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文武之争浮上台面(2 / 2)
明哲保身人人都会,然而这种揽事的做法,却是很少有人有这个胆量去做。
涂希希大约明白了这份案卷背后的意义。她仔细地将案卷卷好,小心地放在了傅长熙的手边。
马车内一片静怡。外面的人声渐渐地嘈杂了起来。
许久之后,傅长熙忽然问:“看完了?有什么遗漏之处。”
涂希希思索了好一会。
“没有,抹得很干净。”
傅长熙哼笑。
“学着点。”
涂希希不客气地说:“不用了,没您这魄力。满朝文官千八百个心眼甩在身上,我可能会被戳成马蜂窝。”
西直门宫门口,傅长熙翻身下马车,嘱咐涂希希在马车里等他。
涂希希窝在角落里,听着傅长熙仔细吩咐车夫,要是把人看丢了,就等着挨收拾吧。
涂希希不满道——她是犯人吗?看这么紧。
大理寺的马车停在宫门口,也不知道哪里扎人眼了。傅长熙进去之后没多久,便开始时不时有人上来探一探。
起初充当车夫的大理寺吏还能回一两句,后来人多了,不乏还有些高管。这位兄台就开始战战兢兢地掀帘来询问她。
“殊途,大人们都想问询呢。怎么办?”
涂希希犹豫了下,觉得自己这样避而不见,反而会给傅长熙增添麻烦。
她想了想,起来一步跨出了马车。
外面围了一圈官员,见里面出来个细皮肉嫩的大理寺官员,纷纷往后退开了点。
涂希希先坐在车沿,随后往下一跳,站定了之后,抬手朝各位官员拱手道:“各位大人们,这是来找我们大人的么?”
围了里三层外三层的文官们相互面面相觑了一会,随即站在前头的一名身穿朝服的文官拢着手往她面前走了一步,侧头挨过来打量了一番,问:“这位小哥是……”
涂希希道:“少卿大人手底下的小官。”
那文官后面有人小声在他耳畔嘀咕了几句,那文官诧异地多看了她两眼。
“那小哥可知京兆府那案之详情?我等听闻江大人之惨状,属实夙夜难寐。”
涂希希道:“我们大人已经进宫陈述案情了。想必一会各位入朝之后,便能知晓案情真相。”
旁边另一文官又凑上来,低声问。
“那凶犯……”
“凶犯交给京兆府关押。京兆府大牢守卫森严,且嫌犯身份昭然,逃不了了。”
一圈人纷纷松了口气。
宫闱内传出了早朝入内的唱声,文官们开始整理衣冠往宫门内走。
涂希希站在原地,看着百官黑压压,却极为规整地迈着官步往里走去。
文官一侧浩浩荡荡,武官在另一侧,却是鸦雀无声,细看文官这头神态自若,而武官那一侧满脸惶然。
江行这一案虽说被傅长熙抹了大半真相。
但毫无疑问,文武之争已经浮上了台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