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万事俱备(下)(2 / 2)
虎子则招呼了几名兄弟过来,站在高兆身后。
高兆摆摆手,示意让他们全都散去,再度搂着佚庄,重重拍了拍他肩膀,一手朝村老大屋举去,郑重道:“那我们先到大堂谈谈。”
他们神色不善,虽然没有携带武器,但明眼人一看就知道全是兵卒出身,还是有气场的那种,高兆要一个人和他们在大堂谈,虎子和邙桩不干了,硬要跟进去,被高兆强行关在门外。
见此,十几人反倒头歪向了一边。
“都坐吧。”
高兆摆手示意各位落座。
大堂正厅只有十把石椅,但石椅后面还有许多木椅,可十几人头一次见椅子,在两两相望过后,最后全站在了大堂中央。
高兆没有坐去上位,而是随意挑了个位置坐下,拉着佚庄坐在旁边:“王郡守被信陵君送给秦人了?”
“这是你的主意?!”佚庄低沉质问,鼓瞪的双眼布满猩红血丝。
“是的。”高兆很坦诚地承认。
“为什么?!”
佚庄狠狠甩开他手,愤怒地咆哮站起,要是此刻手里有刀,估计会架在他脖子上。
那十几人也唰地围了上来,俯视着他,拳头握得筋骨发白。
“为了救王郡守的家人,为了救佚庄大哥您的族人,也为了救他们。”高兆仍然坐着,目光无惧,一一望向眼前围站着的十几人。
众人顿时怔愣,随即陷入沉默。
这个答案或许在他们的潜意识里想过。
有一人问:“为何?”
高兆站起,苦涩地干笑了笑:“在我进安邑前,我并没有料想过信陵君会过河拆桥,我说降王郡守是真心为了安邑万万百姓的。
恐怕诸位都心中清楚,以安邑当时的形势,是根本守不住的,对吧?”
当时与安邑成犄角互防的新田,在高兆离开安邑的次日天明,盟军就将计就计攻下了,对安邑来说,的确已成孤城。
安邑城里又全是溃败兵卒,士气低落,还因为王稽只顾贪图享乐,防务松驰,根本守不住。
历史上也的确如此,安邑最终被信陵君攻破。
见众人两两相望,没有反对,高兆接着说道:“对秦王来说,王郡守不仅没能守住河东,还献城投降,这是抄家诛族的死罪。
王氏是咸阳大族,牵连王氏族人秦王会有所忌惮,但佚庄大哥您的族人呢?
不瞒诸位,我跟秦廷应侯有生意往来,我已与他商量好,只要将王郡守交给秦王,秦廷便不会追究到佚庄大哥您的族人,也会放过王郡守的家人。
这是最好的结果。”
佚庄听完后,颓然瘫坐。
这对他和王稽来说,的确是最好的结果。
此时有一人问:“那为何说也是为了救我们?”
高兆跟着佚庄坐下:“在我察觉到信陵君要对王郡守下手时,用说降安邑的功绩,换取不要杀佚庄大哥您,请求他把您送给我。”
佚庄此前是郡司马,当然有自己的亲信和兄弟,不杀佚庄,等于要同时放了他们。
以信陵君的威信、实力、才能和手腕,既然要取而代之王稽,就不惧佚庄他们一小撮人在之后造反。
高兆其实在前往齐国前就知道王稽已经被抓了,那就是一个没有民心军心的窝囊废,在信陵君面前就是个小弟弟,此前要不是佚庄在撑着,估计郡守都做不下去。
而佚庄等人,在被关了近两个月后,什么势力都被清干净了。
信陵君是个有胸襟、讲仁义、好德望的人,自然招揽过他们,在得到明确拒绝后,便将高兆保他们的事讲开,顺水推舟作个人情,然后命令他们永远离开河东。
这就是佚庄等人既愤怒高兆“不讲信义,过河拆桥”,又还来樱城的原因,但不是为了复仇,而是要确认信陵君讲的是不是真的,再图后路。
“佚庄大呆,诸位兄弟,今后就留在樱城吧。
这里或许无法为您们提供荣华富贵,但再度驰骋沙场,或是安居乐业,我高兆还是做得到的。
即使要离开,也请让我这个做弟弟的尽尽情谊,休息几天再走,届时定为诸位备足盘缠。”说完,高兆对他们恭敬行礼。
现在把话讲开了,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高兆是他们的救命恩人,所以众人全望向了佚庄,眼里透着期望。
“好吧,我们先考虑考虑。”佚庄长叹了口气。
天下之大,本就无他们立足之地了。
而高兆,兴奋地跑向堂门,打开大喊:“备酒备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