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章 相互矛盾(2 / 2)
从林泽皮夹克上提取的血液样本经过技侦的检验检测,最后确认是被害人刘闯的血液。
刘闯死了,现在他有重大的杀人嫌疑。
张文整理了林泽的口供,分别派出侦查员根据这份口供寻找相关证人进行取证。
原本要被送去看守所的于成也被重新提审。
可于成的口供却与林泽完全不同。
他不承认与林泽喝过酒,一口咬定林泽整晚都没回过出租屋。
侦查员去出租屋搜查,房间里有很大的烟味,厨房冷阳台和卧室的窗户都大开着也散不去。
房间里比较整洁,连个啤酒瓶都没有。
侦查员提取到六枚指纹,其中两枚分别是于成和林泽的,剩下四枚技侦很快拿去与库里采集的其他指纹比对,没有符合的。
第二天一早,刘闯的死亡鉴定和轻卡车上的指纹和血液检测也出来了。
刘闯颅骨骨折、肋骨和腿骨骨折、身上还有多出擦身,血液里检测出大量酒精。结合现场勘察到的车辙印,当时轻卡车在水库边的砂石路上行驶,因为天黑加上路上有许多坑包,司机为了躲坑,方向盘打急了,冲向在路上指挥的刘闯,刘闯被撞身亡,轻卡车侧翻进水库旁的泥潭里。
技侦在清卡车附近发现一排鞋印,采集了现场泥浆,和林泽脚上的鞋对比竟然完全吻合。
轻卡车方向盘上还提取到林泽的两枚指纹。
一切证据都指明,撞死刘闯的是林泽。
迟风拿到这份报告时陷入很长时间的沉默。
技侦的老刘拿着几张现场的脚印照片困惑不解道:“可是有件事我还想不通。”
迟风连忙请他继续说下去。
“这一串脚印,应该是男性没错,身高在170左右,可是身材偏胖,年龄应该在30-45之间。林泽身高174,这点算符合,但是年龄和身材这差距还是蛮大的。”
老刘在技术这一块别说在珊延,就是放在松江省来说,都是数一数二的。前年有个入室抢劫的案子,嫌疑人带着手套,现场没有留下指纹,老刘就是通过窗户边留下了一只半鞋印推断出嫌疑人二十出头,偏瘦,中等身高。刑警按照这个方向找到卖胶鞋的大李,大李的身高年龄跟老刘的推断一样。
事后迟风曾向老刘请教过这个问题,你是如何通过一个脚印推断出这人高矮胖瘦的。老刘也不藏私,简单扼要地向他解释:“以头长为单位,身高与头长的比例是7:1,医学,体育、艺术等学科都证实了这点,只要是正常人都逃不过这个规律。
至于年龄这点,一般来说,年纪越小,足迹前掌重压越小,且靠前靠内侧,随着年龄增大,压力面开始向后、向外转移,面积也开始增大。过了五十岁,压力面还会由外后向内前转移,我们用乘五法就可以判断基本年龄。”
虽然从林泽身上扒下来血衣和沾着现场泥巴的皮鞋,似乎可以认定林泽是杀死刘闯的凶手,但是做了技侦十几年的老刘早已养成不错过任何蛛丝马迹的习惯和职业敏感,他没有草率的下结论,仍然对鞋印进行科学、乐观的分析,发现这一明显矛盾。
迟风带着这个疑惑再一次提审林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