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四二章 与老乔的尬聊(2 / 2)
但他们根本没有想到,两个人到餐厅坐下点完餐之后,却先是陷入了一阵尴尬的沉默。
说起来,两人认识的时间,真的不算短了,81年陈兵第一次来灯塔推销游戏产品的时候,两人就相识了,之后苹果与英豪还有两年的业务合作。
只不过,那个时候英豪还是小公司,产品也以游戏为主,老乔并没有真正的把英豪和陈兵放在心上,与陈兵的接触,也仅仅是很普通业务谈判。
陈兵从来没有把老乔神话起来,也不喜欢老乔的性格,虽然与苹果进行了业务合作,但也从没有想过要主动与老乔拉近关系。
等到,英豪推出了PC产品之后,英豪与苹果就展开了竞争,之前的合作到期之后,就自然结束了,这几年两人也没有任何的私下联络。
两人只能算是认识,完全称不上朋友,之前老乔在苹果时,两人还能算做竞争对手,如果坐在一起,还能谈谈行业竞争的事情。
但老乔现在已经离开了苹果,而且如果按照原本的历史轨迹,老乔未来十几年主要经营的是那个做动画的皮克斯电影公司,与英豪要有大的交集,也需要等他回归苹果之后。
陈兵本就不是那种长袖善舞,善于交际的人,面对着老乔,陈兵一时之间真的找不到什么可以聊的话题,不过这个吃饭的邀请,是他发起的,总不说话明显很不礼貌。
好在就在陈兵要强行开启尬聊模式的时候,老乔却主动开口了,“我已经离开苹果了,并且已经卖掉了苹果的所有股票,现在已经与苹果完全没有关系了。”
老乔主动开口,让陈兵解脱了尴尬,顺势答道,“我听到了这个消息,但具体的情况却了解的不多。”
老乔没有去讲解离开过程的想法,却转而问道,“很多人都把苹果这几年业绩的下滑,归咎在我身上,我离开苹果,被不少媒体评价为失败者,你是不是也这么看?”
老乔离开了苹果,虽然已经创立了,但其实对未来多少心里还是有些迷茫的,只是他的朋友不多,能够聊天、聊创业规划的更少。
陈兵刚刚发出晚餐邀请的时候,老乔其实答应的也是有些鬼使神差。包括刚刚他主动开口提问的内容,其实也不是他惯常的风格,只能说刚刚离开苹果的老乔,多少是有些自我怀疑的,需要找人聊聊。
陈兵听到老乔这个问题,反而笑了起来,“老乔,如果我没有记错,你今年应该是刚刚过三十岁吧?”
“是的,那又怎么样?”
陈兵继续笑呵呵问道,“你刚刚说你把苹果的股份都卖掉了,我最近没有太关心苹果的股价,不过你手里的那些股份都卖掉之后,总归换回了几个亿的美金吧?”
陈兵没有回答老乔的问题,却笑呵呵的反问了两个不相关的问题,这让老乔有些焦躁起来。“是有几亿美金,你到底想要表达什么?”
“一个白手起家的人,在三十岁就已经成为了亿万富豪,居然还会被形容成失败者,这也就是那些自以为是的媒体的才能干的出来的事情,这难道不可笑吗?”
知道陈兵是在笑那些媒体的说法,老乔明显情绪放松了很多,不过他其实离开一手创立的苹果,意志还是有些消沉的,“他们说我是失败者,更多说的是苹果这几年的业绩下滑。”
陈兵没有安慰老乔的想法,只是从自己的角度评价了一句,“苹果这几年确实经营的不够好,失去了很多的市场,你作为苹果的掌舵人,肯定是要承担责任的。
只不过,那些媒体恐怕也只是在乱写,他们和我一样对苹果内部的事情,其实并不了解多少。
那些媒体上的撰稿人,很多根本就没有经营过企业,恐怕根本就不知道经营一家大的企业有多难。如果我没有猜错,这些年你承受了很多股东的压力吧,也对很多股东的要求作出了妥协吧?”
陈兵虽然没有安慰老乔,但陈兵猜测的问题,却也恰恰说中了老乔一直感觉不平的所在。
后世,有不少人把老乔说成是完美主义者,但这个只是他对下属的要求。他自己其实还是很明白什么时候,需要妥协的。
苹果在资本市场上市之前,是市场占有率最高的计算机公司,公司上市之后,其实股东给管理团队施加的业绩压力一直很大。
加上IBM引领的PC风潮,也造成了极大的外部压力,这几年苹果接连推出的几个产品,几乎都是匆匆推出的,可不像老乔回归之后,可以耐下心来来打磨产品。
这几年,在老乔的管理之下,苹果的经营业绩确实不好,但苹果的那种创新基因却已经形成了,过去几年推出的产品,市场表现说不上好,但在技术创新方面,却一直保持着进步。
只不过,在业绩压力之下,几乎所有的苹果管理层,在过去几年都有些急于求成、急功近利,反而使得苹果的业绩越来越差。
老乔在陈兵的话中,听到了一丝对自己的肯定,虽然不多,但已经够了,以他的性格,是不屑于为自己进行辩解的。
看老乔没有再说话,陈兵也不想继续去深入探讨苹果经营失误的话题,那与他陈兵没有任何的关系。
“既然你已经离开了苹果,过去的事情,再多说也没什么意义。听说你又成立了一家计算机公司,准备从事哪些方面的业务?”
“我准备做服务器和图形工作站,你觉得这个方向怎么样?”老乔没有隐瞒。
“这两个都是好方向,潜在的市场需求都很大。”陈兵点点头,对两个方向很明确的进行了认可。
“这两个产品你们英豪也有,未来恐怕我们还会是竞争对手。”老乔性格之中,本就十分的好斗,对于英豪的发展,太也一直并不真正服气,很自然的言语中,就带上了一丝的挑衅意味。
对于老乔的好斗,陈兵根本就不在意,他反而笑了起来,“老乔,你一手创立了苹果,我创立了英豪,我们能够继续做竞争对手,也是很有意思的事情。
另外,谁说在同一个行业内的公司,就一定是竞争对手?市场那么大,足够容纳很多的公司共存,也许我们的公司还可以搞一些合作也说不定。”
对于公司,陈兵前世也看过资料,这个公司成立的头几年,确实是做了几年的计算机系统。
甚至历史上发明万维网的那位蒂姆·伯纳斯-李,组建第一台互联网服务器时,用的就是的产品。
只不过,后来公司遭到了苹果公司的诉讼,而且坚持了几年的硬件业务,其实业绩也一直不佳,老乔就把经营重点,转向了软件的方面。
与同期高速增长的康柏、戴尔等计算机公司相比,公司的经营业绩真的算不上多么突出。老乔能够重新被人认可,也并不是因为公司经营的多么出色。
在老乔回归苹果的时候,被苹果收购了,收购价只有4亿美元,这绝对不是一个成功电脑公司该有的的价格。
老乔的重新崛起,更多是是因为他经营的皮克斯公司,业绩快速的增长。
而老乔经营的皮克斯,也被最终被迪士尼并购掉了,但皮克斯的并购价格却高达了74亿美元。可以说,让老乔赚到最多钱的事业,即不是苹果也不是,而是那个皮克斯电影公司。
也不是全无是处,可以说老乔正是在经营和皮克斯的过程中,重新完成了许多的积淀,才让他在回归苹果之后,有能力把苹果重新带上巅峰。
老乔说会用来与英豪进行竞争,对于陈兵来说,其实根本不需要在意,这不过是老乔内心不甘在打嘴炮而已。
不过陈兵也知道,他和老乔注定成不了朋友,只能做竞争对手,如果老乔还是象历史上一样回归了苹果的话,就注定会与陈兵再次展开正面的竞争。
老乔回归苹果之后,走向神坛,主要依靠的是两个产品,一个是音乐播放器IPOD,另一个就是智能手机IPHONE。
这一世,陈兵肯定要对这两个产品也提前下手,不过这两个产品要想出现,需要更成熟的产业链支撑,和更高阶的市场需求,至少要等到新世纪之后,才有推出的可能。
未来这十几年,陈兵的蝴蝶效应会越来越大,会改变很多的历史进程,老乔能否回归苹果都不一定,更不要说这两个产品的事情。
现在还只是1986年,距离那个时间点,还有十好几年的时间,现在去想就太遥远了。
即使历史不改变,老乔还是回了苹果,在老乔回到苹果之前,老乔与陈兵其实更多的是路人,不会有太多的交集。
“老乔,我们虽然性格并不投契,但也未必就要做敌人,有时候也可以搞一些合作。如果你的或者其他公司经营的不错,需要资金支持来扩大经营的话,完全可以来找我。
我一定会认真考虑的,至少我与那些华尔街的投资人不一样,我是不会去介入你的经营的,只想借助你的能力去搭个车,赚点钱。”
陈兵对于老乔和那个本身没什么想法,但如果有机会去入股一下皮克斯,跟着赚点钱,这么顺手的事情,陈兵也绝对不会往外推。
陈兵的提议让老乔愣了一下,半天才回复,“你这个提议很有趣,未来如果真有资金需求,我会认真考虑一下要不要找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