在四处寻找配得上自己两个女儿的郎君。
只是可惜。
在这乱世,一些他看得上的人,无法赶过来。
一些人,看不起他家如今的商人身份。
一些人,千方百计想要讨他两个女儿为妻,可是,却不愿意入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