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七章 放下芥蒂(2 / 2)
抬参是有讲究的,过去采参的年代,老把头都得亲自动手,做满拜山仪式后才可以动手挖。
人们把人参当成地精,不是植物,怀着敬畏之心。现在原子参和林下参多起来,野生人参也被保护了,采参人退出舞台,后辈们也没有那么多的讲究。
王伟在大虎的帮助下,用木仟挖出一根五片叶的参,心情有些激动。
林泽看着这颗人参,瘦弱得很,观其五行——芦、艼、体、须、纹,可以看出,芦头只有五个,代表参龄五年;皮色嫩白,参龄比较短,五年参确实是林下参中参龄最短的,腿都没长出来,又细又小;不过整体形态还算顺直。
这根瘦弱的小参,比当年他跟着师父与老把头见到的那颗差得远了。
想起师父,林泽不仅神情暗淡。多年没去师父坟前祭扫了,回到珊延,得去给师父烧烧纸,扫扫墓。
王伟哪里知道林泽的想法,他兴奋地举着手里的林下参对林泽说:“林泽,你是行家,你给看看?”
“年头太短,还看不出来什么。”林泽实话实说。
王伟有些扫兴,笑了笑,也没说什么,大家又继续爬山看别的参地。
他们来的这个季节恰好是九月份,秋高气爽。人参长出了红榔头,远远望去,黄绿色中的一簇簇红果,特别显眼。
人参喜阴,阴面山坡也是松柏类植物喜欢的生长环境。九月,是松塔收获的季节。
三年一小收,五年一大收。今年正好是松塔的大收之年,松树下到处是开口的大松塔,一些花栗鼠、松鼠都顾不得有无人,甩开腮帮子吃得开心。
另有一些棕黄色的榛蘑,在榛子树下静静地等着被人采撷。
“王总,你们包了这片地,可不止能收到参,这块山上的榛子,蘑菇,木耳,松子啥的,可都是钱。你本来就是开山货店的,你肯定比我了解。”
大虎为了抬高身价,尽可着好的说。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白山是宝地,金人龙脉。若不是冲着这点,说实话就那点林下参,我还真没兴趣。不过你也知道,山里东西虽然不错,可是运输、售卖渠道都是问题。说白了,东西再好他也不能当钱花,还是真的换成钱才能用。”
王伟也是老油条,三言两语就把高家屯的困境道出来,让他无言辩驳。
三天时间过去,高家屯有意往外租的参地王伟三人也都看过了。
等他们三个人单独在一处的时候,王伟问林泽:“你觉得如何?”
“高家屯的林下参质量都没得说,参地我看东北那片的比较好。不过具体,还得姐夫你拿主意。”
“那明天先跟高书记聊聊价格和承包年限,后面再说。”
“那大杨树屯……”
“大杨树屯的地,我也有意去看。不过这几天考察下来,我发现这里有个很大的优势,路修得好,村里人也都勤快。要是包下这里的参地,可以把山货厂开在这里,用本地人加工包装,然后再拉到城里去,运输上也方便。”
“看来你已经做好决断了。”
王伟神秘一笑:“那也不一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