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七章 高要碰壁,袁术僭号仲氏(2 / 2)
高要的神色狰狞,易小川逃入伏牛山脉,目的地显然是京师洛阳,他什么时候才能看到易小川死无葬身之地?什么时候才能梦想成真?
“高叔,你回来啦?!”
一个轻灵的声音,将高要从仇恨中拉了回来,他的神色瞬间阴转晴,从狰狞变为了灿烂柔和到慈祥的笑容,发自肺腑的真诚笑容。
来者是一位四五岁的小姑娘,粉雕玉琢,明眸皓齿,天生丽质,已经初见未来美人坯的姿态。
但小小年纪的她,却身着短打劲装,手持一柄短剑,身后跟随的侍女,皆是劲装佩剑,宛如军伍女军,倒是显得英姿飒爽。
这位女孩正是孙坚的幼女孙尚香,不爱红装爱武装!
这也是整个江东中,唯一可以让高要静下心来的人。不是他耳濡目染,成为了东吴萝俐控。
而是因为,孙尚香与他妹妹小时候的姿容,近乎一模一样!
高要不知道该说命运的安排,还是老天的垂怜!
身为从小到大相依为命的兄妹,他是看着自己妹妹长大成人,此时看到孙尚香,宛如看到了已经死去的妹妹小月,远在未来的妹妹高岚似得,倍感亲切!
……
淮南寿春。
袁术观察天下大势,觉得登基称帝的时机到来了!
高要离去月余后,兖州格局变动,曹操逃亡京师,赵王雄踞兖州,并且移驾兖州坐镇,推动摊丁入亩赋税改革,以至于天下哗然!
天下世家群情激奋,就连淮南的世家豪强,都对赵王声讨指责,言明其狼子野心,图谋甚大!
此时的赵王,已经有种被群起而攻之的姿态,四面楚歌,危机四伏!
袁术心下暗喜,这不是天助我也吗?!
大汉天子年幼,颠沛流离,从洛阳被绑到长安,而后又东归洛阳。虽然已经得到了自由身,但依旧无法掌控朝堂。
并且地方军阀割据,朝廷已经是鞭长莫及了。
刘氏江山,汉室衰微!
本来大汉已经是大厦将倾,积重难返,群雄逐鹿,争霸天下,只看谁能夺下天下。
袁术觉得自己最有机会,因为他得到了传国玉玺!
这不就是天命所归吗?!
并且下邳佛陀甚至传出消息,有佛陀托梦,言称“代汉者,当涂高也。”
涂,通“途”。袁术表字“公路”,这不就是指袁术吗?
甚至害怕谶语为人所误,佛陀二次托梦,指名道姓,言称“淮南袁,土承火,天命者!”
这让袁术大喜过望,因为袁姓出自于陈,陈是舜之后,以土承火,得应运之次。
这是天命所归!
神佛都认为他应该登基称帝啊!
袁术激动的不能自己,暗中打造天子乘舆,每日每夜捧着传国玉玺睡觉,只等着找到时间,登基称帝了!
但谁知道赵王刘羽韬光养晦,不鸣则已一鸣惊人,横扫天下,一下子成为众望所归的明君!
赵王可是汉室宗亲,大汉诸侯王,明明已经衰微的汉室,硬生生的被其力挽狂澜了!
袁术不知多少日日夜夜,都在对刘羽破口大骂。他又不傻,知道若是汉室贵胄再次崛起,天下依旧是心向大汉,心向刘氏江山,他根本无法登基称帝!
都说袁术冢中枯骨,不足挂齿。但可以雄踞一方,成为当今天下数一数二的诸侯之一,袁术自然也有其能力过人之处。
袁术有登基称帝的野心和意图,但也知道需要找到时机。
汉帝刘协,天子孱弱,宛如傀儡。这就是时机!
但赵王刘羽,威名赫赫,众望所归,这就不是最佳时机了!
袁术一直在想方设法要削弱赵王,因为他知道,赵王刘羽将成为他登基称帝的拦路虎,绊脚石。必须要铲除这位心腹大患,他才能安安稳稳的登基称帝!
可谁知道,赵王如此昏聩,平白给袁术送来了机会!
明明大好局面,赵王竟然一意孤行,固执己见的强势推行“摊丁入亩”赋税改革!
这哪里是赋税改革?这是将自己推向天下世家的对立面!这比公然抗诏还严重!
因为身为汝南袁氏、四世三公家族中的嫡系子弟,袁术最清楚明白的知道,如今的世家势力,到底庞大到什么地步了?
每一位汉帝,都在想方设法削弱、分化、瓦解世家联盟。赵王刘羽却这么愚不可及,竟然变向的将一盘散沙的世家,团结起来,拧成了一股绳!
这种力量,莫说赵王,就算是皇权都无法阻挡!
果不其然,天下群起而攻之,赵王陷入危机四伏、四面楚歌的处境!
袁术知道时机到来,他可以借此风起云涌的时候,登基称帝!
说不定,称帝建立霸业后,可以利用帝王霸业吸引人才,通过汝南袁氏的招牌,将世家完全团结起来,借此一步登天,建立属于他的王朝!
袁术越想越是激动,直接召集群臣议事。
“如今刘氏天下已经衰微,海内鼎沸,群起而攻之,吾袁家四代都是朝中重臣,百姓们都愿归附于吾。吾想秉承天意,顺应民心,现在就登基称帝,不知诸君意下如何?”
言毕,文臣武将神色一愣,为之沉默!
袁术在淮南做的一系列大逆不道的事情,其实群臣都看在眼中。但他们真的没有想到,袁术竟然有勇气,登基称帝!
若说赵王刘羽推行“摊丁入亩”赋税改革,那是自寻死路,将自己推向世家的对立面。
那袁术的“登基称帝”,简直就是自寻死路,将自己推向全天下的对立面!
但他们不敢说什么,心中甚至想着另谋出路!
不过袁术也有忠心耿耿的文臣武将,谋主阎象愣了愣后,沉声反驳道:
“当年周人自其始祖后稷直到文王,积德累功,三分天下可说有他们的两分功劳,可他们还是小心翼翼地做殷商王朝的臣子。
明公您虽然累世高官厚禄,但恐怕还比不上姬氏家族那样昌盛;眼下汉室虽然衰微,似乎也不能与残暴无道的殷纣王相提并论吧?!”
袁术神色阴沉下来,阎象这泼冷水,宛如当头棒喝,让他略微清醒过来,从登基称帝的美梦中惊醒过来。
环顾四周,发觉有不少文臣武将,神色异常,眼神闪烁,不敢直视,明显就是有话不敢说,并且看其脸色,显然与阎象一样,不赞同他登基称帝。
这让袁术意兴阑珊,心下愤怒无比,直接甩袖而去。徒留文臣武将,面面相觑的跪坐原地。
袁术登基称帝的野心,已经到了呼之欲出的地步,此时提出,不过是图穷匕见,自然不会因为部下的反对而终止。
他打造天子乘舆,铸造天子祭祀的祭坛,缝制天子龙袍,大逆不道,为了登基称帝已经有些疯狂了。
这时候,赵王刘羽面对天下大势,群起而攻之的声讨时,竟然没有任何后退,反而再次推动政令改革——废除奴隶制。
终于宛如烈火烹油、火上浇油,将赵王推向舆论的风口浪尖。
京师汉帝下诏,弦外之音明显就是讨伐赵王。天下各州各郡的太守州郡、各方势力,都纷纷陈兵出击,赵王四面楚歌、危机四伏。
这时候,袁术终于坐不住了!
建安元年,公元196年,袁术在寿春称帝,建号仲氏!
比起原历史足足提前了一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