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一眼就看出问题(2 / 2)
相较于飞行器的设计,仿生无人飞行器的设计难点在于它的前两个字仿生。
如何能仿照自然界的生物建模并且设计运动学方程引擎等等,这些都是很重要的东西。
依托建模方程又该怎样设计它的动力系统还有飞行控制算法?
这也是重中之重。
很难。
但是它的应用价值其实比苏木之前设计出来的顷转旋翼无人机应用价值更高。
因为它的体型很小,机动性很灵活,能够融身于自然界。
光是这几点优点就能足够定一下它的战略地位。
但也因为他很难并且涉及到的东西太多,一直以来,能做成功的人很少。
像四旋翼无人机,固定翼的无人机做的人就很多。
而苏木看见眼前的金教授手中拿着这是一架可扑棱翅膀的仿生无人机。
顿时就明白了。
像仿生这些鸟类最大的难点就在于如何让机能随着机体的运动而上下浮动发挥,并且能控制姿态向前而去。
寻常鸟类是靠山洞,翅膀产生推力,并且依靠自身性质属性可实现上下左右飞行。
传统的四旋翼是通过4个旋翼产生的升力,并且将其组合从而能进行前后左右上下移动。
要想做防身的无人机器人,就必须要解决掉翅膀煽动产生的气流变化问题。
这些都很好解决。
可最难办的一点是材料。
在苏木了解到仿生飞行器最大的问题时候,就将目光锁定到了材料上。
金属的特性决定了它具有一定的疲劳。
金属疲劳性一直是制约仿生飞行器设计的问题。
无人飞行器的机体都是由金属制成的,如果让其保持一定强度的上下翻飞。
那必然会让行程无人机翅膀的机翼产生,上下来回运动,最后导致破损。
将材料解决后,才会涉及到更重要的飞控。
“请坐请坐。”
金焕峰没有停下手中的实验步骤,他只是对陈杨院士指了指身旁的板凳。
“你们看,这就是我一直要研究的东西。”
随着金焕峰的声音落下,他手中的灵巧的物品,突然间就飞了出去。
就像是一只飞蛾,一般扑棱的翅膀在室内开始飞行起来。
看上去很先进。
苏木的心中默默的念叨。
“系统帮我解析一下眼前的仿生无人机。”
这是时隔将近半年时间,苏木再一次动用系统。
很快系统响起声音:
【正在为宿主解析眼前的低端仿生无人机、并形成相应的改进方案以及数据!】
砰的一声。
苏木脑海中如爆炸一般,飞快注入无数信息源。
刹那之间,他脑海中形成了对眼前粗鄙且简陋仿生无人飞行器成群的建议以及改进方案。
紧跟着他就站了出来,说:
“不瞒金教授,你说眼前的仿生无人飞行器的确有它的弊病。
我能看出来一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