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老鼠(1 / 2)
第172章 老鼠
路上的欢愉自然不用多说,仅仅十余日,贾政六人就渡过长江,来到了淮州。
“见过政公,”林如海行礼道。
贾政扶起林如海,笑着回道:“政公政公叫的,太生疏了,喊我存周就行。”
存周是贾政的字。
“政公言重了,”林如海依旧客气道。
他是知道贾政是修士,又有金丹修为,可是,他对这些并不看重,他不能修行,又没有儿子,与贾政搞好关系又如何,不搞好又如何,不过是百年之后,化为一抔黄土罢了。
随后,林如海将贾政等人迎进内院。
“爹,这些是百年人参,这些是千年松根,”林黛玉将她准备好的礼物拿了出来,至于两块灵石,她打算给母亲贾敏。
林如海随意的撇了一眼,回道:“有心了。”
对他来说,这些都不算太稀奇的东西。
进了内院,薛宝钗,贾惜春等人就放下了面纱,朝林如海行礼道:“见过姑爷。”
薛家在金陵,离两淮很近,所以,林如海是见过薛宝钗跟莺儿的,但是一旁站着的身材娇小,面容稚嫩,年纪跟黛玉相仿,可行动处,又有妇人之风的女子,他不认识。
林黛玉看出林如海的疑惑,便出声介绍道:“这是四姑娘,贾惜春,会画一手好画。”
林如海点点头,贾府有四个姑娘,按照‘元迎探惜’来排名,这点他是知道。
“政公,如海备了酒席,还请政公小酌一杯,”林如海朝贾政行礼道。
“行,”贾政应下。
随后,两人就前往酒楼,去喝酒了。
江南江北,完全是两个不同的环境。
江北大雪封山,朔风刺骨,而江南虽有点冷,但是,对比江北零下几十度来说,却算的上是温暖如春了。
从酒楼往下看,可以看见远处的吁堤上人来人往,淮河中也是千帆竞发,一株株柳树,垂下绿色的柳枝,清风吹起,将酒旗吹的猎猎作响。
‘暖风熏的游人醉’,说的就是这种场景。
林如海端起酒杯,眯着眼,看着远处热闹的场景,问道:“政公,你说,人这一辈子,是为了什么呢?权,钱还是美人?”
贾政知道林如海问的并不是这三个,但他并没有回答,若不是碍于贾敏跟林黛玉的面子,他都懒得搭理这人。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林如海叹道:“我这一生,不求闻达于诸侯,只求问心无愧。”
丹心:是忠心,赤心的意思。
汗青:是古代在竹简上记事,采来青色的竹子。
合起来的意思,就是让史书记载,他忠心耿耿,为民请命的事。
“你若忠心为民,不惧生死,史书自然会有记载,”贾政回道。
林如海上任十年,虽想青史留名,又怕触犯盐商之利,一直在两者之间徘徊,所以,十年间,他的位置没有变动,亦没有什么好名声。
里外不是人,说的就是他。
林如海喝了一口闷酒,他也想学钟馗,面对世间丑恶,有一头撞死在金銮殿的勇气,可事到临头,他还是怕了。
贾政也没有多说,两人喝了一会酒,就回府了。
俩人刚回到内院,就见林黛玉一脸焦急的走来走去,见俩人回来,急忙向贾政跑去。
“慢点,慢点,别摔了,”贾政急忙迎了过去,将林黛玉搂在怀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