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9章 论如何把女朋友拍成恐怖片!(有彩)(1 / 2)
第210章 论如何把女朋友拍成恐怖片!(有彩)
“咚咚咚。”
“请进。”
王老师从自己的工位上抬起头,现在是上课时间,所以办公室里没有其他人,只有几位同学坐在不同位置上专心的写着论文。
“同学,是来交论文的吗?”他看着眼前这位戴着眼镜和口罩的男生问道。
“老师,是我。”没想到男生拉下口罩,露出了一张熟悉的面孔。
“陈……来啦,坐,坐。”王老师差点把他的名字喊出来,自己憋回去后,赶快让陈平生坐下。
陈平生坐下后,把自己的电脑放在旁边,他们俩身边没有其他人,这让他松了口气。
本来他进入学校的时候,只戴了个帽子,打算低调一些。
没想到学生们的眼睛实在太尖,真是隐藏不了一点,他直接就被认了出来,然后被几个女生围着追问了几百米远。
所以借着上厕所的功夫,他立刻把口罩戴了起来。
这才避免了接连不断的问候。
“你的论文现在还有点问题,就是排版不太对,改完了我叫同学帮你打印出来。”王老师递给他一叠模范论文,上面是正确的排版。
陈平生点点头,拿出电脑开始修改。
其实论文的内容非常简单,无非就是讲述一下创作的理念和内容。
可是论文排版却非常苛刻,每一个标点符号,每一个标题前面空了多少格,每一个序号和数字是否运用了正确的字体,都是老师们审查的重点。
繁琐异常,并且经常变动。
短短三天,来来回回变了五次,这让陈平生也是有些绷不住。
幸好现在已经确定下来了,他只要根据模范改一遍就行。
当陈平生把所有标点符号和排版确认好后,发给了王老师,之后他认真的看了几遍,确定没有任何问题,就打电话叫来了一位女学生。
“梦曦,帮老师去把这份论文打印一下。”被叫过来的女学生留着短发,长相虽谈不上多俏丽,但很耐看,说话时也轻声细语,带着股慵懒的腔调。
“好的,老师。”苏梦曦拿着u盘,看了看坐在一旁的陈平生,若有所思的出门了。
“她也是摄影系的,大一。”王老师简单说了一下苏梦曦的情况。
陈平生点点头,然后打开了自己的手机开始刷影圈。
最近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都出现了很多新锐摄影师,他们的年纪普遍不大,拍摄的题材也千差万别,但唯一相同的是他们都不走寻常路。
都致力于在平凡的题材上拍摄一些有趣的东西。
比如影圈本周推荐的照片中,就有这么一位摄影师,叫秦文选,他拍摄了一组婚礼照片。
取材于不同地区,不同年龄的婚礼,拍摄的是婚礼上的一些习俗和应酬画面。
单看一张可能觉得普通,但当一组照片呈现出来时,就能感受到他其实是在表现华夏源远流长的酒桌文化和婚礼习俗。
这种题材无疑是很新颖的,也更有趣味,所以在影圈里收获了很多赞誉。
还有一位摄影师叫叶骐,他所拍摄的照片是一份十年的记录,记录一个家庭在这十年间的变迁。
这其中有笑容、有哭泣、有生死离别,但更多的其实是面对镜头的释然。
从这组照片中,陈平生看到了人在面对生活所带来的磨难时,所表现出的惊人的承受力,以及事后的平静和解。
正因为有这种能力,人才能保持着乐观的心态活在世界上。
除此之外,陈平生还看到了一些非常有想法的作品,都来自于影圈最近举办的大学生摄影比赛。
有学生模仿了他的《鸦》拍摄了《猫》,也有学生拍摄了一系列建筑的线条。
还有人拍摄了一组平平无奇的生活日常,都是些门框、房间之类的画面,但她的手法和构图想法却让陈平生想到了一个人。
西方着名的彩色摄影先驱,甚至被很多人称为彩色摄影之父的威廉·艾格斯顿。
是的,陈平生刚开始也觉得难以置信,但认真的看了看这位选手的作品后,觉得确实很像。
无论是拍摄的手法,还是彩色的运用。
只是现在她的构思还颇为稚嫩,无法达到威廉·艾格斯顿的高度,但能够看出苗头,已经是非常厉害的事情了。
威廉·艾格斯顿的作品,也被人誉为最烧脑的照片,因为他所有的照片拍摄的,都是些平平无奇的场景。
房屋被阳光直射的门,摆着椅子和沙发的客厅,屋外燃烧的火盆,蓝天下散落满地的牛奶瓶。
这些画面平淡且日常,乍一看都是生活中经常能看到的景象,无法引起人的注意力。
可就是如此无聊的照片中,其实蕴含着彩色的搭配与统领作用,并且看似简单的日常,其实也具有其无法复制的独一性。
很多摄影师愿意拍摄那些特殊的建筑,因为那本身就代表了独一无二,可威廉·艾格斯顿是从生活中凝练出独一无二的画面,再将其拍摄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