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王侯将相,岂是一家人能比的(2 / 2)
“按你的意思,大秦就一定要灭亡了?”
嬴政面沉如水。
“也不一定,如果扶苏少爷成为秦王朝的第二任皇帝,那么,大秦就有希望了!”
“扶苏有这个本事?”
嬴政面色阴沉,他最看不起的就是这一点。
“那么,你告诉我,扶苏这样一个犹豫不决的人,怎么可能掌控得了这样一个庞然大物?”
赵彻将手中的一卷《儒学》丢到了他的身前。
“这一点!”
陆小凤道:“论语?“
“不错!”
赵彻点了点头,将事情的经过说了一遍。
“是啊,我手里有一份档案,里面都是关于哪个朝代的国策,哪个朝代的,哪个朝代的,都有记载,说是整个华夏古往今来,最富有的朝代也不为过!”
“和大秦比起来呢?”
嬴政很是奇怪,为什么自己从来没有听说过有这样的朝代呢?
“也就是说,一个王朝一年的赋税,抵得上大秦十年二十年的赋税!”
“啊?好大的手笔。“
所有人都被吓了一跳,就连嬴政都不由自主的吞了一口唾沫。
他有些怀疑赵彻所言是真是假,如果真的有这样的皇朝,他还真想带领大军去打劫一下。
大秦一年的积蓄,也不过是寥寥几颗而已,这一次粮价上涨,却是让他们大赚特赚。
本来,嬴政一出手,就能得到十年的赋税,这可是一笔巨款,几乎要让他陷入“手头宽裕,不知如何是好”的窘境。
可是他们一年的赋税,抵得上大秦一二十年的赋税,这能是什么概念?
“这个国家的军力,在华夏的历史上,可能并不是很强,甚至被后世认为是一个很丢脸的国家,但它的整体经济,却是毋庸置疑的,它的军力,在整个华夏的历史上,都是数一数二的。”
赵彻一边说,一边将自己签到时得到的一份宋史资料给掏了出来。
“宋国?这个国家叫什么?“
带着一丝疑惑,嬴政接过玉简,带着一丝期盼的神色,一页页的翻阅着。
“这个王安石,究竟是什么人,他的功绩,堪比商老爷子!”
当他读到王安石改革的成果与成果时,心情十分激动。
这样的人才,不正是自己急需的么?
嬴政珍而重之的将这一部《宋朝史记》揣在了怀中,这是大秦朝兴旺兴旺的根本,不容有失。
“对了,彻儿,你可知道有没有什么有本事的人,可以用得上的?“
“也不是没有,不过,如果能够把他们都拉到你的身边,你不妨试一试!”
赵彻想了想。
他的脑海中,首先浮现出来的,就是楚汉两大叛军。
张良,萧何,韩信,这三个人,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其次,则是项羽,范增,龙且,楚国!
抱着这样的想法,赵彻将自己的名字说了出来。
“先不说项羽和张良,就说说萧何和韩信吧。为什么他会和张良并称汉朝三大英雄?“
张良和项羽,嬴政早就想要置他们于死地,所以,这两个人,根本就没有任何用处。
但是萧何和韩信,江尘却是闻所未闻,说不定可以拉拢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