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曹信徐庶瞒天过海(2 / 2)
就在袁绍知道曹操在施展声东击西之计没多久,曹操收到消息:他的计谋被袁绍识破,袁绍知道他在玩什么把戏。
曹丞相勃然大怒,这个计策只有少数几个心腹知道,为何袁绍会得到消息,肯定是有人通风报信。
这说明他这里有奸细。
曹操瞪着眼睛,从众谋士身上扫了一遍,他想要用眼睛看出谁是奸细,可惜看了一遍,好像都有嫌疑,也都没有嫌疑。
譬如荀攸,他的三叔荀谌是袁绍的谋主之一,郭嘉三年前曾在袁绍手下混过一段时间,还有程昱、董昭、刘备几个,也都有嫌疑。
“呃,丞相,你不会怀疑我吧?”
郭嘉指了指鼻子,
“不可能,我平生不求富贵,只爱喝酒,给袁绍通风报信干什么?我不是那种人。”
曹丞相皱眉,以他对郭嘉的了解,这家伙一喝酒就醉,还喜欢乱说话,哼,曹操眯着眼睛盯着他,
“奉孝,近几日你有没有跟人喝酒喝醉过?”
“近几日?没有,我只跟曹子玉喝过一次,那一次主要吃烤鱼,喝的少,没有喝醉。”
“你确定只喝了那一次?”
“确定以及肯定。”
郭嘉举着扇子对天发誓。
曹丞相有些为难,不是郭奉孝,难道是剩下几个人?可剩下几个都是有节操之人,他也不好多问。
“丞相,下官以为该严查此事。”
荀攸起身拱手说道。
“我也觉得该严查,如此机密之事竟然被袁绍知道,就像曹子玉所言,丞相府就像个筛子,一点秘密也藏不住,不严查不行。”
郭嘉说道。
“丞相,属下附议。”
程昱董昭等人起身说道。
连刘备也尴尬地站起来,上次开会他也在场,曹孟德当面论起此事,一点也没把他当外人,早知道他就该把耳朵堵起来。
像现在这样,他一不小心成了最大的嫌疑犯,还没办法解释,太尴尬了。
“丞相!备绝不会两面三刀,给袁绍通风报信。”
刘备言辞恳切地说道。
“哈哈,玄德,你是诚仁君子,本相怎么会不相信你呢。”
曹丞相哈哈大笑,扫视一圈,这些人全都是心腹,怎么严查,查来查去,搞得人心离散,损失会更大。
他摆摆手笑道,“无妨无妨,诸位请坐,这个计策不止我们知道,曹子玉徐晃夏侯渊那边也有很多人知道,消息必定是从他们那边传出去的。”
“丞相英明!”
众人拱手坐下。
“诸位,声东击西之计被袁绍看破,接下来该如何处理?”
曹操有些头疼地问道。
“丞相,袁绍有了防备,我军再无法偷袭袁军,此外我军粮草最多只能坚持半月,属下以为该退军了。”
荀攸说道。
曹操皱眉,心里不怎么愿意,他带着几万人过来打仗,耗费粮草无数,一个功劳也没赚到就退军,他很不甘心。
“丞相,袁绍知道我军计谋,却不知道我们已经知道他们看破我们的计谋,袁绍必定会将计就计,丞相也不如也将计就计,只要袁绍带兵出城,我们就在野外消灭援军。”
郭嘉说道。
“丞相不可,六将军带走五千人后,我军只剩下两万多兵马,两万人如何敌得过七万袁军?太冒险了,属下以为退军为上。”
荀攸反驳道。
“公达,我的话还没说完,既然计谋已经暴露,曹子玉再带着兵马去邺城亦无用,不如让他选择一个合适的时机,悄悄折返,从后方偷袭袁军,袁军必然大败。”
郭嘉说道。
曹丞相眼睛一亮,这个主意好像很不错。
“丞相,万万不可听信郭奉孝的瞎话,六将军手下有五千人马,又被袁绍察觉到踪迹,想要悄悄行动几乎不可能。
更别说从邺城到延津来回千里之遥,需要三四日才能抵达,一路奔波,这五千人马还能上战场?
郭奉孝此人不懂军略,只会乱想乱说,跟他做同僚,我感到羞耻。”
荀攸用袖子遮着脸说道。
“混账!荀公达,你说五千人马不能悄悄行动,不能连日赶路,对普通军队是这样的,但曹子玉和琅琊军不同。
琅琊军经过特殊训练,完全可以分散开来,悄悄行动,悄悄集结,打袁军一个措手不及,这一招在南阳、在淮南都施展过,且全部成功。
你不了解琅琊军,却怪我乱说,还说羞与我为伍,我才羞与你为伍。”
郭嘉也用袖子遮着脸。
呃~
曹操和众人愣愣地看着两人,对这对活宝的表演表示无奈。
“公达奉孝,你们说的都有道理,也都是老成谋国之言,不用感到羞耻,能得到你们的辅佐,是本相的幸事。”
曹操走到两人中间,拉着两人劝解道。
荀攸拱手说道,“丞相,即使郭奉孝所言不差,六将军能带着琅琊军悄悄返回,属下依然坚持退兵,从古至今,上兵伐谋,其次伐交,真正高明的统帅主要靠堂堂之阵来打败对手,鲜少靠侥幸来赢得大战。
此次对战袁绍,我军兵马处于劣势,粮草不足,士气一般,谋算也被敌人知晓,没有一处优势。
丞相想依靠侥幸来打败袁绍,好,打败袁绍之后,我军能获得冀州数座城池,但绝攻不下邺城。
反之,我军失败了会如何?
我军失败之后,军队溃散,再也无力抵挡袁军,袁绍军队就会渡过河水,从白马、阳翟、官渡、陈留,长驱直入,攻破许都,袁绍兵马众多,一鼓作气占领豫州兖州,届时丞相如何自处?”
曹丞相听了,眉头紧紧皱了起来,背心出了一身冷汗。
自从曹信大败袁绍后,他也总想着打一场胜仗,扬眉吐气,让世人都看到他的本事。
可这种急功近利的心思对一军统帅来说,非常致命。
这种心思往往会导致一个统帅只看到有利的一面,忽视了有害的一面,从而做出错误的决定。
他就是这样,他只想着打赢之后,一统河北幽州青州,在天下诸侯和曹信面前耀武扬威,却忘了失败的后果。
幸好荀攸提出来,惊醒了他,否则后果难料。
曹丞相朝着荀攸认真地拜了拜,
“公达一语惊醒梦中人,本相决定,立即退军,对河北袁绍,不必急于一时,可徐徐图之。”
“丞相英明!”
众人起身拱手赞拜。
郭嘉也拜了拜,“丞相,六将军已经带人北行近两日,再有一日就会抵达邺城,此时追击怕是来不及了。”
“来不及也要追,传令曹仁从犬城出发,前去接应,让他们安全返回河南岸。”
“是,丞相!”
曹休领命,派人速速传信探马,要探马营的哨兵用黑鹰送信给曹信,丞相命他带领五千兵马折返。
只是过了片刻,曹休便得到了回信,他拿着密信,匆匆走进军帐。
“丞相,六叔回信了。”
“什么?!”
曹丞相皱起眉头,“你出去不到半个时辰,就算用黑鹰传信,怕也飞不到曹信那里,你这信是从哪里来的?”
荀攸郭嘉也一脸惊奇地看这封信。
“丞相,是探马营的哨兵什长送来的,哨兵什长说若是丞相下令命六将军返回,可将此信呈交丞相。”
曹休双手托着一封信交给曹操。
曹操一头雾水,“什么意思?曹子玉怎会知道本相会下令要他返回?”
“这事奇了,曹子玉什么时候能掐会算了?”
郭嘉惊叹道。
荀攸皱眉,“丞相,先看看六将军留下什么话。”
“对对!”
曹丞相拆开信封,信纸上有一句话,“等两日再说!”
“等两日?”
曹丞相皱起眉头,“曹子玉要干什么?为什么要等两日?”
荀攸和郭嘉也不太明白。
“丞相,下面好像还有一句话。”
郭嘉指着信纸,有一句话被折叠起来,中间留了一大片空白。
曹操脸色略黑,不明白曹信为何要这样写信,下面一句话是——
“事关邺城,不能多言。”
“混账!什么意思?”
曹丞相把信翻来覆去看看,只有这两句话。
荀攸和郭嘉看到这两句话,陷入了沉思。
“哦~~”
忽然郭奉孝拍了下额头,眼睛大亮,正要开口,就见荀攸竖着食指,嘘了一声。
“既然六将军说不能多言,我们知道就行,不要说出来。”
“也对!”
郭嘉点点头,闭上了眼睛。
荀攸也闭眼坐回原位。
曹丞相“....”
“丞相,再过一日便知结果,不需要多想。”
荀攸劝解道。
曹丞相黑下脸来,这些混账胆子越来越大了,竟然在他面前打哑谜。
他深深喘了几口气,收起信纸,准备等到晚上睡觉的时候好好想一想,他自信不比两人笨。
“信上之事不能多说,为何曹子玉会知道本相要他退兵?本相不信他和他手下之人能测算出来。”
曹操问道。
荀攸和郭嘉都没有立即开口。
过了半晌,郭嘉才说道,
“向袁绍通风报信之人,怕是六将军自己。”
“什么?!”
曹丞相愣了下,“是曹子玉告诉袁绍我们的谋划?混账!他为何要这么做?”
“兵法有云,实则虚之,虚则实之,虚虚实实,真假难辨,唉~想不到我那位师弟连我们也给算计了,哈哈,我颍川真是人才辈出,好啊,好得很。”
郭嘉大笑道。
“....”
曹丞相疑惑更甚,“你说的是徐庶徐元直?这是他的计谋,他们想干什么?”
“暂且猜不出来,过两日应该会有结果。”
郭嘉说道。
曹丞相握了握拳头,黑着脸说,
“好,就再等两日,过两日他必须给本相一个交代,否则就凭泄露军机这一条,本相也能罢掉他的官职。”
“丞相英明!”
郭嘉轻轻笑了起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