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青龙村(2 / 2)
“没接着?”李春有些愣,他们这一去就是一天一夜,姬道玄身无分文能到哪儿去呢。不过这家伙属于失忆状态,脑袋有问题,莫不是想自己回来却迷路了吧。李春心里骂着娘,却也无奈,叹了口气支使着小四,“还不去去找找,这二傻子穿着那套戏服在大街上晃悠,保不齐叫人当疯子给抓了。”
小四唧唧歪歪显然有些不愿意,这诺大的北京城,两千多万常住人口,这叫他怎么找,这不是难为人嘛。
小四的态度让李春有些恼,却也不好发火。正腻歪着,手机响起,是派出所片儿警小吴打来的,说是姬道玄他那儿,让李春带上证件去接人。电话里小吴说是分局出任务回来路上遇到姬道玄,看他穿得奇装异服还拿着管制刀具,就上前盘问,结果一问三不知,于是就带回局里,给各派出所发了协查通告。幸好小吴在李春这儿见过姬道玄,于是就把姬道玄接到派出所,顺手就打个电话。李春千恩万谢地挂了电话。回房间取了身份证,让小四好好看店,直奔派出所。
到了派出所,姬道玄正在接待室里愣愣地待着。小吴见李春来了给办了手续。问李春怎么姬道玄在系统里找不着身份资料,李春摇着头说:“我也不知道啊,这人是我路上捡的,精神有问题,大冬天的衣衫褴褛的满大街晃悠,我瞅着可怜,就先给养着了。咱不是住在四九城么,怎么着都要在全国人民面前代表首都形象不是。吴警官,这正好我正愁找不着他家人呢,您这儿也帮帮忙给查查。”
小吴回头看了眼傻愣愣的姬道玄,先入为主地认定就是个精神异常的流浪汉,也就不再问什么,只是跟李春说让他先把姬道玄带回去,他这儿尽量给查查。
走出派出所,李春这才有些生气:“二傻子,不是叫你等小四的车吗?你怎么就把自己弄进局子里了。”
姬道玄却若有所思:“警察是何物?”
李春知道姬道玄又犯糊涂了,他这一问倒让他忽然不知道怎么回答:“警察,呃,就是警察,还能是什么?”
“是好人否?”姬道玄的问话让李春感觉他挑战了自己的智商,他像看白痴一样地看着姬道玄,却发现姬道玄一脸认真,似乎没有一点玩笑的意思。转而李春也给自己一个合理的理由,那就是姬道玄脑子的确有病。
李春原本不想再跟他像白痴一样地掰扯,却因为好奇随口问了他一句“为啥这么问?”,
“因为我看见他们从那个岛上出来。”姬道玄说道。
“哪个岛?”李春愣了一下,随即想到什么,“你是说你也去了凡尔登花园。”
于是李春停下步子,路边找了个花坛拉着姬道玄坐下,要他好好说说。原来姬道玄看着张鲁一和李春上车后,因为看着毕南村这伙人就像好人,心中不由得担忧。可惜切诺基虽然破旧,但毕竟汽车跑得快,一溜烟就从他眼前消失了。好在他有追踪的本事,于是根据车辙和气味,一直跟到一座人工岛边,他当然不知道这就是凡尔登花园。当他还在观察,对岸就发出几声巨响,这声音李春曾经跟他说过就是枪声。不一会儿,就从小岛的石桥上跑过来十几个人,穿的都是平常的衣服,手里拿着手枪。过了桥这些人似乎也不再那么慌张了,瞥见姬道玄和他手里的剑,于是都交头接耳说了些什么后,就有人上前掏出一个本本给他看还说自己是警察,要他出示什么身份证。这些话姬道玄自然听不明白,或许这些人感觉姬道玄是个病人,对他的态度还是比较和善,所以姬道玄也没因此感觉到危险而出手。这样姬道玄就跟着这帮人去了分局。
姬道玄说的事情,原本倒也没什么,那些从岛上出来的人是真警察的事情确实让他有些意外。他并不知道张鲁一其实已经知道岛上真假警察都出现的情况,随即给张鲁一打了电话,只是没想到张鲁一在电话里数落他,说什么别人的事少管,专心做好自己的事情,还说他没事找事。一通电话让李春讨了个没趣,于是回骂了一句就挂了电话。
几天后,华教授差人来小闲居送钱并告知巫皋簋的卫星定位地点,出乎李春的意料,定位竟然在河南开封的高阳镇。难道除了山西黄门,还有人知道这些簋的来历和价值吗?不过俗话说受人钱财与人消灾,既然定位准确无误地确认在高阳镇,那么他和张鲁一就得去一探究竟。
联系了张鲁一,张鲁一也有些意外。两人约定分别出发,在高阳镇的一家民宿见面。这家民宿是李春在网上找的,是原先的民房改造的,从网上的照片看起来还挺别致。
出发前,李春特意去岩香的傣医馆看了看瞿北野的情况,他可不想让这家伙跟着去坏事。到了瞿北野的房间,看到地上铺着好大一张白纸,瞿北野正撅着屁股趴在地上画着什么。看到瞿北野正忙得不亦乐乎,李春稍许放心,原本想托岩香找个借口留下瞿北野的想法也就暂且搁置。
河南开封的高阳镇属于杞县管辖,是个历史悠久的地方,传说这地方就是五帝之一的颛顼的封地,所以颛顼也被人称为“高阳氏”。还出过号称“高阳酒徒”郦食其这种名人。李春定的民宿就在号称古杞县八景之一“高阳晚渡”的铁底河边上,这倒让李春对这地方有些期待。
李春到民宿的时候,张鲁一还没出发,体制内的人毕竟没有他这种自由职业这么自由。不过这铁底河让李春终究还是失望了。因为这河水发暗发浑,水质污染挺严重,丝毫没有什么夕阳渡船的美感,让李春不由得吐槽了几句。民宿的老板是一对九零后小夫妻,说的普通话十分标准,丝毫没有宋根白那种河南腔。小夫妻告诉李春,铁底河的河水以前污染得更严重,现在镇政府大力整治已经好了许多,只是积重难返,还是需要时间。
小夫妻充分体现了河南人民的热情好客,很快就让李春初来的不快烟消云散。他们这次开了三间房,主要李春就不想跟姬道玄住一屋,就怕姬道玄这傻气传染给自己,所以一到民宿,他就把姬道玄打发回屋里,自己则在柜台前跟这对小夫妻聊天,顺便套点情报。
李春问他们高阳镇是不是有什么有名古玩市场或者有个什么收藏家之类的人物。小夫妻想了想,高阳镇不大,也就是个七八万人的规模,大多数人都是抬头不见低头见的,似乎也想不起有这么个地方或者这类人。不过,老板娘倒是提供了一条信息。说是在青龙村有个外来的打铁匠蛮出名的,会做些仿古的东西,经常有外地人来这儿找他做些铜鼎或者青铜剑之类的。
这让李春瞬间想象到季先河,于是问老板娘那人叫什么,老板娘说认识那铁匠但不是很熟,只知道这人大概四十出头,邻居街坊都叫他“老袁”,想必这铁匠该是姓袁的。李春想想也是,季先河已经成名立万,长期住在驻马店,绝无可能没事跑二百多公里来这儿当个铁匠。这袁铁匠倒是可以查一查。
隔天李春领着姬道玄就一路打听到了青龙村。这个村子规模不大,也就大约几十户的样子,村民的房子都是红砖大瓦房,虽然不是那么美观,但透着一种田间的淳朴气息。
到了村口,正值农闲,就看见一些人正在树下喷空儿,这是河南人对聊闲篇的说法,从字面上关键是个“喷”字,直接透出河南人豪爽和爱八卦的性格。李春对河南人的认知很快就得到回应,上前就问了一句“劳驾,请问铁匠老袁的住处是哪家?”树下一群人就一起帮着给指路,一时间七嘴八舌的,倒弄得李春有点头晕。
不过最后还是知道这袁铁匠最近忽然闭门谢客,熟悉他的人告诉李春老袁最近接了个重要的活,忙得外焦里嫩的,所以没空见客了。
华教授的定位不算很精确,只定位到高阳镇境内,不能明确具体地点,不过整合各种证据,李春觉得所谓袁铁匠接的活,大概率就和巫皋簋有关。
与村民又扯了几句闲话,然后告辞走进村子。袁铁匠的铁匠铺就在村子西面的一座小山坡下,看着与其他民居没有很明显的区别。到了门前,李春就瞅见红色铁门上贴着一张A4纸大小的告示,写着“家有急事,暂时歇业”。其实现在社会对于金属制品已经全机械化规模生产,铁匠这个职业已经逐渐被社会淘汰。持续到现在依旧从事铁匠活的人逐渐转型做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人,所以现在的铁匠制作的物件更多代表着文化而不再是实用工具。袁铁匠或许就是这些继承人中的一员吧。
李春叫了半天门,才有人在里面回应:“外边是哪个信球,木有瞧见门上那几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