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汉末大劫案之玉玺(2 / 2)
“将军,草民一定能做到,请将军给属下令旗。”
陆逊拱手道。
“哈哈,初生牛犊不怕虎,很好!”
曹信拿起一面三角旗交到陆逊的手中。
“请将军再借属下一名壮士。”
“行!”
曹信哈哈一笑,叫伍六仁跟着陆逊过去。
“多谢将军!”
陆逊拜了拜,又冲着伍六仁道谢,随后领着伍六仁走进水寨,开始训练水军。
曹信带着贾诩、刘晔、步骘、冯熙、典韦等人在台上观看。
“文和子扬,你们觉得这陆伯言能不能在一个时辰内完成任务?”
曹信喝着茶笑道。
“能!”
贾诩和刘晔回到。
曹信扯了下嘴角,他希望听到的是‘不能’,随后陆逊完成他的交代,让两人打脸,可这两人一点也不配合。
“这陆伯言才十六岁,毛都没长齐,你们认为他能指挥动一群土匪?”
在巢湖水军里有一半人原来是土匪,因擅长划水,坐船不晕,才被招募进水军,在水寨训练不到两个月,土匪习性难改,管理起来也不容易。
“将军,在淮南没人不认识琅琊军武卫营的铠甲,有伍头领伴随左右,谁敢抗命不遵就是在找死。”
步骘笑道。
众人哄笑,点头称是。
咚咚咚咚~
牛皮鼓敲得震天响,训练开始了。
陆逊站在中间的楼船上,向着周围的斗舰、艨艟、冒突、大舡、走舸发号施令,一开始杂乱无序,练习两遍,船队渐渐变得整齐有序,进退如一。
“不错不错,不愧是大家族出身,一出手就不同凡响。”
曹信拍着手说道。
“将军,这船队看起来不错,但跟江东水军相比,差得太远,还需要多训练几年,才能在江上横行。”
刘晔说道。
“本将准备建大船,练精兵,不需要几年,一两年时间就能纵横大江,找孙策讨要那十万石粮草,数十条琅琊军卒性命。”
曹信冷哼道。
刘晔摇摇头,并不看好曹大将军的计划,孙策在江东有水寨无数,曹军仅靠这一处水寨是不够的。
“子山,陆伯言还太年轻,不熟悉军中事务,本将任命为你为辅军都尉,负责水军后勤运作如何?”
“是,将军!”
步骘上前拜了拜。
“报!!!”
这时一个叫人头皮发麻的声音响了起来。
“将军,探马来报,朝廷使者队伍遭遇截杀,传国玉玺下落不明。”
“什么?!”
刘晔等人惊讶地叫出声来。
“怎么回事,仔细说!”
曹信皱眉道。
“将军,三日前朝廷使者带着玉玺从会稽返回,今日渡江到达安庆码头时,不知从哪跑来一群劫匪,连杀数人,抢走了玉玺。”
探马说道。
“在安庆丢的?糟了!”
刘晔跺了下脚,带着人匆匆离去。
安庆属于庐江,他是庐江太守,传国玉玺要是找不到,他也有责任。
曹信摇摇头,派人传信给裴元绍和廖化,叫他们带人寻找玉玺的下落。
“天下要乱了。”
贾诩捋着胡须叹道。
“本就是乱世,再乱一点又何妨。”
曹信笑道。
“若是将军没有用玉玺换美人,天下也许不会乱。”
“哈哈,用冰凉的石头换温热的美人,我为何不换?况且这天下本就很乱,再乱一些,也许会早些迎来太平。”
曹信伸手笑道。
贾诩沉默不语。
“报!将军,裴统领传讯,黑鹰发现劫匪踪迹,正在追击。”
探马营的哨兵跑来汇报。
“好,盯紧点,本将稍后就来,我倒要看看谁吃了熊心豹子胆,敢在本将军地盘上动手。”
曹信轻哼一声,带着典韦离开水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