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盐业改革筹划(2 / 2)
“朝廷,以后全国的所有盐场都要归属朝廷。先说这个盐的问题。盐哪里都能销,全国各地都行,唯独草原绝不能给。”
姚广孝与朱高煦皆抬头。
朱高炽说:“虽然咱们禁止交易,但实际上是禁不住的。
咱们的百姓需要皮毛、肉以及草原上的其他物品,草原上百姓需要咱们的粮食、盐、茶叶、瓷器等。
所以咱们还不如把与草原贸易的主动权掌握在手。
商业服务中心建立后,也要归属朝廷,这就是我们建的舞台。
我们划下的线,无论任何人都要在线里活动。”
姚广孝没想到朱高炽有这个打算,一时间愣住。
“还是说回盐业。星月,有两处地方需要合作,其一,盐场的建立需要大量使用水泥,新盐场要用晒盐,就得建大面积的盐田。
这一块需要你们来操作。其二就是跟烤鱼干作坊的合作。烤鱼干也需要使用能源,那就得是煤。距离直沽最近的煤场,就是唐山。
具体费用,等建立后再谈。但这种模式要记住,以后与朝廷的合作,也要采取这样的模式。”
周星月点点头。
朱高炽继续说道:“港口稍微简单些。朝廷没有钱,也就是咱们王府暂时没有这么多钱,但港口的建设要加快,办法就是由周星月你来垫付。”
周星月道:“我垫付?朝廷会还吗?”
朱高炽道:“问的好!所以,为了让你安心,朝廷以直沽港二十年税收做抵押,来偿还债务,港口可以给你公司20%的股份,年底盈利分红,你能占五分之一。”
朱高炽的操作手法虽然看起来有些复杂,但实际上理解后也就明白,这仅仅只是后世非常常见的规范化运营罢了,算不上什么高难度。
但无论是姚广孝还是朱高煦他们都不能理解,觉得这么做纯粹是脱裤子放屁,朱高炽没争辩,叫周星月拿来去年收入的核算表,交给两人看。
朱高炽说:“这只是去年的收入核算。这些账目你们看是不是非常清晰?”
核算表被统计成数字,非常清楚,就算姚广孝与朱高煦两个人,也能看得懂这份财务报表。
“你们看,这份财务报表其实能说明很多问题。因为去年的收入还未铺开,所以收入会少很多。但这已经很能说明问题。
如果公私不分,不这样操作,到时候账目就会变得非常混乱,根本无从查证是否有人贪污,是否有人偷改数据。
到最后,公司会垮,盐业也会变成旁人财产。”
朱高炽又说:“其实任何系统,都是从有序走向无序,这个过程叫熵增,这是非常有意思的概念。它可以用于指导生活,也能用于指导生产。
我们要做的就是尽力控制,让熵增的系统熵减。这样才能保证某个系统的稳定与长久。”
说完这些,朱高炽又对姚广孝道:“直沽并入后,你要挑选人员前去治理,幕僚、师爷这都是应该厉行禁止的职业。就从直沽开始。所有吏员全部纳入公务范围。
皇权不下乡,要破除这个魔咒,你的实验非常关键。”
姚广孝脸不由抽动。朱高炽的野心彻底震惊了他,他不但想要改革市场,居然还要掘地主阶级的根!
越是这样的事情,姚广孝越是有兴趣做,他丝毫没在意其中难度,点头道:“世子放心。”
朱高炽又道:“北平府里的各种胥吏也得管起来,西市新建后,这种事情就要杜绝。
而且以后北平府的商人会越来越多,管理难度也会更大,姚师你要有心理准备。”
他又对周星月道:“水泥的使用量会更大,西市建好后。还有个非常重要的事需要你做,那就是修路,修从直沽到京城的路。
其后直沽城也要新建,这一切都需要大量水泥。
从现在开始,可以开始大量增产。除扩大规模外,你还要想办法增加生产效率。目前水泥生产的瓶颈在哪儿你知道吗?”
周星月吃一惊,道:“是粉碎。”
“没错,别怕花钱,十两百两,千两万两,只要有人能够想到好办法,不吝奖励,识字班你做的很好,但不要局限在王府,水泥、瓷器作坊只要有人愿意学,你同样可以教。”
周星月忙道:“工人也要学吗?”
“他们不但要学会识字,还要学会写书。
那些技术、规格,规范全都要记录下来。
工坊里的识字班不能免费,而是要收费,剔除部分人,能够让你更轻松。”
“知道了世子爷。”
这顿饭与其说是为朱高煦庆功,倒是不如说是朱高煦在安排今年的工作重点。
散席后朱高煦回房,妻子见他闷闷不乐,询问何事。
朱高煦道:“大哥好像完全变了个人。这段时间大哥与那些儒生交往过吗?”
韩氏摇头:“家里没有进过儒士。自从李景隆来了后,大哥就非常忙,他一直都跟商人交流频繁,也不知为何。”
朱高煦皱眉,道:“有用吗?”
“现在还看不大出,不过煤炉、瓷器倒是大为受益,今年冬天大寒,竟然没死几个人,大哥还是非常不错的。”
朱高煦叹息:“是啊,非常不错啊。”
这样下去,父王心中还有他的位置吗?大哥做的这些事他都不懂,要想取得爹爹的好感,只能利用日日在爹爹身旁这个优势。
朱高炽的命令传下去,很快就被多伦与巴克木得知,两人勃然大怒。
他们已经做好亏掉这笔钱的打算,没想到朱高炽直接断了他们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