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小吏推荐能人,三顾茅庐(2 / 2)
韩业大喜过望,忙道:“记你一功,我这就去禀告世子爷。”
朱高炽听完韩业报告,也认为此人是个好苗子。
嘉禾苑乃是皇宫用度之处。宫里的所有东西也不都是买的,比如蔬菜类的,就会自己种植,嘉禾苑就是。
他说道:“既然如此,那就派个人去请吧。务必要请来。”
朱高炽怕旁人不知轻重,于是便让自己的三管家亲自去请,本想此事水到渠成,方便快捷,谁知道过两日管家回来,颇为愤恨。
管家去了那地方,见到胡广,刚道明来意,胡广便大骂。
“燕王乱臣贼子,人人得而诛之,我吃皇粮,受皇恩,说什么也不会做他的官。
除非让我死,否则休想!”
管家吃个闭门羹,事没办法,还没被那老东西骂一顿,心里憋屈。朱高炽笑了:“他多大年纪?”
“约有四十多岁。”官家如实回答。
朱高炽哈哈大笑,说:“人家骂你几句也是应该,年纪比你大。他为人怎么样?”
“为人尚可。”管家说道:“据邻居说他自己种菜,且种植方法非常先进,还自建暖房,冬天也能吃上新鲜蔬菜。”
“哦?他用的什么取暖?”
“温泉水。”
朱高炽道:“这样看来,这个人还是能沉得下心,是个人才,现在我们就缺这样的人才。”
“他还骂过王爷。”
“怎么骂?”
“写过什么野草赋,大骂王爷是乱臣贼子,为老不尊。”
朱高炽嘿嘿笑道:“有才华的人总是这么放荡不羁,这是好事。”
“再去请一次,带上我的仪仗。”
管家道:“还去吗?这样的人何必去请?直接绑来就是。”
朱高炽骂道:“胡闹,我缺的是这么个人吗?”
“我缺的是他那一身经验,能自己种暖房的人,不可多得,有他在我能省多少事?”
“快去请去。”
管家无奈,不过上次去悄悄的,没有打出仪仗,官家也没敢大张旗鼓。
这次去就不同,打出旗号,不怕胡广不来。
过两日,管家又嫉恨不已回来。
朱高炽奇道:“打出我的仪仗也没请来人?”
管家怒道:“世子爷,这人太猖狂了。”
“奴才带着仪仗去,鸣锣开道,知县前来迎接,好不威风,奴才想,这下子胡广你还敢不来么?”
朱高炽点点头,这么处理也没什么错。
以势压人说出去有些不好听,但放着不用,更蠢,他又不是什么老顽固。
管家接着说道:“奴才去了那厮家里,叫他跪下迎接,这个家伙倒是真的跪下,可却抱着太祖爷的画像跪,弄得奴才也不得不跪。”
朱高炽不由哈哈大笑,这就很搞笑了,两个人对着跪,怪不得管家这么生气。
随后说道:“辛苦你了。下去吧。”
他决定亲自去趟通州,通州距离北平很近,两天时间就能有个来回。
他带上一队卫士,没有打仪仗,骑马快速去往通州,早上出发,不到中午便抵达。
县令听说世子爷亲自来,出城带着仪仗迎接。
见面后,朱高炽直接说道:“县衙就先不去。带我去胡广家里。”
县令忙道:“世子爷息怒。胡广是老顽固,不小心得罪世子爷,下官已经恨恨责罚他。
请世子爷念在他是个至纯至孝之人的份人,饶他性命。”
朱高炽好奇地看一眼县令,“你怎么替他说话?莫不是收了钱?”
县令赶紧跪地:“下官不敢。下官自当上通州县令,兢兢业业,不敢有半分贪欲。
下官替他说话,也只是因为他实在不可多得。通州的轮种套种法,都是出自他手。”
“那你就小看我了。我是这么小气的人吗?起来,今天是想请他去北平府。”
县令目瞪口呆,道:“世子爷如此礼贤下士,有先主风范。”
诸葛亮三顾茅庐的事儿早就有所流传,如今虽然尚未成书,民间早已知晓。
朱高炽道:“前方带路,不说废话。”
县令令人鸣锣开道,大张旗鼓去胡广家里,从西城门穿过整个通州县城,在靠近西侧城墙的地方到了胡广的家。
他的家虽然是也是砖瓦房,不过只有两进,六间建筑,瞧着气派小很多。
一个老仆迎上来,慌忙拱手:“老父母大驾光临,待小人通知老爷。”
知县道:“勿忙。这位你知道是谁吗?此乃燕王世子。”
老仆大惊失色,赶忙跪地:“拜见世子爷。”
“起,你家老爷倒是过得清贫。前方带路。”
老仆道:“世子爷少待,我家老爷在后山暖房处打理。”
朱高炽来了兴趣,道:“哦,那带我们去后边吧。”
老仆只得应声,前方颤巍巍带路。
朱高炽下马,知县步行。
道路修得很好,用黄土垫过,没多少坑洼。
两侧皆是田地,朱高炽忽然目光呆滞,尼玛,棉花。
前方有块比较小的田地,没有黄灿灿的麦茬儿,却是棕褐色的棉花,开了花,格外好看。
朱高炽三两步跑过去,弯腰仔细察看,生怕自己看错。但没错,就是棉花。他伸手触摸棉花的花絮,软绵绵的,像。
“这是谁家的田地?”朱高炽十分急切,张口询问。
老仆吃惊,道:“我家。这些是白叠子是老爷种来玩的。”
“玩?”
“是。老爷说这种花絮似乎能御寒,但不知该如何做。只种少量,待明年再研究。”
“哪里来的?”
老仆迟疑片刻,看向知县。
知县道:“这是你家老爷的大机缘,照实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