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系统(1 / 2)
在这个异彩纷呈的世界里,一切皆有可能。倘若某一天,命运的巨轮诡谲地转向,将他推至那神秘而引人遐思的境地——成为众人仰望的“天选之子”,他该如何应对这场突如其来的变故?
设想虽离奇,但不妨以开放的心态展开一番想象。
陈刘,这个平凡无奇的名字,如今竟与一部都市爽文的开篇剧情紧密相连,泼天的富贵如潮水般席卷而来,尽管这一切看似荒诞不经,我们仍需以审慎的目光审视其背后的逻辑,切勿轻易将自己的生活与之混淆。
此刻,陈刘正置身于一场超现实的人生剧本之中,体验着从抗拒到接纳的心路历程。起初,陈刘对这份突如其来的宿命抱有抵触情绪,毕竟,任谁面对如此颠覆性的转变,内心难免掀起波澜。
然而,世事往往出乎意料,随着故事深入,陈刘渐渐品尝到了这前所未有的“真香”滋味,昔日的疑虑与抵触转瞬化为自我调侃的“打脸”瞬间。一夜之间,梦境与现实的边界在陈刘心中变得模糊。那个深夜,仿佛被无数幽灵女子紧缚在床上的惊悸体验,使他在次日清晨醒来时,感受到一种既熟悉又陌生的酸痛感。不同于往常因深夜饕餮引发的肌肉酸胀,这次的不适来得迅猛且去得匆匆,仅在起床的瞬间短暂停留,留下一串令人费解的谜团。陈刘竭力追溯昨晚的梦境,试图拼凑起那一片混沌的记忆碎片。
然而,唯一清晰的话语回荡在他的脑海中:“系统,你在教我做事吗?”紧接着,是一段略显稚拙的抗争:“做什任务!我才不做,又不给我钱!老子不打工,不想打工,这一辈子都不会给人打工!”说完,他似乎潇洒转身离去,留给现实中的自己一份困惑与恍惚。
系统的回应犹如一道穿越时空的回声:“是不给人打工,但没说不给系统打工啊?”这句话如同一把无形的钥匙,悄然开启了陈刘与未知力量对话的大门。此刻,尽管他的意识尚处朦胧状态,但身体却遵循着日常习惯,忠实履行着为爷爷准备早餐的职责。七点钟的闹钟响起,他欲再度沉浸梦乡,却被生理需求催促着走向卫生间,开始新的一天。这就是陈刘,一个被命运选中的普通人,在面临生活的巨大转折时,经历着从迷茫、挣扎到逐渐适应的心灵之旅。他的故事提醒我们,无论未来将面临何种奇幻际遇,保持真实自我,坚守内心底线,方能在光怪陆离的现实中找到属于自己的方向。
三年如一日,陈刘被职场塑造出的严谨作息如同精准的时钟,从未有过丝毫偏差。清晨的微光悄然唤醒他,无需闹钟的催促,他早已习惯了这份早睡早起的生活节奏。这份习惯,如同烙印般深深镌刻在心,即便离开了紧张忙碌的工作环境,也无法轻易改变。失去了慵懒的周末晨曦,陈刘对此略感无奈,却也深知,那属于职场的生物钟已与他的日常紧密相连,难以割舍。
站在洗漱台前,他无意间眺望窗外,目光所及之处,一个熟悉的身影逐渐清晰。那是每日为家中送来新鲜食材的大姨,此刻正步履轻快地向自家走来。手中晃动的五花肉在阳光下泛着诱人的光泽,仿佛在欢快地宣告着今日的丰盛。大姨口中哼唱的小曲儿随风飘入耳畔,为这宁静的乡村早晨平添了几分生机。
陈刘不禁愣住,疑惑自己视力竟有如此显着的提升。以往略带朦胧的视线如今变得格外清晰,仿佛近视的眼眸瞬间被赋予了鹰眼般的锐利。他猜测,或许是回归乡野的轻松心境与舒缓压力使得身体机能悄然发生了变化,尽管如此,他并未深究,只是欣然接受这份意外的馈赠。
大姨笑容满面地步入庭院,手中的五花肉在她手中摇曳生辉,犹如艺术品般引人注目。她告知陈刘,这是爷爷特意托付八金公家挑选的一块肥瘦相间的黑土猪五花,昨日便已提前询问,只为迎接陈刘的归来。这份细腻的关爱令陈刘心中涌起深深的感动,亲情的暖流在胸中荡漾。
“刘仔,这可是今早刚宰杀的上等黑土猪五花,足足三斤多,保证分量十足,品质上乘。”大姨一边说着,一边询问陈刘是否需要将肉放入冰箱保存。陈刘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冷藏,同时询问价格,准备转账付款。然而大姨却告诉他,爷爷早已预先支付了款项,甚至连那些额外选购的干货也一并结算。大姨坚持交易公平,强调所售之物皆足斤足两,绝不短斤少两。对于那些干货,她建议陈刘随意给出十块八块作为心意即可。尽管如此,陈刘仍坚持按照市价转账,并额外附上了三千元作为对大姨多年照顾爷爷的感谢。大姨虽感惊讶,但深知这份酬谢实至名归,于是坦然接受,深知邻里之间的情谊并非能以金钱衡量,但这份心意无疑是对她多年来默默付出的最好肯定。
“刘仔,不必这般客气。邻里之间互相帮衬是应该的,何况咱们两家的交情可不是一天两天了。”大姨笑着回应,同时提醒陈刘烹饪时多加些生姜,以中和猪肉的腥气。她的话语中饱含着对过往岁月的追忆,提及家族长辈们曾共同经历的风雨,那时陈家初迁至此,举步维艰,幸得大姨爷爷的接济才得以立足。尽管这些往事对陈刘而言恍如隔世,但那份延续至今的情谊却是真真切切,历久弥新。
“改天我亲自下厨,把大姨父、阿哥阿嫂都叫上,咱们好好聚一聚,这钱你就别再提了。”大姨的话语中透着淳朴的亲昵与诚挚的期待,陈刘欣然应允,他知道,这是对这份深厚邻里情谊的最好回馈,也是对过去岁月无声的致敬。
时光流转,岁月无声。在这平淡而又波澜不惊的日子里,大姨父亲与陈家旁系联姻之事,如一道微光,悄然照亮了两家之间本已亲密无间的联系。从此,他们以平辈之谊相待,共享生活的甘甜与苦涩。尽管如此,陈刘对大姨的称呼始终未变,那声亲切的“大姨”承载着岁月沉淀的亲情与敬意。
每当大姨临行之际,陈刘总会诚挚地挽留:“好的,大姨您慢走!有空常来啊!”这份淳朴的情感,恰似一句乡间俚语所言:远亲不如近邻。然而,陈刘家作为陈氏家族的直系血脉,近年来却遭遇了命运的捉弄。相较于旁系分支的日益兴盛,自家门户却因种种原因未能增添新的生命,这无疑令陈刘的爷爷心生忧虑。
儿子儿媳骤然离去的悲痛如同重锤,击碎了老人平静的生活,留下的是难以愈合的心灵创伤。如今,这位满头白发、风烛残年的老者,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孙子陈刘在厨房里忙碌的身影,内心涌动着无尽的惆怅。陈刘,这个原本有着光明前程的年轻人,曾有机会回到熟悉的高中校园,成为一名教书育人的教师,但他选择了职场之路,如今却又无奈归家,面临失业的困境。
这样的境遇,怎能不让陈爷爷担忧?他深知,村子里的流言蜚语、亲友的关心追问、乃至接踵而至的相亲催婚,都将不可避免地降临在这个尚未成家立业的孙子身上。毕竟,陈家直系一脉的香火传承重任,已然落在陈刘肩上。年华渐逝,陈刘的辈分日渐升高,陈爷爷心中那份紧迫感愈发强烈,犹如无形的巨石压在他的心头。此刻,夜幕低垂,陈爷爷独自卧于床榻之上,思绪飘向远方。
刚才与孙子的对话在他耳边回荡,勾起了他对往事的深深追忆。他的思绪不禁飞向那个久违的身影——自己的胞弟。倘若阿弟仍在家中,定会承担起开枝散叶的责任,为这个家庭注入新的生机。然而,现实却是残酷的,胞弟在战火纷飞中失踪,至今生死未卜,只留下一片无尽的悬念。陈爷爷坚信,阿弟那机敏过人、智谋出众的个性,定能在任何逆境中顽强生存。他甚至固执地认为,也许胞弟正隐匿于某个角落,安然无恙地生活着。
这种血脉相连的感应,如同一根无形的线,将兄弟二人紧紧维系在一起。五十年的光阴如白驹过隙,陈爷爷始终怀揣着一个信念:奇迹终会出现。他默默祈祷,低声呢喃,期盼着胞弟有一天能跨越时空的阻隔,重新回到这个翘首以盼的家庭。岁月或许无情,但这份深藏心底的思念与期待,却如烈火般炽热,永不熄灭。
晨曦微照,陈刘已完成了清晨的洗礼,精神焕发地步入厨房,开始为今日餐食忙碌起来。首要任务便是淘米煮饭,而那块沉甸甸的黑土猪肉则静候于案板之上,等待一场脱胎换骨的烹饪之旅。黑猪肉特有的“猪骚气”虽浓郁刺鼻,但在陈刘眼中,却是通往美食彼岸必经的挑战。
他深吸一口气,毅然决然地将大块猪肉投入沸水中,辅以生姜与料酒,瞬间,氤氲的蒸汽携带着去腥的力量弥漫开来,原本张扬的异味渐渐消退,取而代之的是愈发醇厚的肉香。原计划以砂锅烹制红烧肉,赋予其独特的风味与口感,然而家中砂锅竟不知所踪,陈刘遍寻不得,只得暂时妥协,选用电饭锅替代。尽管深知此举或会使佳肴韵味略逊一筹,但电饭锅烹饪的便捷性亦不容忽视,尤其对于此刻亟需省时省力的陈刘而言,不失为一种务实之选。
心中暗自安慰:虽无砂锅之韵,美味犹存,且安享其间便利即可。调料的搜寻之路并不顺畅,陈刘眉头紧锁,努力追溯记忆中的储物位置,然而一年光阴荏苒,家中格局早已模糊不清。无奈之下,他向爷爷求助,然而老爷子并非此道中人,自然无法提供线索。陈刘内心稍感失落,却也理解——长久离家,遗忘与缺失实属寻常。他并未深究是否有库存耗尽之虞,只因心底坚信,家中物资理应丰盈如昔,且爷爷素日饮食简单,断不会触及此类香料。
一番翻箱倒柜后,冰箱深处总算觅得几颗珍贵的八角,陈刘如获至宝。随后,他匆匆踏入庭院,亲手从郁郁葱葱的菜地中拔出几根青翠欲滴的小葱,又回到灶台边,将大蒜拍裂,生姜块砸得铿锵作响。各类调料一一备齐,陈刘不禁面露得意之色,自诩为“做饭小能手”,此刻的自信源于血脉传承——他的父亲曾是村中赫赫有名的厨师,一手绝妙厨艺名扬四海。
接下来的一幕幕操作,娴熟而流畅,令人观之心疼。这不仅仅是因为红烧肉乃父之最爱,更因为在陈刘的记忆深处,它承载着一家人的温馨时光。距今不远的过去,父母尚在人世,他们在视频通话中笑语晏晏,共品母亲精心烹制的红烧肉,餐桌上的欢声笑语仿佛仍在耳畔。那时的母亲仍不忘叮咛远方的儿子保重身体,按时就餐,那份细腻入微的关怀恍若昨日。
同一片星空下,陈刘独自在城市的夜市中品尝酸菜鱼,试图通过屏幕与家人共享那份幸福滋味,却不曾想,那一帧帧画面竟成永别。
如今,陈刘小心翼翼地珍藏着那段最后的晚餐影像,将其上传至云端,生怕遗失丝毫。每当思念泛滥,他便默默打开云盘,重温那个看似平常却又无比珍贵的夜晚。那些定格的画面,连同父母的笑容、话语、爱意,一同镌刻在他心底,成为永恒的慰藉。在每一个寂静的夜晚,它们犹如繁星闪烁,照亮他前行的道路,提醒他无论何时何地,都要坚强面对生活,勇敢追寻属于自己的幸福。
陈刘沉浸于烹饪的世界中,恍若耳畔响起母亲温婉的絮语,那熟悉且亲切的教导如影随形,仿若她仍在身边默默关注着他的一举一动。他遵循着母亲传授的秘籍,从容不迫地开启这场味蕾盛宴的序幕。
首先,他将洁净的铁锅置于灶台之上,注入冷油,而后小心翼翼地撒入桂皮、香叶与八角,任由它们在微弱的小火中翩翩起舞,释放出醉人的馥郁香气。这一刻,时间仿佛慢了下来,只有锅铲与食材的低语,以及炉火舔舐锅底的细微声响,交织成一首温馨的厨房交响曲。紧随其后,陈刘从案板上捧起先前精心焯水的黑土五花肉,一片片缓缓滑入锅中。这些经历了特殊洗礼的肉块,似乎也在期待着这场华丽的转变,它们在油光闪烁的锅底欢快跳跃,每一面都被均匀地煸炒至微黄,油脂四溢,香气扑鼻。
陈刘不禁忆起母亲曾言:“普通猪肉或许无需此番繁复,但这黑土猪的独特滋味,唯有如此方能驯服。”思绪未落,陈刘忽觉手中少了至关重要的一味调料——冰糖。他停下手中的动作,环顾四周,一时竟无法记起其藏身之处。此时,心头涌上一阵怅然,若是母亲尚在,只需轻轻呼唤一声,一切便尽在掌握。然而现实无情,他只能独立面对,自我调适。
终于,在橱柜底层的一个角落,他发现了遗失的冰糖,如同找回了失落的记忆碎片,心中泛起一丝宽慰。再次回到灶前,陈刘迅速恢复了状态,将冰糖投入锅中,以小火慢慢熬化,直至糖液变为诱人的琥珀色。紧接着,他精准地添加草菇老抽与生抽,再撒上少许盐,每一次翻炒都恰到好处,确保每一块五花肉被色泽浓郁的酱汁温柔包裹,均匀地上色。
曾经年幼的他曾向母亲求教酱油的区别,如今这知识已融入他的烹饪技艺之中,老抽赋予菜肴深厚的色泽,生抽则为其增添鲜活的鲜美。正当红烧肉的香气愈发浓烈之时,陈刘瞥见水桶已然空空如也,生活的琐碎在此刻突显。他熄灭火源,匆匆前往屋外的压水机处,亲手压出一桶清冽的井水,那份来自大地深处的甘甜承载着童年的回忆与亲情的温度。昔日只需唤一声“爸妈没水了”,便有父母身影疾速闪现,如今却只剩孑然一身,徒留思念在风中回荡。
尽管家中已有现代化的供水设施,但出于节省与对老井的眷恋,陈刘更愿意使用这口井水来烹制佳肴,那是属于家乡的独特味道。重新返回厨房,他将井水注入烧水壶,置于炉火之上,待水沸腾后倾入砂锅。原来,在找寻冰糖的过程中,砂锅悄然现世,仿佛冥冥之中母亲的指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