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 定秦剑——万世大秦(2 / 2)
“谢陛下”。
走上座位,俯瞰整个擂台,没有多余的话,直接宣布开始比试。
这次走上擂台不在是之前满是书生气质的孱弱书生,而是精气神十足的精英,拿着制式弓箭,这些弓箭大秦早已实现了流水线生产,而且不只是这一样,总得来说,除了粮食问题,其他的大体是没问题了。
擂台不大,看着一个个人照本宣科般拉弓射箭,个个都是正中圆心,东方元觉得有点无聊,而且这也看不出真正水平。
“来人,那把箭上来”。
有人送来一把弓箭,东方元没管弓,抓起箭朝前扔去,众人看着箭落到了前方的一把戟尖上,在算算距离,竟有三百步,不可思议。
“不求你们能像朕这样,你们当前位置里戟只有两百步,用出你们的所有本事,只要能射中戟就好,开始吧”。
已经比试过的看着旁边的李斯,上前问到:“李大人,我们比过的还需要吗?”
这不是废话吗,不过李斯没这么说,言:“诸位确实还需要在比试一番”。
看着擂台上那最好的就一百步,他们脸都黑了,这怎么可能做到啊,这是在选拔箭神吗?
“诸位,一个健壮的身体才是维持你长久学习的本钱”。
这话,那些人不想再听了,一个健壮的身体也射不了两百步啊,还不是特制的弓箭,太难了。
比试还在如火如荼的进行着,最好的是墨家的一名弟子,身体强壮无比,抛弃了弓,不知道运用了什么技巧,箭矢竟到一百九十步,简直是奇迹啊,但还是离陛下规定得有些许距离。
来参加的人数不多,毕竟这是个吃饱都不容易的时代,学习和锻炼都需要在吃饱的前提下。
不尽人意,没有一个人能达到他的要求,哪怕是运用了内力也不行,哎。
六艺之一的射结束,除了术外其他的东方元不了解,他无法评判好坏。
这次比试来参观的人数很多,极大促进了咸阳城的经济。
邀请所有的掌门来到宫里,他要根据这些人所言来做决定,书籍可以记载思想,思想决定了人的一生。
说是百家,其实人数比想象的还要多,东方元尽力把所有人都邀请过来,不因为哪一家势小就忽略。
等了许久,看着座下那些掌门,大多都满头白发了,在看看他们脸上的沟壑与眼神,他们一定懂得许多东西。
一眼看去,有好几个女掌门,不过有点奇怪的是阴阳家的东皇太一没来,是怕死在这里吗。
东方元率先抛出第一个问题:“如何启蒙小儿?”
底下人面面相觑,这个问题是何意思,不该是各家思想辩论吗?
道家想提三字经,但这好像差了点意思。
“识字”。
一个清脆的女声响起,看去那是医家的掌门,一个还算是年轻的女人,不过两鬓的丝丝白发显示她确实不年轻了。
很好,这符合东方元想法,示意她继续说。
医家掌门也不怯场,站起来述说自己的想法。
说了很多,从小孩的识字、写字、看书到未来,说得很详细。
东方元感觉很不错,不过这还不够,普通百姓连大字都不识几个,这里的启蒙还包括给大人启蒙,以后的大秦会越来繁荣,在他的设想中,大秦应该人人如龙。
医家坐下后,其他人都发表了各自的看法,但这都是扩写罢了,没有一条新颖的观点或是建议。
“各位,寡人觉得你们的想法太狭隘了,没必要抨击其他人的想法,思想、对错都是在辩论中证实的,还有你们不觉得人多力量大嘛,集你们所有思想着一部书重要吗?”
“此前朕所说的主编并不是什么重要的职位,它的职责只是管理,你们可以因材施教,你们可以集合,写出一篇字典,而且你们可以看看这里”。
东方元拿出一张纸,上面写得正是后世的拼音,不得不说这个是真的厉害了。
众人看着上面的鬼画符,不理解。
“跟着朕读一遍,你们就知道此东西跨时代了”。
一个拼音一个字的读着,瞬间所有人脑中一片混乱,为什么会有这个东西,有了这个东西他们的传承就不会那么难了。
“陛下”。
所有人弯腰大声喊道,这是瑰宝,是大秦的根本,有了他,所有人都能识字了。
“陛下万福,大秦万世”。
看到他们都理解了,东方元也就不说什么了,遂言:“字典一事可有说法?”
他们看向儒家与道家,这是当今两大家。
道家此时分为两家——天宗与人宗。
“道家愿协助”。
此话一出就坐定了以儒家为主,那么主编一职也默认为儒家了,但儒家也不会一家独大,它必须保持公平公正的原则,不然其他人有权利弹劾,到时儒家就成了天下的笑话了。
“此间事了,寡人希望你们能尽快做好”。
“请陛下放心,儒家一定会联系诸位同道尽快做好”。
“好了,退下吧”。
告退一声,宫殿内只剩下两个人,一个是东方元,另一个是易容的墨家巨子。
墨家巨子撕下脸上的脸皮,露出他的真实面容,正式燕国太子——燕丹。
“陛下,唤罪人来有何事”。
“只是想见见你而已,而且你的妻子焱妃刚才也在场,你还真是一点异常都不曾露出啊”。
“陛下去了哪,你又是何人?”
燕丹早就感觉到不对劲了,嬴政不会这么简单,能称始皇帝的人,头脑手腕会这么白痴?
“你也可以成我皇帝”东方元不在意别人是否看出了他是不是嬴政“我与嬴政虽说有差别,但是地位一样”。
燕丹也不再质疑了,他脑子一转就知道始皇帝能这么信任此人,那他就等同与他。
“那陛下有何事?”
这个时间的燕丹没有策划荆轲刺秦的计划,而是胎死腹中,荆轲还没进宫门就被杀了,宫门的守卫可是非常尽忠职守,大秦的俸禄值得他们这样做。
“有考虑为大秦效命吗?”
没有立刻反驳甚至述说灭国亲人之仇,而是静静思考。
续了一杯又一杯茶,夕阳将近,燕丹想了很多,想到曾经的意气风发,想到曾经的指点江山,想到了曾经的醉卧美人膝,想到了国破家亡。
抬起头,眼神直直望着他:“大秦?”
“大秦”。
“百姓?”
“百姓”。
短短两句话燕丹就下定决心了,在墨家待久了,感觉他的想法变了很多,国破家亡是嬴政所为,他不会原谅的,但是大秦不是。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大秦亦是”。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你燕丹有这个能力,就看你的想法了”。
呵呵,他燕丹当然有这个能力,他愿意为了天下的百姓运用这个能力。
“大人,吾愿为大秦效命,这是墨家巨子信物”。
掂量着手中的信物,看得出燕丹真的是所改变了,但一人的力量终是有限的。
“拿回去吧,这东西就是一个象征罢了,还有你要真想做,就去牢里劝降那些人吧,他们也是不可多得人才”。
“燕丹知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