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招女婿(2 / 2)
说着话,萧夫人便自己出去了。
也是头一回,萧夫人以一家主母的身份,张罗小辈婚事。
可这到底不同于别人家的婚嫁。
卫湘君白天回来,告诉她今晚要去牢里成亲,萧夫人当时是慌了神的。可懿旨就在眼前,她也知生米已成熟饭。
张罗到这会儿,萧夫人称不上高兴,更多的,是替卫湘君委屈。
这孩子本不需要走到这一步。
平日里聪明伶俐的丫头,终究逃不过“情份”二字。
“就听你娘的。”
郑夫人哽咽地道,又替卫湘君整起了石榴裙。
卫湘君头上凤冠,是卫大奶奶生前就为女儿置办好的;而她这一身嫁衣,郑夫人做了好些年,用得都是最好的金丝线;可不都想卫湘君大婚之日,能在人前风风光光。
谁会想到,会是这么个结果。
方才背着卫湘君,萧夫人叫来西府上下人等,赏了他们银子,只拜托一桩,不要将大姑娘出嫁的事传到外头。
现在唯一的办法,等到今晚过去,就当什么都没发生。
正厅外,萧夫人还没开口,卫东恒已急着道:“赶紧让人收拾正厅,主上下了恩旨,准许咱们西府招赘,一会那位就过来了!”
不只萧夫人傻住,卫湘君也一脸错愕。
卫东恒却已经安排了起来。
普天之下,哪有女子进牢房拜堂的。
这是卫东恒能为女儿挣到的最大脸面。
卫东恒当了半辈子爷,只图自个儿快活,没顾过别人,还曾与这唯一的女儿反目成仇。
后来他虽知错了,可在心底还是有些芥蒂,总觉得若没卫湘君推波助澜,他未必会在渭南吃那么多苦。
直到蒋氏的真面目大白于天下,卫东恒才懂,卫湘君是为保护他,免得被人当了棋子。
再到阿宝出生,卫东恒头一回体会到孩子对他的依赖,可回头想想,自己为女儿什么都没做过。
也就是那时,卫东恒终于后悔,自己不是湘姐儿的好父亲。
方才在重华殿,卫东恒几乎是哭着求国主收回成命,实在她女儿吃了大亏。
可国主却说,此事乃王后做主,他插不了手。
万般无奈之下,卫东恒退而求其次,厚着脸皮请旨,就当他们家招女婿,想让徐启到西府拜堂。
这一回,国主总算答应,可也警告卫东恒,若徐启趁机逃脱,他们姓卫满门抄斩。
虽然战战兢兢,卫东恒还是谢过了国主隆恩。
正厅里又忙起来时,有人来报,福慧郡主与孙樱儿已经到了。
卫湘君没出去迎接,她早被推进自己闺房,披上了红盖头。
后头的一切,便如做梦般。
除了地上一双双的脚,卫湘君什么都看不到,只能凭耳朵听。
师父还是过来了,几乎没说话,可卫湘君听到了他的咳声。
话最多的是阿寿,这小子大概以为徐启没事了,比谁都高兴。
再然后,便是新郎已然进府……
当新娘子不是轻松的活。
卫湘君像个瞎子一般,由府里仆妇充的喜娘扶着,让她跪就跪;让她拜就拜;让她敬茶便去敬茶。
卫湘君终于看到徐启,是在被送入洞房后。
汉乡侯府突然间成了喜堂,洞房根本来不及准备。
还是郑夫人带着碧雪几个,给卫湘君闺房的床榻,凑合地换上了一床红色帘帐。
卫湘君记得,福慧郡主与岳无咎成亲之时,床榻上洒了红枣、花生、桂圆还有莲子,也就是所谓早生贵子。
可她这儿什么都没有。
确实,那些彩头对他们没意义。
盖头被扯下来的瞬间,那张熟悉的脸出现在眼前。
卫湘君不由松了口气。
她方才还提心吊胆,生怕新郎不是要等的那人。
徐启目光灼灼地看了过来。
卫湘君本想泰然自若,无奈话都没说,眼泪已不争气地落下。
“你就这么想当寡妇?”
“可不是自讨不痛快。”
卫湘君带着哭腔道。
长长叹了口气,徐启坐到卫湘君的旁边,因为受伤,动作有些迟缓。
卫湘君拿来被褥,搁在徐启身后。
想了想,卫湘君又伸手帮徐启脱身上喜服。
衣裳是临时准备的,料子有些硬,看着还小了些。
徐启穿着肯定不舒服。
“别动了,我一会还得回牢里。”
“脱了舒服……”
卫湘君话说一半,立刻停住。
她这话好像易生歧义。
果然,徐启看了看她,扑哧笑了出来。
卫湘君睨过去一眼,“我就是想给你上药。”
“不用了,你陪我说说话。”
徐启握住了卫湘君的手,看了她许久,“这回算我占你便宜。其实我就想亲自瞧一瞧,你当新娘会是什么样子。”
“看到了?”
“真丑啊!”
卫湘君哭了出来,那个嘴不怂的徐五又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