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五章 周侗(2 / 2)
“你只道你是个清白之躯,我们都是歹人,却不问问我们弟兄到底都是什么来历?”
李世民当即又将韩世忠他们几个含冤受屈的身份来历说了一通。
讲了这上层的腌臜事,这才让周侗讷讷无言。
周侗不是不知道这官场的险恶,这上下的腐败,也并非不知道童贯这一番调遣众多弓箭手前来实在是疲民之举。
只是寻常人,哪能想到就这样的造反,做个反贼。
周侗只是做个旁观者,无法与他们感同身受,见他们造了反,自然觉得他们反应过激。
周侗虽不得志,但到底有着一身的本领,总是不至于落入任人宰割的最底层境地。
命运也不曾十分的捉弄,未曾遭难,是因为他的一身本事和他的名声,果然也做了弓箭手,被调到了这边关,但总有人照看着,并不至于像那无依无靠的普通弓箭手百姓,无钱无粮,还要倒向朝廷缴税。
他的生活过得去,自然也不会多想。
只是这窗户纸如今被李世民说了一通,全都给他捅破,周侗素来自诩大侠,是有情有义的,此刻自然无言以对。
他不是那迂腐的道学先生,听了韩世忠和着一百多号人的遭遇,也没有脸再指责他们反抗朝廷了。
他一时不答应,李世民也不管他,将他绑了,绑在马上带着。
等到了山东,上了山,生米煮成熟饭,看他往哪里跑。
更不必说,这也算是个讲良心的,时常让兄弟们和自己去软磨硬泡,总是能给他弄成了。
这周侗不仅是自己有本事,关键他的名声还大,活了大半辈子,门生故吏不知道有多少。
得了他一个,等于得了一大窝,总是能摸几个他的徒弟揽在怀里的。
众人收拾完战场,上了马,继续东逃。
李世民坐在马上,似乎是无意的提了一句。
“我在延安,似乎被老种相公看出怀有异志。只怕我在延安闹他这才不曾动手。我也将那剩余的证据全都给了他,事情的来龙去脉也都给他讲了一通。”
“他只说刘延庆是童贯的人,他报上去,也是无济于事。事情若闹不大,这事便被童贯压下来了,无法沉冤得雪,还不能拖,拖个一两天,说不定刘家父子便直接动手,更是死无对证。”
“如今也只能来劫囚将你救了。前前后后死了小一千官兵,事情闹得大了,童贯盖不住的,你虽能沉冤得雪,但却依旧是个罪人了。”
李世民没直说这话是对谁说的,但韩世忠心里都明白。
这一通解释,却让韩世忠又羞又愧,臊红了脸。
原来李世民本就和老种相公没什么关系,不仅送了自己功劳,还仍然帮自己传了话。回过头来,老种相公又要杀他。
要救自己,也只能劫囚,自己原本心中居然还有些不甘,这如何能不让韩世忠羞愧?
“死了这么些人,事情一定会闹大的。老种手中的证据也可以派上用场。这一次,咱们给他做了刀,他可以在官场上大胜一局了。童贯和刘延庆父子倒霉到底也是给咱们出了口气。”
韩世忠不说话,只是在心中暗暗决定,今日虽略出了口气,将来一定要混出头来,提着大军,好好的向刘家父子,向童贯,向赵宋官家要一个公道。
兄弟们一路东行,只不过要避着沿途的官兵,总是要绕一些远路。
一千六百多里走下来,用了近两个月的时间。
终于在公孙胜的带领下,入了山东地界,靠近了这茫茫水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