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满城风雨,张良搅局(2 / 2)
该不会是兰息公子又立下了大功劳吧?
可即便他们心中绞尽脑汁,也无法想象究竟是何等功劳,才能得到秦王嬴政的如此待遇。
与此同时,这也彰显了情报传递速度的重要性。
虽说中土世界专门有负责传递情报的暗鹰,可能够轻而易举的做到日行千里的暗鹰,又怎会是普通人能拥有的呢?
纵观整个秦国,也不过20只罢了。
至于文武百官乃至普通人,若想得到情报,要么依靠人力,要么依靠墨家的机关兽等等!
……
与此同时,公子扶苏和荀子等人也得到了秦王嬴政的消息。
相比于其他人的一脸懵逼,张良陡然清楚秦王嬴政的心思。
“看来大王是在替兰息公子造势,想以文武百官之威势,镇压住咸阳城内的百姓言论,不过大王终究低估儒家在中土世界的力量,也太过忽略民心的重要性!”
在他眼中,即便秦王嬴政替兰息公子造势,又能怎么样呢?即便兰息公子当真权倾朝野,又能怎么样呢?
众所周知,水可载船,亦可覆船。
而天下黎明百姓就是这微不足道的水,在满城风雨之下,秦王嬴政又如何能够改变局势呢?
即便兰息公子智勇双全又如何?又如何能够匹敌人心呢?
他能够目不眨眼的在赵国境内屠杀十几万人,但他有胆量在咸阳城如此作为吗?
又或者说,他感动儒家的人吗?
这便是山河之势!其强大之处根本不取决于武力,而是智慧。
这便是张良的看法,也同样是他对公子扶苏的期望!
“父王当真糊涂啊,怎会如此袒护五弟呢?”
公子扶苏见状,无奈的叹了口气。
他虽然未曾参与儒家所布下的大局,但同样能感受到咸阳城百姓的民心变动。
双手沾染鲜血,冷血无情之人是无法得到百姓的认可的,天下百姓要的永远都是和平和安宁。
因此,为了天下能够和平,百姓能够幸福,公子扶苏毅然的站了出来,大秦的太子之位,他必须得争一争。
即便兰息公子手下拥有多位半仙强者又如何?他心中坚信,世间最为强大的永远不是武力,而是公道。
不得不说,公子扶苏和张良当真是同类人,至死都在恪守昔日的圣贤之理。
当然,他们也有所不同。
至少张良懂得审时度势,公子扶苏就是一味的愚蠢,根本分不清是非对错!
相比之下,张良为了能达成目的,可以选择不择手段。
原本荀子是想利用儒家的力量替公子扶苏造势,然后等兰息公子归来,便与其论道,争一争那道统之争。
可在张良的谋划之下,如今咸阳城的百姓尽皆口诛笔伐兰息公子,可谓是弄得满城风雨。
“张良!”
就在这时,一人走了进来。
他是荀子的二徒弟,名为颜路!
颜路虽说性格温和,但同样察觉到咸阳城之内的暗流涌动,对于张良的行为,心中也有些气愤。
“师尊只是想借助儒家之力,替公子扶苏造势,从而开启浩然正气和霸道浩然的道统之争,可你怎能传播如此言论?将我儒家的力量全用去对付兰息公子?”
“你可曾想过忤逆师尊之意的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