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世纪福克斯(2 / 2)
此时的徐洛已经来到波士顿。
他要参加的这个学术机构名叫美国经济学会,成立于1923年2月3日,属于历史悠久的那种。
这个机构有超过50%的会员来自各类学术机构,15%来自工商企业界,其余大多来自各级政府机构及其他非赢利组织。
而美国最重要、影响最大的经济理论刊物《美国经济评论》就是这个学会主办。
研究内容涉及经济理论、应用经济学和经济政策等各个领域。
此前徐洛发布的几篇论文也刊登在这上面。
因此保罗教授邀请他来成为这个学会的会员,并推荐他担任理事。
有这种好事,他当然要过来。
带着自己准备的礼物去拜访保罗教授。
双方一见面,徐洛一脸真诚的笑容,“保罗先生,你还好吗?”
对于这位教授,他一直都极为尊敬,即便不是有这种好事介绍给他,如果保罗说有什么事情,他都会放下手中的活过来。
做人要有知遇之恩,要不是保罗收他为学生,还帮忙引荐,他现在可不会这么风光,能到处演讲。
“Mac,我的身体起码还能再工作五十年。”保罗教授和他热情拥抱。
对于徐洛,保罗教授也一直很喜欢,尽管他能教给徐洛的东西不多,但师生之恩,并不是用教了多少来衡量的。
徐洛的到来让他很开心,笑着问道:“我听说你在中国将弗里德曼那个家伙说得哑口无言的?”
“还好吧,我觉得弗里德曼先生的理论不是每个国家都适用,所以就讨论了一番。”徐洛还不知道回国后的弗里德曼都说了什么自己的坏话。
保罗教授笑得很开心,“听说那位先生见到人就说碰到一个人型图书馆,估计他这段时间都要修正他的理论,没时间出去到处演讲。”
当晚,徐洛在保罗家里吃饭,并送上自己带来的一副字画。
“保罗先生,这是我们中国的字画,我专门送香港带来给你的。”
这幅字画让保罗心情更好,“我觉得这幅字画对我的意义很重大,我一定会好好保管,对了,今晚你就在这里休息,我们可以讨论一些经济学上的问题。”
既然保罗这么要求,徐洛也没拒绝,当晚就在他家里休息。
次日一早,两人启程前去旧金山参加这个学会的活动。
到会的都是在经济学上颇有名气的人,对于将徐洛吸纳为会员并无异议,不过常务理事倒是需要考核。
毕竟他当前拿出的成绩还不够。
这个结果并没有让徐洛感到意外。
中午吃饭的时候,一个名叫约翰的男人热情和徐洛打招呼:“Mac,我看过你写的书,写的很不错,不知道能不能给我签个名?”
“签名?”徐洛诧异问道,“伙计,你决定要让我签名?”
“当然!”约翰掏出一本书,“我说的是这本,我好不容易才在英国买到的,我女儿很喜欢,所以希望你能帮我签个名。”
原来如此,徐洛还以为他要让自己在《经济学原理》上签名。
刚签好名字,约翰又说道:“伙计,我听说你还是个商人,现在有一笔生意,你有没有兴趣?”
“什么生意?”徐洛随口问道,因为他跟这个人不熟。
约翰压低嗓音:“你听说过20世纪福克斯吗?现在这家公司运营不善,准备卖掉,如果你有兴趣的话,我可以帮你牵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