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 回程!(1 / 2)
第105章 回程!
正德皇帝的离去自然是震惊朝野。但实际上朝廷运行的事务并没有因为皇帝的死亡而暂缓下来。
因为大明王朝作为一个拥有成熟的行政系统的国家,并没有受到皇帝离去的影响。
皇帝死后,其灵柩会被暂时安放在后宫,接下来便是一系列的治丧活动,包括发丧、入殓、发引、遗奠、安神等。
对于皇帝的死去,其实并没有对人民造成多大的影响。他们可能在土地上一生都不认识皇帝这个人,没听说过皇帝的名字。
由于封建乡老控制下的社会,他们依旧是做着他们该做的事,或者说是儒家文化要求他们做的事。就是一群被束缚在土地之上,愚蠢的人们。
而杨廷和和太后也是与朝廷商量着准备另立一个皇帝。国不可一日无君。而杨廷和也是抛出了朱厚照的遗志,立下他的堂弟也就是小嘉靖为皇帝。
杨廷和抛出了祖训:“若皇帝没有子嗣便是兄终弟及的说法。”这也得到了朝臣们的一致赞同。国不可一日无君,杨廷和和太后下令,先解除小嘉靖的守孝政策,直接将他推上皇位,并且派人召集新皇帝入京!
在1918年这个特殊的年份。大明王朝死了一位皇帝,两位藩王。众臣也不免得感叹,今年真是一个多灾多难的年,但是多灾多难是相对于这些上层阶级来说。
对于百姓来说今年没有天灾,没有干旱,没有水患。虽然有宁王的造反带来的叛乱,但是也是很快就被停息了。对他们来说,今年只是平淡无奇的一年。
但是史书上肯定会将这一年标榜为明朝重要历史的一年,因为这是皇权的新旧交替,这是宁王作为明朝最后一位藩王的造反。自此再无藩王作乱!
实际上这些事情与这些面朝黄土的平民来说没有什么区别。他们只希望今年能有一个良好的收成。能够让他们负担起他们的这一家人,能够让他们获得更好的物质条件。
历史本来是小人物们共同塑造的,但是历史上往往只记载宁王、兴王,还有朱厚照这种大人物。而关于其他的这战争中,死了成千上万的人好像没有什么记载,只有一句说出了损失。
留在安庆的范进也是知道了宁王战败的消息。当他知道谭武带着火枪军,收到了大雨的影响,然后战败的时候不由得悠悠一叹。他不明白这是真正的天意如此吗?
嗯,当拿下南京城的时候,范进其实是内心怀着惊喜,期望还有不安的。他根本没有想到冥王能够造反成功,还能够定都南京。但是作为范进,作为这个宁王称帝的既得利益者,自然对此也是高兴的。
对于范进来说,他预留的后手是兴王一家也就是小嘉靖身上,但是现在宁王已经造反成功,对于范进来说是可喜可贺的。他也没有想到宁王的战败会来的如此之快。在这紧要关头,因为这一场雨打湿了他多年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