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一章 须臾定梁山(1 / 2)
第142章 须臾定梁山
阮氏兄弟带着同村的十来个渔夫,撑着渔船,便把这群雄赳赳的西北人拉走了。
只留下了李世民和吴用对坐,李忠在一旁陪坐。
十名兄弟在外面守着。
吴用便为李世民谈及着梁山泊的由来。
原来自五代至如今,黄河三次大决口,滔滔河水倾泻在梁山脚下,又与古之巨野则连成一片,就形成了这一望无际的大水泊,号称八百里梁山泊。
只在水泊的中央,单单留下梁山一个孤峰。
李世民道:“赖黄河决口,如今这八百里梁山泊,不知生养了多少百姓。只是水灾无情,焉知下一次黄河决口什么时候到来?若再有河水注入,却不知又要淹没多少良田,多少百姓流离失所呀。”
吴用也说道:“历朝历代治理黄河皆是头等大事,只是始终难以治本。”
李世民思量着这事情倒也不急,却不知赵佺能在此事有多少看法。
由于这八百里梁山泊乃是黄河决口而导致的,若能分洪改道,排水沉泥,必然可以开垦出不少的良田来。
两人正闲聊着,走了这么多人,村子又重新安静了下来,这石碣村的老弱妇孺便免不得窃窃私语了几句。
自然是要对这一百多人被汉子拉着去攻打梁山水泊的事情评头论足。
尤其是阮氏兄弟的老娘最为担忧。
她离得也近,说的声音也传到了李世民的耳中。
却也不敢大声说,只窃窃的与自家的媳妇闲聊着。
“这几个短命的。平日里只打了些鱼,便要换了钱去赌。只见往外拿,却不顾往回带个分文,如今倒好,又要拿自己的命去赌大富贵!”
“我们只是这样的命苦,摊着了这样的混账。”
那媳妇在一旁劝道:“婆婆莫要急恼,看这伙人确实是那有本事的。”
那老妪撇了撇嘴,面容上也不好看,毕竟是生了三个凶神恶煞的儿子呢。
“却只说大话,固然有本事又怎地?从这石碣湖到那梁山泊,光来回便要一个时辰,今夜哪里还来得及?”
那老妪说着,手中的活却没停。
正捞着两个金黄色的大鲤鱼在那里开膛破肚刮着鳞。
“你去将那床好被子取出来,免得怠慢了人。”
这老妪虽然口中骂着自己的儿子,但自己身上掉下来的肉,果然还是自己心疼。
虽不知如今这境况如何,但也确实看得出来,李世民应当是个贵人。
难得自己的儿子攀附了上去,还是要好好招待一番,替自己的儿子照顾好客人,留个好印象。
这老妇人说的话,李世民都听在耳中,吴用也听着,只不过断断续续听的没有李世民那么真切。
虽面皮上有些尴尬,但吴用其实也觉得今夜恐怕是来不及。
只是自己尴尬却不要紧,不肯继续谈论这些事,主要怕一时误了时辰,李济安觉得尴尬,却恼怒了贵人。
又非常聪明的拉着李世民谈天说地,讲述着这梁山附近可有什么势力,哪些英豪。
吴用胸怀韬略,李世民求贤若渴,要对这山东的情况十分的好奇,二人自然也是十分的投机。
一番畅谈,一个多时辰的时间便慢慢的从天边划过。
金乌已经站在了梁山泊水面上,八百里梁山泊,水光潋滟,水波闪耀着金光,整个湖被完全染得通红,灿灿的,好似一团火在水泊中燃烧一般。
这是今日太阳最后的光辉了。
石碣村又一次的起了袅袅炊烟,那两条金色的大鲤鱼已经被阮母炖到了锅里。
四下静谧,便听着水波动荡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