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张青邈被人告了(1 / 2)
“不许走!张公子,不许走!”丁亚琴急忙把人拽住。
转身又气冲冲对丁亚平说:“大哥,这是我的铺子,你管不着!”
“你……”
“你要是不同意他在这里,我就……我就跟他一起走!”说完,丁亚琴脸红的跟煮熟的虾子似的。
她偷偷的看了张青邈一眼,眉眼间带着几分羞涩。
张青邈一脸震惊,连连摆手:“丁姑娘,万万不可说气话,败坏自己的名声!”
说是这么说,心里其实得意的不行。
瞧瞧自己个儿,不管前世今生,都还是这么有魅力!
丁亚琴长的丑是丑了点,可是有钱啊,现在他最缺的是什么?
是钱!
没钱,什么都干不成。
本来想着跟唐筱燕退了婚,但是她的那些田产还是自家的,他家也不赔唐筱燕那一大笔银子,这些钱也就足够支撑他谋划未来。
娶了聂爽,把妹妹再送给周祁……
他这辈子就不用跟上辈子样伏低做小,给人当孙子,有了靠山以后的路才会越走越顺。
可惜……
现在他只能把丁亚琴抓在手心里,让她成为自己的钱袋子。
钱袋子丑归丑,但是好骗啊。
丁亚平气的七窍生烟,他做生意这么多年什么人没见过?
张青邈一看就不是老实的,更何况,之前他就听自家媳妇儿说过此人,查过此人,对他更加看不上。
他一听说,丁亚琴和张青邈关系有点不寻常以后,就赶了过来,可是没想到差点气的原地去世!
他指着丁亚琴,半天说不出来话。
狠狠地瞪了一眼张青邈,随后拂袖离开。
丁亚平一走,丁亚琴柔声安抚张青邈:“张公子,你安心在这做着,我们丁家兄弟姐妹都有自己的铺子,怎么经营,都是自己说了算,我大哥的话,你别放在心上。”
“多谢丁姑娘,丁姑娘的恩情,张某铭感五内。”张青松说道,“不听丁姑娘,你也尽快招人,我顶多做一个月,凑齐盘缠,我就得回乡。”
听到张青邈说要回去,丁亚琴脸色就不好看,但是挽留的话也说不出口。
……
丁亚平回到家,气的摔茶杯!
魏敏芬见状说道:“老爷,什么事情,这么生气。当心气坏了身子。”
“还不是丁亚琴!”丁亚平怒道,“你怎么回来了?不是说,要跟清华他们考试的时候,一起回来吗?”
“我跟你说,我这趟回娘家真是回对了。”魏敏芬兴冲冲说道,“林嬷嬷赶紧让厨房准备一碗白水面,老爷,我带回来一种酱,你肯定是没吃过没见过,一会儿,你先尝尝。”
“我哪有心情吃面?”
“怎么回事?亚琴出什么事情了?”
“还记得那个叫张青邈的吗?清华之前让你调查的那个负心汉。”
“他啊,当然记得,怎么啦?跟亚琴有什么关系?”
“那狗东西现在在亚琴的胭脂铺……”丁亚平把刚才的事情告诉魏敏芬。
听的魏敏芬也火冒三丈:“这个亚琴,也太不懂事了,那个姓张的,肯定也没安好心,明明是自己抛弃童养媳,还说童养媳嫌贫爱富,简直颠倒黑白!人渣!
这次我回娘家,还认识了程娘子,也就是之前被张人渣退婚的童养媳,现在她已经成亲了,老爷,你一定想不到,这女子有多厉害!”
丁亚平被勾起了兴趣,问“多厉害?”
“之前听清华和宏乾说她的事,我们只觉得她大胆聪明,然而,她不仅胆子大,也很有本事,背后还有个高人指点……”魏敏芬把唐筱燕在甜水村的情况的一五一十的告诉丁亚平。
听得丁亚平目瞪口呆,好一会儿才说:“这个张青邈,又蠢又坏。说是半路上救的,十成十是他外面的女人。”
丁亚平自己就是男人,男人太了解男人了。
魏敏冷哼一声:“抛弃程娘子这么好的女人不要,娶了个外面带回来的女人,呵,现在他扒着亚琴,八成是为了钱,我在娘家的时候,听说他家欠了一屁股债。”
“可是亚琴现在分明就是被他迷住了,要不然不会说出那么不要脸的话!”说起这个,丁亚平气的捶桌子。
“这个简单,一会儿我去找亚琴,如果亚琴不听劝,那就只能告张青邈欺骗良家女子,只为钱财,我就不信,他一个读书人,不怕惹上这种官司!到时候让赵捕头把他关几天。”
“这主意不错,不过亚琴的名声……”
“你妹妹还有什么名声?现在不掐死苗头,以后你妹妹又没人又没钱。”
“那……就依你吧。”
这时下人送来了面条。
“先尝尝这个面。”魏敏芬打开了紫苏酱,用干净无水的勺子挖了一勺到碗里,再用筷子搅拌几下。
“老爷,你先尝尝看,这酱就是程娘子做的,如今在昭阳县卖的十分火爆,供不应求。”
丁亚平端过来半信半疑的开始吃。
丁亚平平日里也有些贪嘴,面条一入口,他就知道这玩意儿咋样。
“这么远带来,居然没坏,好吃,香。”
魏敏芬笑道:“她的货可以保四个月不坏,如果拆封了的,也能四五天不坏,但是这样一罐,通常一家子一顿就吃完了,根本放不了三天。”
“能放这么久,真的假的?”
“当然是真的,看到这个红纸上的数字没,这就是生产日期,程娘子心细,每一罐上面都贴了,都写了。”
“既然能保这么久不坏,那我们也可以从她手里买货,在府城卖。”
“我已经把她的方子买下来了。”
“真的?”丁亚平一激动,顿时忘了丁亚琴和张青邈的事情,目光灼灼的看着魏敏芬。
魏敏芬掏出那张契约递给丁亚平:“花了三百两银子,但是以后我们不可以把生意做到昭阳县去,我把两个婢子留在程娘子那里了,让她们好好跟着学,我提前回来筹备,今年还有一个月多时间,可以做紫苏酱,我必须先做准备,对了这钱,还是我跟娘家借的。”
“那清华来家的时候,把钱给清华。事不宜迟,我们赶紧动起来,我看不如就在乡下老家做紫苏酱,这样收紫苏也方便。”
丁家原先也是乡下泥腿子,在他爷爷那辈起家后,全家就搬到城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