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壹佰肆拾贰回 百转千回终不改,十里万军向西行(上)(2 / 2)
......
姜维刚刚读完,不由得面色大变、是时又声泪俱下,说道:“陛下真乃一代圣君!”
诸葛亮却是转过身去,独望黄河之水东流去,面颊之上,似有泪光拂过,说道:“陛下,陛下。”
......
一月前:
大汉成都南郊校场之中。
此时正值操练之时,三万屯田兵,数万御林军,三千玄甲军各持刀枪剑戟,齐聚其中。
当是旌旗遍野,擂鼓阵阵。
其中由以屯田兵军威最甚,再不是昔日颓废之貌,此时三万屯田兵皆身着唐甲,手持陌刀,宛如唐军在世。
这数月之内,李世民将这三万屯田兵日夜操练,习李靖之六花阵才不过堪堪两月,便已然初具成效。
是时,李世民跨骑白蹄乌,手持强弓“惊雁”,飞马而出。此刻正值艳阳高照,颇显李世民几分豪迈之气。而魏延、赵云亦是紧随其后。
与此同时,传令兵已然步入校场之中,手持诸葛亮急令寻至刘禅所在。
李世民见其匆匆敢来,问道:“可是丞相急报?是凉州之事?”
传令兵急跪拜于地,说道:“陛下料敌如神,正是凉州刺史徐邈劫掠汉地,丞相数日之前于陇西郡外将其大败,故特令吾向陛下禀告。”
李世民微微皱眉,急接过奏报阅之。
魏延此时心急难耐,还未等李世民看完奏报便说道:“陛下,徐邈此僚竟敢犯我汉地,某愿提一军,前往凉州将其生擒活捉。”
赵云却是横魏延一眼,说道:“文长住嘴。”
魏延不由得一时语顿。
此时李世民已然知晓凉州之事,不由得一笑,说道:“传令下去,唤朝中文武百官校场之内集结。”
赵云此时依然知晓陛下心怀北伐之意,不由得略起激昂之心,答道:“末将遵命。”于是转身而去。
至于魏延则是面怀疑惑,问道:“陛下,不知奏报之中所言何事?”
李世民却不作答,只是略横魏延一眼,随后径直走开。
魏延浑然摸不着头脑,之时心中暗想自己又是何事惹怒了陛下。
赵云则是稍稍察觉到其中玄机,便对魏延说道:“陛下与丞相之事,文长切勿参与。”
李世民独自返回大帐之中以后,想到诸葛亮满头白发,在田间巡视之事,不由得声泪俱下,忽地又想起昔日陈寿所言:诸葛亮“盖应变将略,非其所长欤”。
李世民念及此处,当下长笑不已,道:“儒生竟然妄评天下英才,相父治蜀十年,未曾大赦,而蜀大化,那司马懿既而拥众西举,与相父相持。抑其甲兵,本无斗志,遗其巾帼,方发愤心。杖节当门,雄图顿屈,请战千里,诈欲示威。
且秦蜀之人,勇懦非敌,夷险之路,劳逸不同,以此争功,其利可见。而返闭军固垒,莫敢争锋,生怯实而未前,死疑虚而犹遁,良将之道,失在斯乎。”
便当即手书前书,令传令兵带回凉州,如是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