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四章 大闹郓城县(1 / 2)
第171章 大闹郓城县
面对宋江的诘问,雷横支支吾吾说不出话来。
宋江眼放精光,猛地低喝一声,“你莫非已经从了梁山?”
雷横慌忙向前一撞,一把捂住宋江的嘴。
将宋江摁到了墙上,另一只手悄悄的摸到了腰后尖刀。
“兄弟莫要叫嚷,我是清白人家怎会成贼?”
这才轻轻的露出宋江半张嘴。
宋江气都没有喘匀,连忙又小声说。
“还要瞒我吗?那逃回来的兵丁都说了,你与朱仝被梁山贼寇抓去了,既然已被抓走,又如何好端端的出现在了这里?”
宋江又看向雷横身边惊慌的老伯母。
“又要带着伯母往哪里去。这般大包小包的?”
雷横仍旧将宋江抵在墙上,没有放松,藏于身后的那只手已经攥住了尖刀的刀把。
“兄弟,饶我们这一回吧。我们被县令逼迫做那害民之事,本就是不义之举。如今被梁山抓捕,若不降,唯有死而已。我雷横虽不怕死,却不愿意为这不义之事而死。更何况家中还有老母,又如何能死?”
“走到今日,实在是万不得已,押司若是念往日情面,便莫要叫嚷,送我们出城。”
雷恒死死的盯着宋江,只待他回应。
宋江听雷横说完,看他这种反应不似作伪的样子,这才松了口气。
“兄弟既然从了那梁山,这便好办了,有件事要求兄弟,你可一定得帮我一把。”
雷横心中不解,不知宋江所为何事。
“押司也要入伙?”
“非是我要入伙,兄弟,快快返回梁山,搬请救兵,县令已查知了晁盖与梁山有瓜葛,已经派人前去擒拿了。”
雷横心中一惊。
“晁保正也与我们梁山有联络?”
宋江催促着,“且莫要多说了,你快回梁山搬请救兵吧。”
“好好,我正要离去,这便离开。”
雷横满口答应。
这就带着老娘转身要走,却又把宋江给急着了。
宋江冲上前,一把扯住雷横,将他身上的大包小包都撇在地上。
一脸焦急的催促着雷横,“这个时候哪里还顾得上这些腌杂物,岂不是浪费时间?”
看了看左右,没什么人,便拉着雷横与他的母亲往自己的下榻处走。
一路上避着行人,到了下榻处,去马槽那解了马,将马递给了雷横。
“骑我的马去,这样快一些,直走暗道牵着马,离了城才可上马骑行。”
宋江看着雷横与他母亲二人,心中焦急,有幸将雷横母亲留下,让雷横先去报信,却也知道雷横是个孝子,这番下山来,必然是带他母亲上山的,决计不肯撒手。
“那些细软,只待事情了解之后,我加倍赔你。”
雷横忙说道。
“值什么?一些破衣服要兄弟赔?我要客套,且等我去梁山搬了救兵来。”
宋江替雷横望着风,专门循着没人走的小道出了城门。
雷横扶自己母亲上了马,虽称呼她为老娘,但其实这老娘身体健壮,也不怕这马匹颠簸。
宋江也是慌了手脚,这才想起来什么。
连忙又从怀中取出了一团纸,递给了雷横。
“有那西溪村的里正与那张文远一起来到这县衙首告,我在一旁将案情记下,都在此中,你将这交给李将军看,便能取信。”
雷横取了,放入怀中,答应一声,上马便走。
“真没想到,不光是晁保正,连这宋押司也早和梁山有联络,看来这郓城县迟早要完。我说那百姓都怎么得了消息,提前要奔往梁山,看来必然是宋押司与晁保正共同干的勾当。”
雷横骑在马上,心里嘀咕着。
“如今,我上了梁山,此事本就是我的本分。那晁保正又是个仁义的,凡是见面礼数周到,迎来送往,皆有银两奉上,也该救他一救。”
雷横也不爱惜那马力,快马加鞭只求赶快赶到梁山。
那宋江送走雷横,转身回了县衙,也感觉是劫后余生长出了一口气,是上天垂怜自己。
说起来,这宋江是真讲义气。
见有人前来到晁盖与梁山有联系,便想赶快去报信,只不过县令在侧,一时难以脱身。
等他脱身之后,张文远与那西溪村里正已经带着一群壮汉前去捉拿了。
也没什么官差,官差死的死,逃的逃,藏的藏,避的避。
只不过打开了县衙的府库,让他们领了些铁尺之类的兵器。
那西溪村素来与东溪村有些恩怨,尤其是对东溪村的晁盖更是怀恨在心。
是从本村中就拉来了几十个壮汉帮忙,靠他们虽然无力打进东溪村,但只要得了官府的命令,让张文远带队,给手下这些人披上一层官府的皮,那东溪村必然也不敢反抗。
张文远也想做成这件事,不止光靠西溪村这些人手,大手一挥,又找了许多自己往日一起浪荡的泼皮。
浩浩荡荡的,有小一百号人。
他们已经先走了一步,宋江若是骑快马去赶,估计也能赶上。
但很容易被一起堵在东溪村内,若是被堵在了东溪村,宋江当场被抓获,自然也无从抵赖。
一同失了这前程,被抓住判个通敌之罪。
自己被抓还则罢了,也不知晁保正能不能有机会逃离。最大的可能还是两个人同生共死罢了。
纵然是不被抓住,这快马加鞭,一来一回,几个时辰,难免人多眼杂。
走漏了消息,回来之后,县令自然也要追究。
这时间又正是限令处理公务的时间,自己长时间不在,便是县令自己也察觉到了不对。
回来之后,自然也洗脱不了嫌疑,逃脱不了干系。
仍旧是要毁掉自己的前程。
不仅仅是要毁掉行程,尤其是担心传了消息之后,晁盖有没有机会离开,张文远他们可比自己先离开的时间早的多。
收益和风险实在不成正比。
宋江虽然心中不愿,但毕竟晁盖是自己生死兄弟,咬咬牙,一狠心便准备出城。
那只刚好看到了鬼鬼祟祟的雷横,知道被梁山抓去了,如今出现在这里,心里一想,便有了猜测,这才赶了上去。
只当是司马当活马医赌上一赌,没想到真让他赌对了。
如今倒也好了,自己不用以身犯险,这消息也传递了出去。
纵然是晁盖被抓,但是有梁山的人出手,依照他们的实力,郓城县是拦不住的。
雷横和朱仝已经是郓城县最高战力,如今都已经被抓走从了贼,郓城县又哪里还有抵抗的能力?
纵然到时候要闭关自守,自己在后面悄摸摸的,使些手段将梁山的人放进来,也能将晁盖救走。
雷横奔驰到梁山,那马累的已经快要不行了。
距离傍晚也没有多久了。
在山下也来不及寒暄,先将自己母亲安置在客栈里。
老人家虽说身子骨硬,但这一路颠簸也真是不好受。
然后赶紧让人安排船只送自己到金沙滩。
朱贵得知了消息,又看雷横这般的着急,安排了一只快船,配了好几个水手一同奋力的划。
很快把雷横送过了金沙滩。
雷横一路跑到了山寨,此刻早已有人通知李世民他们,知道雷横有十万火急的事情,已经在那厅前等待。
雷横跑的上气不接下气,见了李世民他们来不及多说,先将怀里宋江给的纸团取出。
喘着粗气。
“宋……宋押司说的,快,快去救晁保正……”
李世民听了心中一惊。
把那宋江记得状纸展开看了一遍。
吴用他们也挤在旁边,伸着脑袋看。
记录的非常详细,看完之后便也大致了解了是什么个情况。
那东西二村原本就有矛盾,又因为晁盖托塔天王这个名号,狠狠的打了西溪村的脸。
但那西溪村里正也没有别的办法,奈何不了晁盖,只能一直怀恨在心。
见那晁盖平时多与豪杰往来,时常款待公差,他便有样学样,特意在县衙里与那张文远交好,时常拿些钱财给他花,经常在村中款待他。
只如今,朝廷清查田亩这一件事,让整个山东百姓都愁眉苦脸,这西溪村里正自然也难以幸免。
本每日愁眉苦脸,怏怏不乐,却见那东溪村晁盖却像什么事都没发生一样。
本就多长了个心眼儿,注意了一番,后来,晁盖又按照约定向百姓们散播梁山有活路的消息。
晁盖这个莽汉,不像宋江他们家传承的吏员,刀笔纯熟,做事老练。
手底下人也做事粗鲁,难免便露了踪迹。
连改头换面都不做,便跑到那西溪村去散播消息。
为此,西溪村跑了许多的百姓。
这自然瞒不过西溪村里正,虽没有十分的证据说这个晁盖通了梁山。
但他有心拿此事做个由头发难。
又将张文远请来。两人合计了一番,一同到县衙首告。
张文远平日里拿他们的钱,自然做事也要尽心,连夜与这里正商议了一番,带来了最新的消息。
官差死伤惨重,连最后的武力值担当雷横朱仝都被抓了。
县衙的力量大为削弱,县令想要清查田亩,大肆搜刮钱财,却也难了,人手实在是不够。
得了这个消息,却正好与他们的打算配合。
一来是县令正愤怒的时候,报上这些捕风捉影,晁盖勾结梁山的消息,自然能让县令生气。
二来,如今县令想要搜刮钱财,干成政绩的事情进展的不顺利,刚好他们两个现在把刀递上,就拿那晁盖开刀。
东溪村实在是个大村,比他们西溪村要大得多,晁盖也实在是个大户。
整个郓城县,像晁盖这样豪奢的都不多。
若抓了此人,给他扣上一个通匪的帽子,一来在治安方面也算是个政绩。
梁山闹得越大,也不只是他们郓城县受影响,济州府也不好受,能抓到与梁山勾结的奸人,自然也是大功一件。
取得了整个东溪村的财富,搜刮了晁盖一家几十年积攒的钱财,把这么一个大地主敲骨吸髓的吃干净,县令可以得到一大笔的资产。
他本就是一个县令,想要做出政绩,只需要完成他一个县令的身份,该交上的钱也就够了。晁盖的全部身家足以帮他解决大多数问题。
而且晁盖这件事是有根有据,又是他们郓城县本地的地主和吏员一起告的,怪不得县令的头上也不会引起其他的乡绅联合反对。
自然是一件皆大欢喜的事情。
三个人都是闻弦歌知雅意,一来二去便勾结起来了。
固然没有确凿的证据证明晁盖通敌,但县令此刻也想办成这件事,便令人赶快去抓。
李世民等人看清了原委,也不再迟疑,立刻点齐兵马,连夜出发。
“府主是要去东溪村还是直接去郓城县?”
吴用在一旁问道。
李世民说道:“郓城县已派人去捉拿晁盖多时,再去东溪村恐怕赶不上趟,我只带着人马直奔郓城县,若在路上碰不到,便直接杀进城去,将晁盖从监牢里抢出来。”
吴用劝道:“若要攻进县城,小心有诈。府主且在这梁山安坐,让兄弟们走这一遭也便是了。”
李世民素来是那种喜欢亲力亲为、亲自带兵冲锋的人,他自然是不肯这样答应。
“小小一个郓城县,纵然有诈,简陋的陷阱岂能困住真龙,没什么好怕的。若我也要在此遇到危险,那派兄弟们去,岂不是都是送死?”
“学究不要再劝我亲自带兵前去。”
吴用劝不动,便不再劝。
只是要跟着一同前去。
李世民也没有反对。
先将自己从西北带来的一百多马军兄弟点了,又抽掉了五百多刚刚经过一些基础训练的士兵让韩世忠带领着。
又让孙安带了两百人跟在自己左右,吕方、郭盛也冲入这支方队。
八百弟兄,几员战将,可真的是看得起这郓城县。
李世民嘴上说的豪气,但行动起来却丝毫没有疏忽大意。
孙安、韩世忠、吕方、郭盛,加上自己。哦,对了,还有一个填头的吴用。
对上郓城县绝对可以称作是豪华阵营了。
点齐人马,让弟兄们各带甲兵,趁着准备的这段时间,让阮小二赶紧纠集水兵营的弟兄,将船只也备齐了,送兄弟们到达对岸。
信鸽也已经撒了出去,命令朱贵先在客栈边准备好马匹。
论及上等的战马,李世民这边仅有从西北带来的三百多匹。
但经过这几个月的扩充,以及梁山原本积攒的一些家底,也有了百来匹普通点的战马。
已经足以让一半的弟兄都骑上马赶去郓城县。
更不用说这山寨里还有上千普通的骡子驽马。
又不让他们当成骑兵冲锋,只是坐上马,节省一些脚力,提快一些行路速度,也是足够的。
众兄弟们准备了甲兵,上了船,到了水泊对岸,又换了马。
连夜向郓城县而去。
到了郓城县,寒风阵阵,漫天漆黑,是四更时分。
有宋一朝,商业繁荣,与前朝景象大不相同。
夜间并不实行宵禁,有许多的夜市供百姓们玩耍。
只是这郓城县靠近梁山泊,纵使是没有李世民,他们也仍然有王伦那一伙贼寇。
日子过得并不怎么太平。
虽然并不实行宵禁,但到了深夜,也会将城门紧闭。
如今已经是四更时分,便是有难百姓在城里逛夜市的也要回家休息了,更不必说,这郓城小县并不如何富裕,夜市也不怎么繁荣,略有一些商贩也是早早的散场。
所以,李世民等人连夜赶到这郓城县,万籁俱寂,大门紧闭。
“未带攻城器械如何进城?且等到天亮,大门一开,咱们立刻杀进城去。”
吴用在一旁说道。
李世民打量了一番这县城的城墙,毕竟只是一区区小县,城池也不怎么坚固高深。
捋着那城门上面四处打量了一番,连个火把照明都没有。
并无兵丁把守。
一个小县,又哪里有军队驻扎呢?在这大宋朝廷若要调兵,却是千难万难。
想要调兵,十人都需要往上打报告,层层审批。
这样的小县,只有本地的一些都头掌管着四五十官兵,这些士兵并不是真正的士兵,不过是略经都头一番训练,用来维持治安而已。
而如今,郓城县的两个都头都已经被抓上了梁山,手下的官差也是死伤惨重。
这城门虽然紧闭,但是城墙之上却没有任何人把守。
李世民笑道:“虽然紧闭着城门,但却没有士兵驻守,这岂不是上天送给咱们的城池?”
“不需等待天明,且找几个兄弟带上抓钩翻上去便是了。”
吕方,郭盛在一旁听了,自告奋勇。
“府主,我二人愿意先登。”
李世民没有反对。
转头对吴用说道。
“学究,你那兵器可带来了吗?”
吴用心里疑惑。
翻开自己的衣裳,从腰间取出了自己的两根铜链。
李世民将这两根铜链分开,吕方、郭盛一人一根。
又取了两根绳索,在这铜链后面绑上。
顺着这城墙,找着位置,找到了两个插旗的地方。
吕方,郭盛先去掉了半身甲胄,减轻重量。
将手中系着长绳的铜链甩起来,甩到了那城墙上面。
正好顺着那旗杆转了几圈儿绑上了。
又将马匹牵到了那城边。两人踩着马鞍,城墙便已经够了一半了。
手一使力拽着绳索往上爬,旗杆吱呀呀晃了一晃,但到底也经受住了两人的重量。
只在城墙上蹬了两三脚,便已经攀到了城墙的顶端。
两臂一使力,扒着那城墙的边缘往上一挺,便翻了过去。
两个人动作虽然不大,但发出来的一些声音在这寂静的黑夜里仍然非常的引人注意。
但这郓城县实在是没人把守,就这么轻而易举的被两个人偷偷的翻过了城墙。
吕方、郭盛顺着城墙下去。
只过了几个呼吸,便听见城门后面有声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