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九 看向日本(2 / 2)
上面对罗成没办法,对罗成的女儿有办法呀。现在罗静微在罗成的企业帮忙了,一开始大家还不怎么看重这小丫头,现在这社会还是很多地方重男轻女,认为罗静微也就是受她父亲的遮荫,才能在企业里负责一些看上去还算不小的事情。
以为一些大事情罗静微根本做不了主,起码大家感觉罗成这样不好说话的人,说通他女儿也没什么用,什么事情应该还是要罗成来拍板。
但没有想到的是,罗静微她对社会有责任感呀,而且性格又是遗传了三妞,容易心软。当然了,罗静微也不敢跟她直接唱反调硬干,罗成既然说了不接收那批人,那肯定不能接收。但罗静微好说话,承包下来的厂不接收不代表不可以安排到其他地方去。
也有很多工作是不需要技术的,活也简单,最多同工不同酬。哪怕让他们去搞卫生,也给他们发以前厂里的工资。不像罗成为了省事,花钱直接让人家走人,她起码还能利用上。
而对于女儿的决定,罗成也不管,随便她折腾。其他人接手一些厂子可能会亏,但罗微诗旗下已经有很多购物中心和超市了,这售货渠道市场占有率就不小,起码在体量不很大之前,根本就不担心销售的问题。
在放下四九城小型经济区的建设后,一直到现在,在别人看来是罗成很有远见的发展。这才多久,政策是说先富带动后富,他是四九城的产业基点带动自己的全国布局。罗成的企业这几年发展史,也成了很多经济学校的教学例子。
但罗成其实只不过是凭借后世的先知先觉单纯不爽的让这个局面提前到来而已。对于挣钱或者亏钱,他现在是真不在乎,他主要是寻找乐趣。
罗静微毕业后,罗成让她尽早的进入公司,主要是张厂长现在是真的年纪大了。摊子太大本来就力不从心,这年龄一上来,更有点难了。所以让罗静微立刻进入公司,主要还是让张厂长还能稍微折腾一下的时候,尽最后的力带带罗静微。
张厂长要是退休了,这大大小小很多事物,罗成可不想应付,那样就完全被牵制的没自由了。
现在罗成又有感兴趣的地方了,他找到了新的刺激地方了。日本正在繁荣起来,只要稍微了解日本的,就都知道80年代,最受瞩目的国家就是日本呀。
作为重生者,罗成也只是大概知道一些日本这年代的事情,有些事情还是不太清楚。比如日本一个战败国是怎么发展起来的。但现在已经是83年了,就算没后世的资料,要看日子怎么发展起来的,也能查的到了。
日本是靠工业发展翻身的,先是军工业技术从军用转成民用,所以在技术方面一开始就有一定的领先。日本都战败了,不能拥有自己的军队,以前的一些军用技术转换成民用,自然没什么顾及了。
因为技术领先,日本的电子,电信和半导体都出口各国家。像香港很多小霸王里的游戏都是日本开发的,香港的电子产业很多都是在跟着日本后面。
而在1979出现了一次石油危机,中国普通人是没有太大的感受的,因为汽车在国内普通人就开不起。就跟股市一样,国内还没有股票市场,再大的股灾也影响不了国内的普通人生活呀,哪会有因为炒股亏本跳楼的事情发生。
在出现石油危机后,日本又抓住了机遇,这年月很多国家的车子自身体积很重,车身重就费油。然后日本就生产了重量轻又省油的汽车,一下子就把美国和一些国家的汽车市场给占领了。
就像香港,很多便宜的车都是日本生产的。罗成从香港进口到国内去的轿车大部分也都是日产货,真是便宜有好用。除了薄了点不经撞,但是真的是价格便宜又省油呀。
现在日本经济在飞跃似的的上涨,罗成思考了许久,觉得完全可以参与到这次日本‘繁荣’的狂欢中。
只要稍微了解日本的就会知道日本的经济泡沫是怎么形成的,当然罗成不算太清楚,就是知道在泡沫之前,日本的房价地价会是天价。按照日元与美元的对换比例,一个日本的房价是真是可以买下几个MG。
当然现在日本还是第二经济体,还没听说过第二大经济体能买几个第一经济体MG的。这也说明然后的那场经济泡沫到底有多大了,而现在日本的经济体就已经很夸张了,日本毕竟是一个弹丸之地,能成为第二经济体,可想而知现在经济体有多强大。
而罗成根据香港那边汇报过来的数据,日本现在人均工资如果换算成人民币,有一万多块,不是一年,是一个月。
在罗微诗企业,能拿到一万一个月的,除了在香港工作还要拿到很多订单业绩提成才有可能。就连张厂长,他的工资还是一开始定的三千一个月,不过这几年,罗成给的车房和很多东西,都不是用钱来计算的。不是公司的配车,而是直接送给他个人的。
但张厂长不会开车,送了二辆都被他子女拿去了。现在就算张厂长要一万一个月的工资,罗成肯定丝毫都不会考虑。但这又如何,日本是人均一万多呀,也就是说普通人稍微努力点就有上万人民币的收入了。
而就这,还并不是日本的高光时刻,罗成现在的打算很简单,日本现在房价和股价还没有起来,日元也还没有升值,完全可以调集资金,去日本囤房囤地了。股市也可以投入进去。
只要一二年的时间,广场协议出现后,日元直接升值,然后日本人的高光时刻来临了。日本人的钱更加值钱了,意味着以前挣一万多日本币一个月,到时候就是直接二三万了。
到时候所有的日本人都有钱,全世界的各种奢侈品到日本,对于日本人来说,都是便宜货。八成新的冰箱都当垃圾丢,打个的就花上万几十万日元,也就是上千上万的人民币。
单纯打个的,在这年代花成千上万块人民币,那是什么概念。到时候所有的东西在日本都随便卖,根本不担心卖的贵。同样的东西,你要是卖一万日元,人家看都不看,你卖十万五十万日子,人家抢着买。
罗成现在的想法很简单,把香港的资金全部抽出来,留备用开支就可以了。然后去日本疯狂一波,到时候几十万几百万日元买的房子,直接翻几十倍。而在适当的时候,提前撤离出来,全部换成美元。那样罗成觉得只要这一波操作的好,以后什么都不搞,在后世都没人能动摇他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