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浇冷水(2 / 2)
卫湘君只为先把阿寿哄住,十年、八年之后,谁知道还会不会打仗。
“我……我还没出师,去了也帮不上忙。”
知道阿寿听懂了,卫湘君松了口气,又一脸和蔼,“以后师父去城外军营看伤兵,你都跟着过去,也是帮岳家军的忙。”
阿寿彻底服气了,“回头我便跟师父道声‘不是’,还是师姐点醒我了。”
卫湘君笑了,她这师弟虽不算太聪明,倒是个知所进退的。
等过些年,阿寿能稳得住了,这正修堂交给他,是最合适不过的。
这会儿陆续有人走进来。其中两位夫人是正修堂的老客,卫湘君不免上去寒暄几句。
等到她回了廊檐上,阿寿忽地道:“师姐,若论天纵奇才,一定是五哥。听常福说,如今五哥颇得器重,已升到校尉,好几次被岳大将军叫进营帐问策……”
阿寿又把话题扯了回来。
“无关之人,以后不要再提!”
一时间,阿寿心里生出遗憾,她师姐是真没瞧上徐五哥,也难怪……
“师姐,听碧雪姐姐说,你要和顾殊定亲?”
阿寿壮着胆子问。
也是昨儿阿寿无意中听到,碧雪跟师娘私下的议论。
卫湘君终于笑了,“你记着,以后要叫顾大哥。”
她现在听到徐启的名字就头疼,换成顾殊,便如沐春风。
阿寿又没憋住,“师姐不是说,只要五哥三年之内当上将军,便嫁给他吗?”
“放屁,我什么时候说过这话?”
卫湘君急到骂了句粗话。
可能是嗓门大了些,好几道目光朝这边望过来。
“怎么好端端的,两位吵起来了?”
有人走到近前,呵呵笑问。
阿寿眼睛亮起来,“秦公子,阿福也跟着您进宫了?”
“那小子去了军营。”
秦轼之伸手一拍阿寿的脑袋,上下瞧瞧卫湘君,“果然女大十八变,比以前可顺眼多了。”
“倒是秦公子老了不少。”
卫湘君怼了回去。
这二年秦轼之看着的确糙了许多,想来在武胜关风吹日晒,还要拿命去拼,比不上衡阳城中养尊处优。
说话间,有喧哗声传来。
岳王后被众人簇拥着,从外面回来了。
自从生了孩子,岳王后有些发福,倒是气色瞧着比以前好多,多少有些心宽体胖的意思。
孙樱儿提过,如今国主三天两头过来瞧小公主,一家子倒也其乐融融。
“在下是回来化缘的,药材的事儿,还得交给正修堂。”
秦轼之跟着卫湘君一块注视走过去的人,目光逡巡片刻,落在一个穿着天青色丝锦襦裙的女子身上。
“回头把单子送来,我们尽快筹措。”
“我一回来便求爹爹告奶奶,可最肯帮咱们的,还是正修堂。”
“理当如此。”
如今正修堂不只是衡阳城数一数二的医馆,还得了国主旨意,专为宫内府采买药材。
因为这桩等闲求不着的美差,衡阳药行再不敢找正修堂的麻烦。如今各家药铺更是上赶着来找正修堂,就为了能把他们的药材送进宫中,脸上也算贴了金。
这个能沾大油水的差使,郑乔生却接着烫手。他真没胆子从中取利,有时为了找到最好的药材,正修堂还得自己贴银子。
这也是卫湘君想离开衡阳的原因。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尤其是,正修堂不知不觉中,已经卷进了高党与岳大将军一派的博弈。
好在亲事就要定下,卫湘君就等嫁了人,把那好差使一退,名正言顺带着师父和师娘离开衡阳。
“上战场打仗都比我这会儿回衡阳到处筹措钱粮容易。”
秦轼之少见地发了句感慨。
卫湘君这才注意到,他眉宇间藏着一抹焦虑。
虽这两年朝中无人再与岳家军对着干,可岳家军想要钱粮,依旧难之又难。
“既是来了,怎么不进去?”
孙樱儿从廊檐另一头走过来。
卫湘君笑着答应一声,下意识看了看秦轼之。
孙樱儿比他们都大,如今已过二十。
最近岳王后常提的,便是她该出宫嫁人了。可孙樱儿不听劝,立誓这辈子就在宫里侍候贵人。
秦轼之那点小心思,似乎白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