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四三章 缘尽归去(笑傲卷终)(2 / 2)
“裘大侠!”一个娇柔的声音忽然叫道。
裘千仞回头看去,笑道:“是仪琳呀,有事么?”
原来此人正是仪琳。她此番随着师伯定闲和师父定逸驰援华山,方才更是见得正邪种种交锋,心下惴惴,唯有静观而已——正派阵营之内,只有公选首领方证和东道主岳不群才能代表众人谈话,其他人若非必要,不得开口,诸派掌门都是如此,更何况仪琳这等小辈。
仪琳此时开口,更多是一种冲动。她只觉得裘千仞这一去,自己再没有见他的机会,而一股蕴藏于心的感激之情,让她很想向其当面道谢。
但是当她真的出声,引得正派众人诧然观瞧,更迎向裘千仞的探寻目光时,却是猛然醒悟过来,暗道:“不好!诸位前辈都没说话,我却直接开口,这样岂非很没规矩,也给师父和师伯她们丢人!”想到此处,她的小脸红得仿佛熟透的苹果,恨不得整个扎进胸中去。
定逸吓了一跳,忙道:“仪琳你干什么?快些回来!”说着便去拉仪琳的小手,却忽觉得手背上一阵刺痛,仿佛被针扎了一下,当即一缩手,向后连退两步。
裘千仞瞥了她一眼,道:“且容她把话说完。”
定逸还欲张口,就觉有人在旁扯动自己的袖子,转头看去,乃是师姐定闲向自己摇头。她犹豫片刻,便不再开口,只是盯着仪琳和裘千仞,目露紧张之色。
裘千仞转向仪琳,见她一副手足无措的样子,身上依然穿着尼姑袍,戴着尼姑帽,但帽中空隙已有青丝隐露,便点了点头,笑道:“看来你确已还俗,对了,你的俗世姓名叫什么?”
仪琳本是张皇异常,听了裘千仞这句颇显温和的问话,渐渐平静下来,小声道:“贫尼……不,我……我现下随爹爹姓朱,叫做朱仪琳。”
裘千仞喃喃念着“朱仪琳”,点头道:“那么朱姑娘,你找我何事?”
仪琳道:“我是想当面感谢你,让我能与林郎今世结缘。要不是你……为我们做了很多事,我这一生都是一个人……”
忽闻一男声道:“林某亦是万分感激裘大侠成全姻缘之恩!”话音刚落,一位身穿僧袍的青年男子从方证身后闪出,来至裘千仞近前拱手行礼,并与仪琳并肩而立。
此人正是林平之。他随着师父方生,与方证一起上得崖来,却一直侍立于诸僧身后。直到仪琳现身说话,他方有些按捺不住,叫道:“师父,我……”。方生瞧出其焦急之态,悄向方证道:“师兄,你看……”
方证道:“随他去吧,这也是一段难得的善缘。”
方生便冲林平之点点头,后者大喜,这才纵步而出。
裘千仞见得林平之和仪琳并立眼前,男的潇洒俊朗,女的妩媚娇柔,显见是珠联璧合的一对。他点点头,心下十分高兴,觉得自己之前的“拉郎配”虽显唐突,但终是成全了一对有情人。也不枉他费的一番力气。
他想了想,又从怀中取出一只黄绸布的小包裹,上前递给仪琳,同时说道:“既然彼此有了缘分,便要珍惜。我是无法见到你们成婚了,便送你们一份礼物吧!”
仪琳下意识接过包裹,随即又慌张起来,忙道:“这不行!我……我……”说着便要推拒回去。
裘千仞拿眼一瞪,喝道:“我送出的东西从不收回!你若不要就扔了它!”
林平之在旁见到裘千仞露出怒态,忙劝仪琳道:“琳妹,裘大侠一番好意,咱们就收下吧。”
仪琳持着包裹犹豫了一会儿,方道:“那……好吧,多谢裘大侠。”
裘千仞笑道:“这才对!扭扭捏捏的简直不成样子!”
林平之眼见裘千仞的面色由阴转晴,便问他道:“不知里面是何物?”
裘千仞道:“是几卷高僧注释的佛经,还有一些基本的佛门练气之法。”
林平之和仪琳闻言,面露恍然之色,觉得如此之物倒也不算稀奇,还与仪琳佛门弟子的身份相宜。
两人却未注意到,一旁方证的神色甚为复杂,他心中不断转着一个念头:“这是我少林的《易筋经》啊!”但是值此境况,他又不敢说破其中奥秘,直憋得心中难受异常。
裘千仞至此心中再无挂碍,便道了声:“后会有期!”说罢转身便往山下走去。走在半途时,他忽而起了唱歌的兴致,便随性唱道:“沧海一声笑,滔滔两岸潮,浮沉随浪记今朝……”
歌声清越嘹亮,响彻在山野林间,在其身形彻底隐入山道尽头后,余音犹自袅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