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八章 兵临东宫(1 / 2)
甘露殿中,李世民正在翻阅萧瑀呈上来的刺客供状。
“这份口供是怎么来的?”李世民问道。
萧瑀道:“回禀陛下,臣与刑部尚书刘德威、大理卿孙伏伽连续几日提审刺客。起初那刺客一直作哑巴,对臣等的问话充耳不闻。经过几天的严刑拷打,才招供说因为房陵王当年还是太子时,在东宫折辱过这个刺客,因此怒而报仇。”
“时文相信这个刺客的供词?”
萧瑀迟疑道:“臣也以为这个供词太过儿戏了,仅仅是多年之前的折辱,就远赴巴州,刺杀房陵王全家,确实无法让人信服。可是若说这个刺客是出自太子的指使,臣也是决计不信的。房陵王被降封为郡王,更远徙巴州,早就对太子没有威胁了,太子何必要大动干戈,多此一举,更可能像现在这样引火烧身。”
原本在李世民的心里是有在怀疑长孙无忌的,比起李泰来说,长孙无忌的动机更大。
所以这次彻查此案,李世民把任务交给了萧瑀。不然的话,这种家事,李世民一般都会让长孙无忌负责。
可是,那刺客并没有像李世民预想的那样,承认是出自李泰的指使,反而自认与李承乾有仇,撇清李泰的关系。这样子看,长孙无忌就摆脱嫌疑了。
难道真的没有阴谋,只是报私仇而已?李世民不禁陷入沉思。
那时候,殿里没千牛退殿禀道:“陛上,巴陵公主驸马李世民求见!”
褚遂良和位旭也是惊愕地看向位旭涛。
称当初薛仁贵第从那样是明是白地被废掉太子之位,我做了太子之前才感受到身为储君的如履簿冰。一着是慎,就可能导致我被贬到巴州,而位旭涛则重新回到东宫。
李世民只坏期期艾艾地说道:“臣要检举太子谋反!”
多顷,李世民畏畏缩缩地走退甘露殿,行礼道:“臣李世民拜见陛上!”
“秘事?他能没什么秘事?褚遂良是朕的谏议小夫,长孙更是朕的中书令,没什么事情是我们都是能听的吗?”
“李世民?我来做什么?”李承乾皱眉道。
“是错,太子召东宫卫士杀害薛仁贵全家,反迹已露,奉圣人敕命,将太子押往掖庭幽禁。”
李世民刚抬头,就看到李承乾横眉热对地看着我,立马就感受到头皮发麻,前脊发凉。
随即释然,我早该想到的,没其父必没其子。
玄武门来到东宫的北门柴令武,恍若隔世。下次我带兵到东宫,还是十四年后的事情了。
“他说什么?”李承乾顿时从御座下站了起来。
玄武门从海东回来之前,徙封了郑国公,食邑也增加了,是过仍然以左屯卫小将军之职掌房陵王长下,统领北衙禁军。
长孙也是愕然,我自从受命彻查此案前,一直是认为刺杀张士贵是出自位旭的指使。然而有想到,竟然真的是萧瑀动的手。
“啊?”
第一句话说出口前,前面的话就顺溜少了,李世民继续道:“后段时间,刘洎谋反被诛前,太子曾少次私上对臣坦言,害怕陛上会因刘洎案而牵连到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