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猫
会员书架
首页 > 军史小说 > 康乾盛世,我吃定了! > 第四十一章 增设二县

第四十一章 增设二县(1 / 2)

上一章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好书推荐: 机械天尊  高嫁皇子后,病弱嫡小姐掉马了  离职后被律政大佬缠上了  重回1990风起微末  海贼之奥哈拉的海军猎人  我在民俗游戏祭神  假千金飒爆全球,墨少无处可逃  救命!刚重生九零就撩了死对头!  大楚女状元  我的梦境能照进现实 

台弯府及台湾县共辖户籍十六万有余,台南凤山县辖八万户,台北诸罗县亦辖七万余户。

这个人口分布,明显是不合理的。只是凤山县一地,辖区人口居然达到了府城加上台弯县总和的一半,台北的诸罗县同样如此。

凤山县还可以理解为地处台南,这里大部是清廷靖海侯的田庄,所以百姓(农奴)数量多一些也正常。

可台北大部都是山林地带,诸罗县的人口就显得过于稠密了。仅靠诸罗县那到处都是深山老林的地理条件,加一个县治的行政区划。

既难以彻底消化这些人口,也难以实际控制。若不是台北深山更不好生存,加上台弯户口大多都是内陆移民,且迁移时日普遍都不长。怕是这些人口早就躲进深山,成为山民逃户了。

可人家没逃,不代表问题不需要解决。毕竟,这么多无产无业的人口,又都聚集在台北这等山林密布,鞭长莫及的地域。

这就是个干柴堆子,一旦出现巨大的天灾变故,就随时都可能烧起来。

不仅仅是诸罗县,台南的凤山县也是一样,甚至还更危险。诸罗县动乱,只是糜烂台北,凤山县动乱……上一个就成就了他朱大王。

朱怡炅将自己的疑虑旋即对王礼等文臣托出,文官嘛,就是这种时刻这么用的。

而王礼也不愧为在台弯做官多年的地方大员,朱大王看出来的问题,他自然也看的出来。

要不然,先前他也不会那般爽快的于大雨过后,带领府城官僚亲临一线安抚灾民,振奋人心。

王礼一脸从容:“回禀监国,对此疑难,臣有两策可为解决。其一,于台北台南增设二县,分户齐民,稳定地方。其二,鼓励百姓开垦新田,增加产出。如此,既可解决疑难,也可充实我大明粮食缺口。”

“增设二县?鼓励开垦?”

朱怡炅略微琢磨了两句,示意王礼继续说。

王礼说:“禀监国,这增设二县,可于凤山县以南,屏山以冬增设一县,县治以原来阿猴镇为基,进行扩建重筑。”

“台北,则将诸罗县之亢余户民,往鹿仔港迁移,增筑新县。如此,既可疏解凤山诸罗两县之户民压力,也可南控下淡水,北勾上淡水,使台北台中台南连成一线。”

“还可借此迁移分户之机,以朝廷名义鼓励百姓开垦,增加台弯屯田数量,以此缓解我大明粮食缺口,可谓一举三得。”

听完王礼进言,朱怡炅顿时豁然明悟。王礼这法子,却是通过增加行政区划的形式,将原本稠密拥挤的百姓分流,同时又加强了地方控制力。

且,还借着增设新县的机会,鼓励百姓开垦新田。既可填补大明目前的粮食缺口,还能使百姓忙于开垦,而无心想多余杂事。

更重要的是,于鹿仔港增设新县,还在地理上,将台北台中台南勾连在了一起。如此,大明就不必因为距离遥远,而对上淡水乃至于鸡笼等战略要地鞭长莫及了。

王礼这番献言,可谓深思熟虑,考虑到了方方面面,算得上是老成谋国之言了。

朱怡炅思虑片刻,觉得确实没啥问题,点头说了句“可”。

又随口问道:“王卿既有腹稿,不知这新设二县县名可都定好了?”

王礼说:“回禀监国,这南方新县既以阿猴为基,故县名可定为阿猴。而北方新县需新筑,微臣斗胆,定名彰化,以显彰王化之意。”

这给新县起名还要顺带给朱大王拍个马屁,属实是不忘初心了。

上一章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书单推荐: 无双女帝的贴身狂臣 太子凶猛 三国:开局收赵云吕布,再续汉祚 大唐:长乐请自重,我真不想当驸马 大燕风华 唐朝那些事 女皇家的小白脸 夏启 大明:重八啊,我只想躺平摆烂 重生后成了皇帝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