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五章 美食城完工(2 / 2)
第二层,基本类似于后世的快餐形式,有炒饭炒面。这也主要用于职工餐。而三楼,属于炒菜类了,三层的面积有多,但没有关系,以后留着改造。
三楼适合领导和借调用,那些有能力的大学生,天天在三楼消费都没有一点压力。
每一层,楼层都安装了几台彩色电视,主要是现在的电视尺寸太小,距离远了就看不清楚了,所以在几个方位都安装了。安装电视起码有现代化的感觉。
食堂建设好后,罗成是打算把食堂对外开放的,不是厂里的人也可以来吃。所以罗成实行的是饭菜票和现金制度。饭菜票是专门印制的,有素菜票,半荤,小荤,大荤。饭票就是馒头和米饭两数。
饭菜票只能员工购买,而且还有数量限制。因为食堂是对外也开放的,哪怕都是素菜,也偶尔有价格不一样的,还有其他品种也是,荤菜类型不一样,价格也不一样。但菜票就算是对员工的一种照顾,因为这不太分的那么细。用菜票购买一些贵的菜,是比直接用现金买要划算的。
而罗成这样做,虽然操作更麻烦了,会给食堂收票收钱的增加工作的繁琐。全部收钱的话肯定是省事的,但罗成需要的就是员工的认同感。当厂内的员工用饭菜票吃饭的时候,比不是厂里的人省钱,就会有认同感。
这个三层楼的食堂建好后,直接在大门口上面就弄了‘罗微诗美食城’的招牌字样。虽然现在主要是给职工用餐用,但罗成相信,就他这样发展,实际上也将成为一个小经济区。
现在厂里就有几千人了,一些远点地方的人,来这边工作可能也不是单身一个人来的。有带小孩,也有把家里老人带过来了的,
张厂长说,如果香港那么的玩具订单一直这样增加,热得快海外市场不出现问题的话。明年厂里上半年就能突破员工上万了,而上万的员工,加上带来的家属,将会形成一个小型的人口密集地。但附近的配套场所太少了,罗成想让这成为小经济区,有点不现实。
对于张厂长的话,罗成也就是笑笑,搞管理他是不行。但凭见识,罗成自认有后世的生活经历,要把这里来个翻天覆地也不是不可能。
现在很多行业,罗成也触及不到,但自身已经积累成这样了,其实完全可以变相发展。这些工人挣厂里的钱,其实他们现在才是比较富有的一批人了。比国营企业工资高,福利也不差。完全可以考虑让他们哪里挣钱哪里花。
没有谁规定不能挣自己员工钱的,首先就建一个农贸菜市场,方便一些有家属的人日常生活所需。就建设在职工楼朝西一点,往西边农贸菜市场,目的是以后还要建设的职工楼会围绕着着市场建设。
一开始免费开放,让附近有种菜的随便来卖。然后罗成再联系卖肉的过来,这边员工工资高,舍得吃肉的应该不会少,没人愿意的话就自己请人卖。等市场人气起来后,再收租金,舍不得租金的就别来卖,又不强迫你租。那些自己种点菜临时来卖的,总共来带十来斤来卖的,在市场外面规划一个临时地摊点,让你免费卖点,但只限制蔬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