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八章 史可法与扬州(2 / 2)
直到傍晚,盱眙城才清理完毕。虽然盱眙城没有抵抗,但是多尔衮还是履行了自己的诺言,给白天参与攻城的俘虏恢复了平民的身份。将他们转为民夫,分散到各个民夫营管理。
事后经过统计,这一天盱眙城内死伤的军民,多达两万人。
多尔衮进入城中,坐在盱眙知府衙门里,给京城的福临写奏折,汇报前线情况。不多时,一个亲兵走了进来,将多铎和阿济格二人的传来的鹰信送上。
“和州已下,南京城守不住了。”弘光朝廷的兵马都在左良玉和江北四镇几个军头手中,南京城内根本没多少兵马防守。
多铎攻下和州后,面对的就是南京一座空城,可以毫不费力的将南京攻下。“扬州!”多尔衮看着地图上的扬州,嘴里不停的念叨。高杰逃跑,能去的地方就两个,一个是去南京,一个是去扬州。
多尔衮笃定高杰不会去南京,因为他的家眷都在扬州。于是立马改变战略,放弃直奔南京的决定。
他自己这路兵马兵分两路,一路由他本人亲自率领,领两万精兵和李成栋所部,再加七万民夫,转道向东追击高杰,同时攻克扬州。另一路由满珠习礼率领其外藩蒙古之军,以及三万民夫,向西南方向进军。
满珠习礼的任务就是攻占滁州,切断刘良佐的后路,汇合阿济格的大军,将刘良佐部围歼。为了完成围歼这一战略构想,多尔衮还命令驻守和州的洪承畴,分兵北上,占据合肥。
刘良佐有一个弟弟刘良臣,早在天聪五年的大凌河之战时,就随总兵官祖大寿投降皇太极。刘良臣此时就在阿济格手下效命,他一直再向阿济格请命,愿意去劝降兄长刘良佐。
阿济格给出的条件也很苛刻,刘良佐根本没法同意,还将作为使臣的亲弟弟刘良臣扣住,想以此作为要挟,迫使阿济格退兵。
阿济格是什么人,怎么会为了区区一个刘良臣就退兵,根本不顾刘良佐的威胁,依旧派兵攻城。他帐下有十五门红衣大炮,一边开炮攻城,一边让俘虏填护城河。
刘良佐不至于真的杀了刘良臣,怎么说也是亲兄弟。只见刘良臣坐在刘良佐对面,泰然自若的喝着酒。“啧啧啧,二弟,我看你在鞑子眼中的地位也不高啊,阿济格根本不管你的安危,一直在猛攻凤阳城。”
“要不是看在你是我一母同胞的亲弟弟份上,我早就杀你祭旗了。”
刘良臣冷哼一声,阿济格的选择他当然有怨言。“地位不高,那也比死了好。阿济格为人暴燥,你要是再抵抗下去,城破之日就是你身死之事。”
“大哥,你听我一句劝,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只要人活着,以后当官的机会多得是。”刘良臣还是想劝刘良佐投降。
“这事先不说,你我兄弟喝酒。”
另一边,高杰东窜的人马正好遇到了从扬州出发的史可法部。史可法见到高杰,才知道盱眙已经失守。
高杰没有说盱眙是他自己主动放弃的,只说城破后他才带着兵马出逃。史可法信以为真,带着高杰的兵马折返回扬州。
盱眙已矢,史可法决心与扬州共存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