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叫魂(2 / 2)
听了老人的这番话,我不由得想起了在樊家川遇到的那个放羊老汉,两个互不认识的山后老人,平时的生活都是面朝黄土背朝山,都看上去老实巴交的,但都有思想,都说出了让我信服的话。几年后,也就是我挣了钱后,我之所以救助老人,就是通过这两位老人的言行,让我看到了底层老百姓的智慧与心胸,看到了游弋在大山里的灵气与人性的光芒。
第二天早上临走时,我又给了老人五百元,叮咛他以后要注意给家里存米存面,别吃个精光才去磨面。还要给自己买点治胃、治感冒的药,身体不舒服了就能拿出来吃。
过后一到镇子上,我就跟杨军借钱,说我没钱买烟了。那时候,虽然大把大把的挣着钱,但是手里时常没有多少现金。
年底,我结到一笔压裂费时,突然想起了丹巴山里的这个老人,就派人拿了两千元,买了一些米面油什么的,让老人好好过个年。结果听说老人在冬月就没了,没时也没受啥罪,在集市上看人下棋时,往起一站,就倒了下去。人还没拉到医院,就没了,是脑出血。
第二天中午,天晴了,小车能上山了,我就赶紧坐车从沟里撤了出来。撤回来的第一件事,就是给大家买饭。我发现村子大队部有一个小饭馆,就让这个小饭馆给我准备一些馒头和面条。
由于我要的东西多,这个小饭馆就暂时不接待零客了,集中为我准备。为了让我等,老板娘你拿出一个小凳子,放门口,给我带的杯子里添了开水,让我等。
这时,我看见饭馆门口坐着一个小姑娘,在捡着韭菜。背向我。可能听见我喝水有点吸溜,就转头看了我一眼。我发现这个姑娘大约有十六七岁,脸上水灵灵的,从眼睛看,有些稚气。
我问:“多大了?”
“十六了。”
“在哪里上学?”
姑娘低头只管摘菜,说道:“在家里。”
我一听,发现这个姑娘还有点个性,正要和她聊,老板娘伸出头喊叫:“翠翠,把菜拿进来。你绣花着呢,这么慢?”
我说:“看你这姑娘,是个灵气人,咋不让念书?”
老板娘说:“这是我侄女,我那兄弟老脑筋,不让读书了,来我这里打工。”
等了一会,饭准备好了,我就装到桶里放到车上,然后朝山下的井场开去。
在丹巴把这五口井干完之后,赵玉林比较满意,后面陆续又给了我一些压裂井。当然,在这期间,我也没有放弃靖边的业务,虽然和志丹比起来,利润低一些,但活儿多,因此不能顾此失彼,能兼顾的业务,还要兼顾上。人是两条腿走路,做事也要两手准备。因为在油田上搞压裂的人很多,有国企的,私企的,竞争也很激烈。所以,干我们这一行的,首选要学会守住地盘。有地盘,才有活干。至于利润的高与低,在于自己去平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