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猫
会员书架
首页 > 军史小说 > 水浒:李世民一统江山 > 第一百七十五章 审县令骂朝廷,济州府动兵

第一百七十五章 审县令骂朝廷,济州府动兵(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好书推荐: 逍遥小医圣  异能者?神明?糟糕的世界  从神话三国开始征服万界  火种游戏:拯救蓝星  我养的大佬太黏人  40K:帝皇去哪儿了?  生为求  拯救某文师尊后,小徒欲罢不能  废材逆天:至尊狂小姐  我有一本黄泉书 

单贴了一份,放在城门上,又让韩世忠到后面把那昏迷的婆娘也一刀砍了。

四个人头配着这个告示一起挂在城门上。

李世民又将剩下的四百七十份分发给手下的弟兄。

当着那群小吏的面吩咐着。

“你们骑上快马,在这济州州县各处要道人口密集之处,都给我张贴上。”

十来个兄弟分了分,一起拿了告示,骑了马便离去了。

李世民又让韩世忠将县令的家财搜刮一空,这些小吏居然真的对他们不管不问,就这样随手放了。

按照他们刚才揭露出来的罪状,有些人是真的该死的,但李世民仍然没有发作。

在这天亮之前,李世民已经处理完郓城县所有的事物,带上兄弟们,又给晁盖分了马,骑了马匹返回梁山。

又分了些人前往东西二村,将晁盖剩余的一些家财,以及西溪村里正的家产也全都给搜刮了。

他们马队出城的声音,自然也被这街道两旁的百姓听到了。

自从他们进城,被惊醒的百姓虽然不敢亮灯,装作一副什么都不知道的样子,但其实没有什么人睡得着。

听着这些人的马匹离去,心里也松了口气,只是仍然没有任何人敢出来看看虚实。

看着李世民那人离去,那些劫后余生的小吏一个个都瘫软在地。

却又都哭丧着脸,心里面不知盘算着什么。

终于,在那阴影处,有人悄摸摸的开了口。

“这事情闹大了,咱们可怎么办呢?”

一句话说出,又是引得一阵长吁短叹。

互相之间,你看我,我看你,都心怀鬼胎。

刚才互相检举,所以说主要是检举县令,可他们各自身上也被捎带着扒出来了许多烂事。

但凡在场的有人想害人,一举报一个准。

再加上如今县令被杀,事情闹得这样的大,他们又配合着那些贼寇,将这罪状和安民告示抄写了五百份,看样子也要被那梁山贼寇大肆的张贴,是瞒不住的。

上面要来人调查,稍微走漏一些风声,他们又有谁能脱得了干系?

宋江安慰着众人。

“诸位放心,想必上官也是通情达理的,大伙儿都是被山贼所胁迫,罪不至死,顶多刺配到远恶军州。”

听听,听听,这都是什么话?刺配难道就是什么好事吗?

被宋江这样一说,众人是更忧郁了。

只有那聪明的向宋江施了一礼。

“还要多谢押司救我等一命。如今闹到了这个地步,众兄弟们都朝不保夕,微如累卵,还请押司给出个主意吧。”

宋江只说着,“我有什么主意?”

只是推脱。

“上官明察秋毫,定会体恤我们,大家放心吧。”

哪里能让人放心?

那也有人说着,“纵然是上官体恤,这事情闹得那么大,我们难免要受到牵连。都是一些微末小人,这样大的事,稍稍牵连一番,也不是我们能承受的呀。”

倒也有那看得明白的,说道:“若只为县令被杀一事,朝廷说不定也会体恤咱们。毕竟咱们不过是一些小吏,又无兵权。只是如今那梁山贼寇将那许多诽谤朝廷的话四处张贴。这必然会触怒朝廷。盛怒之下,哪里还顾得上咱们这些小吏?都是搂草打兔子一窝端了。”

一群人唉声叹气的,还是求着宋江给出个主意。

宋江故作为难,长叹一声。

“也罢,众兄弟都是一条绳上的蚂蚱,若真要安然无恙,便按我说的做。”

一群人都在那里赌誓。

“押司若有手段救咱们兄弟逃脱此厄,但有吩咐,莫敢不从,若有违背者,不用押司出手,咱们众兄弟共击之。”

“正是!正是!”

“押司说吧!”

宋江笑呵呵的看着眼前的这些人,都是千年的狐狸,谁还不了解谁呀?

便将大家的心声说了出来。

“今日之事,必然触怒朝廷。总要有人给朝廷出出气,咱们不想受到牵连,便要想着将责任推脱出去。但有什么罪过,我们只一起串好供说不知道,全都推脱到县令的身上,反正他如今已经身死,也无法反驳。只要大家戮力同心,统一口径,这事却不难办。”

这其实就是大家想说的,只不过一直没说出口,需要一个有声望的人挑头。

果然,在座的众人便都同意了。

却又有一人说道:“县城被攻破,县令一死,有什么罪过也推到了他的头上。朝廷再要追责,也无非再把县尉给追责一遍。这些该死的梁山贼寇,硬要诽谤朝廷……”

他话没说完,几个人便上来捂住他的嘴。

倒是个硬骨头。宋江看着他,也恐吓他。

“你不要命了,怎敢非议梁山?这梁山的人进出这郓城县,如进自家后院一般,县令的脑袋反手都给摘了,你比县令强在哪里?”

那人立刻变了脸色。

又调整了一下语言。

“我是说,如今县令抖露出来那么多对朝廷不利的事情,这上官若是来查,问到咱们头上,该如何回应?”

宋江却道:“那些政令都是朝廷下发的,上官来了岂能不知?我看此事难点不在于如何回应上官,却在于如何回应百姓。”

“押司,这话什么意思?”

宋江看着众人,冷笑一声。

“如今,县令一家都被杀了,梁山的人倒真装作一副正义的样子要审判他们。咱们这些人却也未必个个干净,为何偏偏放过了咱们?”

众人一听,又是一阵沉默,按照他们刚才被抖搂出来的罪名,很多人都该死。

“如今梁山的意图就是要败坏朝廷的名声,这么多布告张贴出去,整个济州府都得沸沸扬扬。到那时节,免不得有什么左邻右舍来找你们打听,你们该如何回应?”

一人说道:“只是不承认便了。”

宋江又说道:“你若不承认,必然有人拿你的话出去做证据。这事情总要传到梁山的耳中,到那时,你要如何自处?”

“既然留你们一命,自然不是那群梁山贼寇发了好心,他要利用你们什么?你们难道还想不通吗?”

宋江这样一说,众人又苦着一张脸。

“这可如何是好?若不从了梁山,按他们的意思办,咱们的脑袋也不安稳,可是真从了他们的意思,非议朝廷,岂不是大罪一件?”

宋江又说道:“朝廷要治罪,还需官衙上下审核,来回都要数月,罪不至死,顶多赐配远恶军州。若不从了梁山,第二日,他便能到你家中摘了你的脑袋。咱们又都是本地人士,逃无可逃,只得从了他们吧。”

宋江又叮嘱众人,“依我看,若是上官来问,便装作什么都不知晓,若是有百姓来问,便依着梁山的意思给他们作证,只要不把这消息捅到上面去便成,这梁山无非想要要买民心,招兵买马,也不会出卖咱们。”

众人听了都觉得宋江说的有理。

有道是,县官不如现管,纵使朝廷要治罪,却还有活路。若是被那梁山的人找上门那是必死无疑。

宋江见说通了他们,也放了心。

这也算是自己和李世民的默契,自己领会了他的意思,他也不用过多的吩咐。

自己只帮他们一帮。

在这基层官府,做个坐地虎,左右逢源才是王道。

李世民若不是打着这个主意,才把这些人给放了,只干干脆脆的把这些人全都杀光。

与宋江有些交情,便将宋江放了,回过头来,上官来人查,所有人都死了,单单就活一个宋江,宋江那才是百口莫辩。

李世民给宋江留了面子,宋江自然得识趣,投桃报李。

众人听了宋江的吩咐,便开始准备收尾。

因为李世民来得突然,察觉到动静的百姓,也就是街道两旁的。

又迅速的将县衙团团的围住,根本没有人能走漏风声。

对于宋江他们来说,最后一些见过他们面的就是原本县令的几个仆人。

李世民也正是抓了他们,才让他们带路,将所有的吏员找到。

宋江他们打定主意,在这官衙里寻摸了一圈,找到了几把刀,一些铁尺。

一群人悄悄的走到关押那些仆人的房间,在这些仆人还没反应过来发生了什么情况下,便将他们全部杀掉。

宋江等人将兵器全部丢掉,一群人共同杀了人,也算交了投名状,共同进退了。

刚才发的誓言也都在此加了保险。

如此做完,趁着天还没亮,各自散去,赶紧跑回自己的家中。

整个郓城县再也没有一个人看到这些人在今夜出现过。

直到了天明。

阳光从东边撒到了洞开的城门上。

四个血淋淋的人头被吊在那里,一份认罪的罪状,一份梁山的安民告示,都贴在那城墙边。

城中其余的一些路口拐角,也有一些可以见到。

夜间没察觉到的百姓正常的出门,夜间察觉到动静不敢出来的百姓,也颤颤巍巍的出来看看情况。

正好发现了这些东西。

整个郓城县轰的一下炸开了锅。

“昨天晚上是梁山的人杀进来了吗?”

“县令居然被梁山的人杀了!”

“老天爷呀。这可真是出了大事了,县令被杀了。”

倒也有那识字的,被百姓们围着,让他们念那告示。

听着那识字的在下面念。

“这县令死的好啊,这狗官在咱们郓城县不知害死了多少人!”

“真是大快人心!”

还没念完,便有人骂起来了。

小小一个郓城县,总是拐弯抹角的,能找到沾亲带故的。

在这郓城县,不知多少个村子已经被县令逼得举家搬迁上梁山了。

这些百姓在这城里到底也有一些远房亲戚,都在这里骂开了。

等到这些人得知了县令所有的罪状之后,更是骂的欢。

县令一家人在这郓城县作威作福、欺男霸女的日子终于结束了。

也有骂朝廷的。

“天下乌鸦一般黑,县令不是好东西,这朝廷也不是好东西。”

一骂起朝廷来就收不住了。

因为那罪状上写的清清楚楚,县令已经招供,整个山东谁都跑不掉,这田地都是要被清查的。

也就是这些在场的看告示的百姓,要不了多久,也得像那些已经被逼上梁山的百姓一样。

自己切身利益受损,又岂能让他们不骂?

“这梁山是真好汉。从这狗县令手中不知救了多少的百姓,如今又杀了这个狗贼。真是大快人心。”

“是啊是啊,听说梁山的首领换人了,如今的是真好汉。”

“我七舅舅就被逼得家破人亡,现在上了梁山才有活路,听说在那里生活的不错呢。”

此乃谎言。

如今,这些被逼上梁山的百姓,确实在李世民的治下得到了一片活路,但只因时日太短,并没有机会和自己还安然无恙的亲戚们联系,向他们宣传梁山的好处。

这个人其实只是知道他七舅舅上了梁山,活了下来,到底生活的怎么样,他是不知道的。

但这并不耽误他现在吹牛。

知道外面已经吵翻了天,那些官府的小吏们才装作若无其事的上了街,装作一副大惊失色的样子和众人讨论了起来。

若有人问到他们这上面写的是真的假的,他们便含糊其辞的说了一通,但倾向比较明显,大家懂的都懂,都知道这上面说的是真的了。

于是又凑在一起骂朝廷,骂当官的,夸梁山。

在郓城县,还有一个人,一觉醒来,只感觉晴天霹雳。

正是郓城县的县尉。

他怎能想到,梁山的人半夜偷偷摸进了城,将县衙层层包围,把县令审了一遍,还把县令给杀了。

只是睡了一觉,天地翻覆,他根本难以承受的罪责就盖在了身上。

赶忙派人查探消息,又派人往济州府送信,企图找补一番,亡羊补牢,减轻自己的罪责。

但他心中知道,只是不愿意承认,这些都只是徒劳,等待他的最好的结局也是流放。

然而,又哪里需要他往济州府传信呢。

李世民刚离开郓城县,天还没亮的时候,便分散出兄弟快马,赶往各处村镇人口繁密之处张贴布告。

虽然来不及跑到济州的府城,但也往济州府城的方向去了好远。

那边的百姓自然也是议论纷纷,只是不知道事情的真假。

有其他的地方官员看那份布告,先看那县官的罪责,嗯,不错,自己也都犯过,再开那些诽谤朝廷的话,嗯,不错,自己也是这样想的。

这上面的内容,竟真的好似是一个县官临终之前被审问了一番写出来的认罪卷宗。

再看那告示下面盖的大印,分明也是郓城县县令大印的样子。

只不过,一个县令被杀的消息实在还是太骇人听闻。

地方官员不敢擅作主张,连忙将告示接了,快马加鞭往济州府城送。

知道了后晌午,李世民等人还没有回到梁山呢,这封布告便已经送到了济州府衙门。

下面的人看了,急匆匆的将这份布告放上了太守的案头。

府尹大人一看,也是大惊失色,一时间拿不定主意。

“郓城县县令被梁山贼寇杀了???”

“到底是真是假?”

“底下的人也不知真假,只看到了这份布告,下面盖着的大印确实是郓城县县令的官印,这才赶紧卷了这份布告呈上来,请府尹大人定夺。”

这太守也是眉头紧锁,满面愁容。

若是假的,还则罢了,无非是治郓城县县令一个管教不严之罪。

要么是一奏书送上银台,上面的人来查郓城县县令自己查这个流言。

这份布告的内容都是真的,这县令犯的这些罪,在太守这儿也不稀奇。

主要是这县令不能真的被杀呀。

梁山贼寇在济州府这般的大弄,杀了一个县令,这消息必然盖不住。

捅了上去,这诽谤朝廷的事也要露出来,事情闹得大了,自己这济州府尹也扛不住这个罪责。

府尹大人拿不定主意,立刻命令从机要房里叫人上来。

得先派人前去查探一下。

只见阶下有一人唱喏,立在帘幕前。

“你是甚人?”

那人禀道:“小人是三都缉捕使臣何涛。”

何涛也是满面苦涩,刚才还在那机要房中和众位同僚看热闹呢,谁知府尹一声令下,众人便将这差事推到了自己的头上。

府尹催得急,何涛也不敢耽误时间,只能硬着头皮顶了上来。

“你速速带人去郓城县走一遭,将这件事情的真伪查来报我。”

何涛接了命令,领了帖文,带了几个公人,上了马,便朝郓城县飞奔而去。

那府尹又叫来了济州团练使黄安。

黄安到来之后,那府尹将事情原委和盘托出。

“如今已派人前去查探,虽不知真假,但也该早做准备。上面怪罪下来,咱们两个免不得要吃罪,去往那沙门岛走一遭。”

府尹虽然是为了稳妥起见,派何涛去郓城县查探情况,但看着那布告下面的官府大印,十分也信了六七分了。

黄安也知此事事关重大,连忙又命人将梁山的情况呈上来。

机要房的一班公人一起叫到厅前。

“我们也听完,这梁山新来了一伙强人,却与往日不同,平日里闹的动静也大。但八百里梁山水泊,河道纵横,多深水,泊面又不结冰,占尽了地利,若要拿,他们非得派大军前往。”

府尹与那团练使商议了,先整治了一千兵马,却仍旧发愁。

那梁山泊是个大湖,固然不结冰,但从济州前往梁山的河道是结冰的,济州府城固然能搜罗个四五百的船只,却无法过去。

正一筹莫展,傍晚不到,何涛便已经回还了。

原来,半路上遇到了那郓城县县尉前来传信的人,证明了郓城县县令被杀乃是真的。

府尹也只能苦着脸,恨梁山恨的牙痒痒,连忙向上面打报告。

调兵一事也得出具公文。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书单推荐: 融越豪杰志 三国:从何太后妹夫开始 大唐天宝重生 三国董氏王朝 大虞卷王 召唤群雄:最强皇帝模拟器 被黑珍珠带回了大月国 精彩纷呈宋王朝 亮剑:让你杀鬼子,你成立特种部队? 大秦:我摊牌了,陛下,我是穿越者!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