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不知利害(1 / 2)
他说道:
“是真的吗?
要是…
一吨能赚到50块,那一百吨,岂不是…
如果搞下这5个批号,那我们就发财了!”
但他越说越兴奋,感觉像是中彩票一样。
林辰本不在意他们的聊天。
但听到发财时,他心中一愕,忍不住留意了起来。
发财?
发什么财?
这里头该不会又整出,什么幺蛾子来吧?
林辰内心疑惑,竖起了耳朵,仔细的听着他们的对话。
老谢也高兴道:
“是真的!
这批号刚好是一家相熟的工厂,听说资金周转不来,才把批号退还给了我们单位。
这消息啊,中午才刚发布,我一听,就赶紧回来告诉你了。
现在单位里,人人都在盯着它,托关系,想找门道拿下来,再转手。
要搞的话,一定趁快,否则苏州过后,就晚啦。”
老谢接过林星递过的烟,点亮后,才慢悠悠的说道。
但他说到,第一时间就想到了兄弟时,就格外神气。
林星当然知道他的好,自然更加殷勤的沏了一盏茶,给他倒上。
一边听,一边点头,似乎兴趣满满的样子。
最后,更是饶有兴趣的问道:
“价格呢?”
“一样,没变。
单位收了违约金,就当作利润了。
加上我们只做周转搭桥,又不做库存,所以老大一听客户退订,就着急了。”
老谢熟门熟路的把事情原委仔细点明,生怕林星的担心而错失良机。
不过,他知道,林星只是不懂业务罢了,产品方面,他倒不担心。
毕竟都是石油系的子弟兵,多少都懂点行。
他见林星仍不放心的样子,就有些疑惑,觉得事有蹊跷,正想提问。
林星怕他误会,就马上解释到:
“这样,我得跟老婆商量一下,这事不跟她说,我怕不好处理。”
“哦,也行啊,不过真的要快,纯碱很抢手的。
玻璃厂一次就拿几个批号,转眼就被人吃完了。”
“我懂,我懂。”
林星听闻后,也知道刻不容缓,他对这些东西,还挺熟悉的。
“纯碱?
那是…什么东西?”
两人错愕,忽然听到了林辰的声音,才抬眼向卧室的走廊看去。
只见林辰扶着墙壁,缓缓的走出厅来,疑惑不解的问道。
林辰刚听闻两人似乎在谈论一笔买卖,感觉交易量还挺大的,几个批号。
这才引起他的重视,并感到十分的好奇,也不知道林星的钱,从何而来。
林星见儿子出来,他热心的解释道。
“纯碱,就是玻璃厂的原料,用来生产玻璃的。”
“对!
最关键是,这玩意就相当于玻璃厂的主粮。
每天消耗5吨十吨,都是很正常的,而且还不能停。
一停下来,玻璃厂的窑子就得报废。
建个窑子至少得花几十万,甚至上百万,那些工厂绝不会因价格的波动而停止采购的。”
老谢见贤侄如此好学,就将东西铺细了点说,好让获得他的理解。
“可是,爸,你买这个干嘛?
我们又不生产玻璃。”
噗……
两大人同时笑了。
林辰眉头一皱,见他们笑得那么诡异,就更加疑惑了。
“你没看新闻吗?
经济不行了啊,物料是要贬值的。”
“嗨,阿辰,这你就不懂了吧。
这都是些原料,跟经济没什么关系的,好吧。
就好像吃饭一样,是个人,每天都要吃的。”
他对儿子的想法很是意外,又与老谢对视了一眼。
两人的眼神仿佛在说,跟孩子谈这个,简直对牛弹琴,说不清楚。
“???”
原料方面,林辰确实没他们懂,不过,对经济接下来的形势,还是有些把握的。
今早的报纸也提及到,海外市场陆续出现了问题。
有的面临经济衰退,有的面临通胀高涨,有的失业率持续走高,整体负债持续高位……
如此一来,市场在需求减少的担忧下投资偏向了谨慎,负面的情绪尤其在基础不稳固的地区迅速蔓延,周边的地区,影响尤为明显。
一些专家,对此表示担忧。
在全球谨慎的氛围下,连带经济下滑,恶化。
假若恶化持续的影响,需求将跟随减少。
最终,价格会因供需失衡而下跌。
可是,听闻林星的说法,让他感到十分震惊,一时之间不理解他在说些什么。
迷糊了一下,才忽然明白了。
他接着强调道:
“爸,那可不一样的。
是,需求可能不变,但变的可以是价格啊。
你买的时候还好,买进来了,砸手里,到时该怎么收拾?”
林星的眼神惊诧不已,他完全没想过这种问题。
因为根本不可能发生。
他解释道:
“阿辰,不会的。
货物只是过一过手,根本不会砸在手上的。”
“倒腾物资?”
林辰意识到,他们正在商量的事情。
谁知,话音刚落,吓得林星紧张了起来。
连忙制止道:
“嘘,别声张啊!
虽然没盯那么紧了,但还是受管制的。”
“没事,别太紧张。
现在都什么年代了,不像以前啦…”
老谢哈哈一笑,让眼前的两人放松一下。
接着,他自信的说道:
“对,就跟你说的一样,是腾挪一下,合理调配,这都很正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