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即济(2 / 2)
明天小徒弟又会给望城山带来什么呢?真是令人期待。
听到天师们离开和自家师父关门的声音,龟缩在院子一旁风景石后边的玉清探出了脑袋。
她眨巴着大眼睛,心中感叹,天师们果真包容,她都这么造作了,也不见有人来教训她。
“小师叔,你这样真的好吗?”
对了,龟缩在这里的不只玉清一个人,还有被拉下水的李凡松。
说拉下水也不准确,当她找李凡松给她放风的时候,李凡松可以说是跃跃欲试。
说起来,现在的李凡松还是个半大小子,正是躁动的时候,脑袋瓜子转的也快,粉色发带的主意还是他提出来的。
所以,他俩大哥别说二哥,都欠揍。
玉清站直身子,拍了拍李凡松的肩膀,端的是一派人模狗样。
“凡松师侄,这你就不懂了,你觉得咱们望城山以前的氛围如何?”
李凡松沉思半晌,“死气沉沉,心事重重。”
玉清转过身子,将双手背在身后,故作高深道,“乐之为道,总在能顺。致乐之道,总在能顺时而动。我们是在给望城山带来乐之道。”
说罢,便飘然远去。
李凡松回忆着这句话的意思,嘴角抽了抽。这句话是这个意思吗?小师叔可不要诓他。
这句话当然不是这个意思,不过玉清倒也不是诓他。
望城山的人知道赵玉真的天命之后,在做决策的时候总会不自觉地考虑到这个问题。
堵不如疏,顺时而动,望城山的众人也会过的自在些。
修道之人,修的不就是自在,求得不就是随心吗?
只是所有人都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太过在意反而会使占卜出来的结果更可能发生。
两人离开后,屋内盘腿而坐的殷长松睁开眼睛,眸中尽是沉思。
他来到祖师殿,跪坐在蒲团上,虔诚的焚香叩首,拿出他的卜卦之物进行卜算。
做了一番心理准备后,他缓缓睁开眼睛,出乎意料的,面前的卦象与以往有了极大的不同。
“既济卦,各方和谐,形势恰好,宜顺应自然,否则,好事也会变成坏事?”
殷长松想起小徒弟所说的顺时而动,倏地将目光转向玉清居住的院子。
此次与以往卜卦相比,唯一的不同便是小徒弟的存在,难道这片形势是她带过来的?
殷长松收起卜卦之物,跪在蒲团上,拜倒在神像面前,声音中带着不易察觉的哽咽。
“多谢祖师保佑玉真,保佑我望城山的基业。”
很快,望城山的众位天师都知道了此次卜算的结果。
于是,玉清在不明就里中得到了天师们亲切的问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