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1章 盛世大明,周游世界(2 / 2)
杂色入流将吏员纳入国家供奉行列,所有的政府官员都由朝廷发放俸禄,吏员可以升迁,可以做官,而不再是泾渭分明。
这场改革可以说震动天下。
尤其是对士子的冲击非常大。
以前士子出仕,只有科举一条路,但是如今却有吏员一条,这是动了他们的利益。
然而,现在的士子已经式微,因为儒家始终无法解决地圆说的问题,董仲舒的那套天人感应完全无法运转,这也就导致士子的声望降低,儒家也无力阻止这场改革。
洪熙十六年,胡广被追封为东海郡王,打破了大明不封王的先例。
洪熙十七年,大明朝的爵位体系发生变革,与文官武将系统彻底剥离,这个爵位只剩下荣誉称号,与其他概无联系。
哪怕是朱棣封的那些公侯,此时也成了摆设,他们早就不是什么贵族,而是转化为商人,爵位真的就剩下个好听的称号了。
洪熙十八年,内阁彻底架空皇帝,皇帝除了在某些大事上拥有一票否决权之外,其他的权力已经形同虚设,内阁首辅成为整个国家真正的领头人。
不过内阁首辅五年一届,最长任期不得超过两届。
第一任首辅由杨士奇担任。
洪熙十八年由杨溥担任。
自此之后,皇帝转变成形式上的最高领导人,握有一定量的军权,但对国家大事已经彻底放手。
洪熙二十年,朱高炽退位,将皇位传给朱瞻基。
洪熙二十年秋,天津码头,人山人海,赶来送行的人非常多。
洪熙元年迁都北平,如今北京天津等地成为重要的枢纽城市,天津港也成为北方第一大港。
朱高炽六十多岁,身体都有些吃不消,不过精神矍铄,并没有什么不妥之处。
与他站在一起的,是张瑾瑜、杨思君、周星月等一众姬妾,不过这次只有张瑾瑜、杨思君与周星月三人随行,当今皇帝朱瞻基带领内阁首辅杨溥,次辅杨荣,以及其余十几位内阁大臣,并文武官员若干,齐齐在码头送行。
朱高炽道:“行了,都回去吧,我们只是出去转转,过几年就回来了!”
朱瞻基泪水都流下了。
朱高炽不耐烦道:“你都是皇帝了,怎么还能哭?快点回去。”
说完转身登上这艘铁甲舰,这是最新型的船舶,已经从烧煤转变为烧重油,船舶缓缓离开,距离海岸越来越远,最终当海岸上只留下几个黑点。
船舶进入平稳的海面,朱高炽叫人搬过来几个凳子,招招手道:“多伦多伦,过来过来聊聊天。”
多伦现在已经不是草原上那个行商,自从毛纺发明后,这个家伙便与朱高炽走得很近,后来干脆被并购,成了朱高炽在草原上的代言人,今年都快七十了。
他颤巍巍走过来,坐在朱高炽身边:“陛下,我来了。”
朱高炽笑道:“我还记得当年第一次看到你,你那个时候多壮。”
“老了,咱都多少岁了。”
“行吧,咱去欧洲看看,那可是你们祖先打过的地儿。”
多伦哈哈大笑:“好好好,不知道那边的人怕不怕我。”
“你都成糟老头子有啥好怕的。哎哟,差点都忘了,瑾瑜,瑾瑜,快点叫他们钓鱼,我要吃鲜龙虾。”
张瑾瑜今年五十多岁,边赶过来边嘟囔道:“还没吃够啊,医生都说不能多吃。你们几个快些下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