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猫
会员书架
首页 > 军史小说 > 三叔是刘邦 > 第112章 金玉良言

第112章 金玉良言(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好书推荐: 穿书炮灰攻略错对象后,被套路了  开局鸣人:重建涡潮村  我在文字游戏里窃取机缘  我靠画符成为星际头条  亡灵召唤师,开局觉醒10星天赋  江湖长夜行  重生全职高手  娇软王妃为逃命,她在朝堂黑切白  往前一步是你  大乾贵婿 

难怪,他能教出刘邦这样的学生!难怪,刘邦自从拜他为师之后,就为之一变,最终成为了堂堂的汉高祖!

只是,这样了不起的儒门人物,为什么却不能想叔孙通那样,去朝廷任官,而选择来沛县这种小地方隐居授徒?这背后,又有什么故事?

这点暂时还不明确。但,可以确定的是,刘季之所以能够成为刘邦,乃至成为后来的汉高祖,原来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由于他有这么厉害的一个老师!

相通了这一切,刘信不由得有些心神激荡。对于自己能够抢先拜马维为师,更是觉得振奋。

同时,也很好奇,马维为什么愿意收素不相识的自己为徒,却居然会拒绝公子扶苏拜师?难道就是因为他选择隐居,淡泊名利,刻意疏远权贵?

却听马维对扶苏说道:“非也!非也!老朽既不敢怀疑公子的资质,更不曾怀疑公子的诚意!公子聪明英勇,实在是天下一流人物,愿意入我儒门,实在是我儒门之大幸!

叔孙通信中说你心向儒门,至诚至信,乃是当今世上最纯粹之人,老朽亦深信不疑!”

扶苏更加困惑,温言道:“既然如此,先生究竟为何拒绝赐教扶苏,收扶苏为徒?”

马维被他问住,一时不知如何回答,想了想,叹口气,道:“非也!非也!不是老朽不愿收公子为徒,而是老朽不能收公子为徒!

道不同不相为谋。公子乃是天下至贵之人,老朽偏偏厌倦世事,只愿蜗居在这偏远乡里,隐居避世,富贵于我何加焉!

且老朽虽然年长于叔孙通,但若要说学问,自问未必就比他精深。公子一心向往儒门、渴求钻研儒学,那还是求教于叔孙通为宜!”

扶苏默然。

他知道,马维不肯收他为徒的态度坚决,再多说也无意义。终于,向马维行了一个师礼,道:“既然如此,扶苏只得告辞!只盼先生他日能体谅扶苏的诚意!”

马维的神色变得严肃起来,道:“公子不以马维卑鄙,远道而来,马维愧无以报。唯有一言相送。

叔孙通说公子至诚至信,惟愿公子谨记: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

刘信闻言心中一动:马维此话,是大有深意啊!

从史书记载来看,公子扶苏的后来下场,是十分凄惨的。他本来是秦始皇指定的接班人,不料,秦始皇在出巡途中病死,跟随在身边的权臣赵高和丞相李斯趁机篡改遗诏,立秦始皇的小儿子胡亥为秦二世。

秦二世为了防止扶苏回来夺回皇位,便派遣使者,伪造秦始皇的诏书,要当时远在边关和蒙恬一起修筑长城的扶苏,选择自尽。

这份假诏书漏洞百出,蒙恬劝他不要相信。但是,扶苏“至诚至信”,觉得自己不能够怀疑自己的父亲,就选择接受诏书,自杀身亡!

可见,一个人的最大优点可能就是一个人的最大缺点。“至诚至信”,既是扶苏的优点,也是他的缺点。

马维送他“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这句话,出自儒家经典《中庸》,本意是要求儒家门人在做人方面要努力实践诚,选择美好的目标并执着追求。

但结合公子扶苏后来的下场来看,马维这又似乎是在隐隐地提醒他:做人至诚至信是好事,但真正的诚信,并不是不加分辨地愚忠,而是要“择善固执”,明辨善恶,对善的才诚信,对恶的就不一定要盲信。

这,实在是对扶苏最为重要的金玉良言!

如果,扶苏听懂了这句话,那么,历史将会改变!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书单推荐: 大明:汉家霸业 颠覆战国之魏国 藩王两年半,一万大雪龙骑入京师 穿越北宋我成了红颜祸水 我爷爷可是大明战神 穿越科举,我驰骋官场 这就是咱大明的战神?太离谱了! 大唐虎贲 穿越红楼之我是薛霸王 从南明末代皇帝开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