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猫
会员书架
首页 > 军史小说 > 世宗福临 > 第七十章 均田与士绅一体纳粮的设想

第七十章 均田与士绅一体纳粮的设想(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好书推荐: 终不负三世之约  离婚后,大佬前夫彻底失控了  死里求生  九州遇鹿记  从一人之下开始修炼  我的七个绝色师姐  长生录:老天让我当反派  我唱洗脑歌曲变成娱乐圈的毒  明末我真没想当皇帝  巨人:卧底帕岛谁让你发动地鸣了 

“还有陛下所说士绅一体纳粮,不知八旗之内,是不是也要纳粮征税?”

听了多铎的问题,福临看向代善,多尔衮,济尔哈朗等人。“诸位叔伯都是一旗之主,想必对于十五叔所提问题,也比较关心吧?”

“于朕而言,能坐上这个皇位,离不开诸位叔伯的拥戴。于大清而言,能够入主中原,离不开将士用命。”

“诸位叔伯和将士之功,朕一日也不敢忘。既是均田,八旗子弟定然也要分配田地,而且分的要比普通百姓多。若是普通百姓每人分一百亩地,八旗子弟则要分一百五十亩。”

“至于纳粮征税,也当一视同仁,无分旗与民。”

福临给出了自己的条件,可以给八旗一定的优待,比如多分配一些土地,但是该纳的粮税,依旧要纳。

“所征之钱粮,当尽数用于朝堂。朝堂稳固,朕的皇位以及诸位大臣的地位才会稳固。”

福临的弦外之意就是大家都是一条船上的人,这个时候应该由衷共济,聚力同心。自己向地主士绅征税,又不是为了私人的享乐,都是为了朝堂有钱。

朝堂有钱,做什么事都有底气。

“陛下拳拳向民之心,臣既感且佩,但是此举必然会得罪全天下的读书人。人力有时尽,天下这么大,光靠朝堂治理肯定力有不逮,还需要那些读书人协助。”

“若是将读书人尽数得罪,谁又来替陛下治理这万里疆域呢?不若降低优待力度,如科举中榜之后,可免征部分田税,十亩也好,二十亩也好,摆出大清尊重读书人的态度。”

“这样,他们反对的也不会太激烈,还能拉拢一部分出身贫寒的学子。”

范文程的建议还算不错,但是人都是欲壑难填,今天免征二十亩,明天就想免征四十亩。久而久之,还是会面临明末无地可征的困境。

“不可,范师傅应当知道,明太祖立国之时,对士绅的优免也有限。但如今是个什么情况,范师傅难道不知道?所以优免这个口子,在大清绝对不能开。”

“只要有你们鼎力支持,哪怕全天下的读书人都反对,朕也不怕。诸位叔伯,才是朕最坚实的后盾。诸位大臣,才是朕能够倚仗的亲信。”

“若是读书人与大清离心离德,那就步步为营,放缓统一天下的进程。朕还年轻,等得及。如今已据燕京首善之地,当迅速出兵平定山河四省。再以四省为基,实行均田之策。”

“至于替朕治理天下之人,朕倒觉得范师傅不必担心。如今不是门阀世家并立之时,读书的门槛没有那么高。旧明能办官学,大清自然也能兴办官学。”

“均田的下一步就是大兴教育,朕就不信,分了田的那些百姓,会愿意自己的子子孙孙一直躬耕于田亩之间。

他们以前为什么不愿意送子女读书,还不是因为穷,交不起束修?那朕就降低他们子女读书的成本,降低科举难度。正好可以在统一天下的过程中,培养一批认同大清均田政策的读书人。”

“朕相信,只要政策一直推行下去,十年,二十年,大清迟早众正盈朝。”

“朕迟早君临九州。”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书单推荐: 锦衣月明 大夏第一太子 被逼做皇帝带佣兵拿大炮一统天下 三国:姜伯约狂飙蜀运 南明:重生朱由崧 纨绔大魏皇太子 穿越红楼:绝色金钗哪里逃 大虞昏君 天路迢迢 人在大隋,开局曝光穿越者身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