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量子计算机(2 / 2)
量子退火模型,只能解决特定的问题,属于剑走偏锋。
甚至有很多学者认为,量子退火不能算是真正意义上的量子计算。
而南风国前些年推出的System 1.0量子计算机,只是个初步的模型。
如果与经典计算来对比,算力可能还不如一台高档的智能手机。
至于体积,和眼前这个大概率会难产的北辰四号一样大。
加上冷却和供电系统,占地十平米左右。
能不能完成通用任务,是衡量量子计算机是否落地的关键。
“量子纠缠。”
郎建平说出了陈星心跳停了半拍的答案。
近年来,北辰国在量子计算机方面的发展。
不可谓不迅捷。
前年,北辰大学量子信息重点实验室,发布了量子计算机操作系统‘本源司南’。
去年初,北辰国最大的互联网公司瑶光,发布了集量子硬件、量子软件、量子应用于一体的产业级超导量子计算机‘乾坤’,乾坤表现出巨大的潜力,能运行127个量子比特,在求解高斯玻色取样,只用了200秒。
“是光量子计算机,还是超导量子计算机。”陈星接着追问。
“光量子计算机。”高崇刚几乎是喊了出来。
乖乖!
就凭借这个,今年的工程院的院士,必有高崇刚一个席位。
超导量子计算机,意味着要全程在接近零度的超低温下运行。
运行环境太过严苛,也不利于实际使用。
而光量子计算机,则不需要这个苛刻的外界条件。
对工程方面提出的要求更高,上手更难,但是上限更高。
“可编程?”陈星问了最后一个问题。
“不然叫你来干嘛?”高崇刚笑嘻嘻望着陈星,像个老年鳌拜。
郎建平给陈星汇报着既往工作。
“有关量子计算机的硬件,你无须担心。整个北辰国最好的零件,都会运往繁星超算中心。目前,量子数据平面、控制和测量平面、控制处理器平面,主处理器,已经全部实现了国产化。只是量子计算机的操作系统方面,司南虽然开了个好头,但是依旧达不到我们心中最理想的标准。”
“你们是想让我,编写北辰四号的操作系统。”陈星说出了郎主任和高工请他来的秘密,“可为什么是我?”
“我们在量子操作系统的编程方面,做过很多尝试。之前我们的算法工程师都在尝试用经典的编程语言去编写量子代码,我们借助一定的工具,做了初步的尝试。比如Python,C++和Java,但效果都不是很好。”郎主任之前负责对接这一块儿,说起来头头是道。
“南风国和东印国之前开发的Q#、Quipper、Sliq量子编程语言听说不错,不过都是他们的高度机密,我泱泱北辰国,始终没有自己的量子编程语言。”
郎建平看向陈星,“你的CY语言,得到了我方算法工程师的认可。我们这边,也有掌握CY语言的工程师,初步尝试了下,觉得潜力很大。虽然足足一个月才入门,但是入门以后效率极高,简直是事半功倍。”
“没想到还真有人学我的语言。”陈星还是有些欣慰的。
自己创造的编程语言,居然有人自发去学习。
最关键的是,他懂CY语言的价值。
“所以我们辗转多方,才要到了你的邮箱。想看看CY语言,能否在量子代码方面,绽放出新的光彩。”郎建平语重心长,“陈教授,如果你成功了,北辰国每一个搞算法的,都会记住你。”
“也是走投无路,没别的办法了。”高崇刚真实的让人害怕,“陈星,你弄不出来,我们就准备申请采购东印国的玛莎拉操作系统了。价钱高到离谱不说,关键是受制于人,以后的每次更新迭代,都要向东印国低头。要么就是选择北辰国自主研发司南系统,先鼓捣个半成品出来。不过量子计算机的性能,不会太乐观。”
“我尽量。”陈星点点头,“三天,行或者不行,我给你们一个答复。不过,在此之前,我想见见那个学习我算法的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