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 调查(2 / 2)
骆安是一名披散着头发,身材高大的方脸汉子,而莫玉堂则是身材匀称的中年帅哥模样。
瞟到李松的身影,骆安赶忙向莫玉堂使了眼色,二人一瞬间便抽身后退,而后仿佛什么都没发生一般的站一起,假装一边观赏天色,一边聊天。
这便是这二人性格变化之处了。
同样是在几个月前,骆安和莫玉堂忽然之间就摒弃前嫌,经常在一起切磋武艺。
李松向其它村民旁敲侧击过其中原因,但都没能打听出什么结果。
至于为何他们看到李松时会有如此动作,自然是因为那位小刘大夫没少阻止他们动手。
骆安练的是硬功,从小因为练武方法不对,留下的暗伤很多。
小刘大夫为他治疗暗伤时,就已经叮嘱过他不能再与人动手。
但他久居江湖,难免有手痒的时候。
之前是和武馆教头切磋,几个月前,切磋对象就变成了莫玉堂。
作为一名大夫,李松对这种不听医嘱的行为,自然也是没有好脸色的。
于是他当即黑着脸走进了院子。
见李松走近,骆安看到他的脸色,顿时知道自己还是被抓包了,于是露出尴尬的笑容迎了上来:
“小刘大夫,刚才我和老莫讨论一些武学上的事情,并非是真的动手,还请您不要见怪啊。”
说着,他又对莫玉堂使了使眼色。
莫玉堂也陪着笑道:“是也,还请小刘大夫莫要见怪。”
李松看了看骆安,又将目光移到莫玉堂身上,无奈的摇了摇头。
说起来,这两人虽有变化,但也不是容易模仿的,所以这二人的嫌疑也不高。
但若硬要在这二人中选一个,李松认为,莫玉堂的嫌疑要更大一些。
因为莫玉堂的武功全在手上和步法上,最擅长见招拆招,并无特定套路,大多依靠即时应变能力。
诡师如果有意去学,那么以它的反应能力和眼光,是很容易学会的。
今日此二人都在,李松便打算为他们一起治疗。
在又将二人口头教训一番后,李松便与他们一同进了骆安的屋子。
骆安的屋子要比徐仁的屋子摆设多一些。
多出来的部分,便是一个灶台,和一个练武的木人桩。
木人桩上坑坑洼洼,显然已经用了很久。
但李松却眼尖的在上面发现了一些灰尘,显然这段时间他并没有用过这个木人桩。
这是李松调查许久以来,发现的第一个疑点。
他赶忙将其暗暗记下。
打开针包和药包,让两人背对背坐好,分别为他们在不同部位贴上膏药。
在李松插针时,骆安便开口称赞道:“小刘大夫的手艺愈发进步了,就算是我在江湖中遇到的所谓神医也并无这般手艺。”
他夸赞的倒也没错。
为了模仿这位小刘大夫的医术,刚开始观察他的时候,李松就发现他的医术不错,几乎能与自己刚穿越时相比。
但李松现在接手之后,就算是刻意压制,手法还是会比他稍微好一点。
一旁的莫玉堂也跟着附和到:“是也,小刘大夫手艺进步之快,若是让京城那些名医知道了,只怕要抢着收徒。”
对于这二人的夸赞,李松学着小刘大夫的语气道:“小子医术得以提升,还得多亏二位大侠的帮助,若不是你们二位不听医嘱,导致伤情反复,我何来的练手机会呢?”
二人闻言,顿时再次露出尴尬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