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六章 汤奉的道路(1 / 2)
第124章 汤奉的道路
他仔细的想了想,能给他吹成这样的人他认识的只有一个,那就是魏好古。
毕竟当时他随便抄了一首诗让魏好古拿着去诗会装b,他都能获得一个诗才无双的称号,不过现在这个就过于离谱了。
范进想着自己到时候还是得去找一下魏好古,问一下到底是不是他。
路程依旧是不远,范进和张静斋归途只用了不到一天半的时间就回到了张静斋的府中。
归途好像永远比去的路程要近一点。
范进和张静斋一身疲惫的下了马车,看到了熟悉又陌生的街道,他也是明白他和张静斋已经到了。
张静斋在吩咐下人拿好行李之后,于是便和范进进了府中。
这一次出行,估计也是范进最后一次和张静斋一起打秋风了,以后估计范进也没有这个时间和闲心了,而且也找不到人了。
毕竟汤奉的变化如此之大,二人对此是深有感受的,想起当年三人一起吃牛肉的时光,好不快活!
如今三人却是大相径庭,范进这边参与了造反,参与了新皇继位,自然不是以前那个落魄的举人,连母亲的丧葬费都需要张静斋带着打秋风才有。
成为了一个以前他自己都不敢想的人。
而汤奉,先是凭着回民的案子得到了升迁,然后又在宁王之乱之中立下大功!最后终于升任成了知府。
而唯一没有什么改变的就是张静斋了,但是范进觉得张静斋这种不改变也是很好的事情。
范进以前跟着宁王这些都是迫不得已,而且与兴王交好也是为自己加一层保险,而汤奉则更是违背了自己以往的初衷。
“为天地立心,为生灵立命”汤奉当年读书的时候就是起个这个意愿。
因为他本身一个妾生子,身份地位低微,每天也只得恍然度过,知道进学之后他是有着意气风发的志向。
直到科考了几十年,仍旧是一个酸秀才,这才将他的热血给冷了下来。
为了生活,他不得不去私塾教书,也就成了范进的座师。
而经过了科考,他终于中了举人,然后再经过殿试的考验,成为了一名进士。
虽然是三甲进士,但是他也是很知足了,毕竟对于他来说这个简直是他大展抱负的好时机。
他被外派到一个县里去当知县,而且这地方离他本地并不遥远。
但是汤奉一进去,他就看到了一个比他更年迈的老态龙钟的老人坐在了自己的椅子上,然后满脸沧桑的看着汤奉。
汤奉不知道怎么的心中突然是咯噔了一下,直到交接完工作这些之后,汤奉才知道这个人是以前的知县。
汤奉瞬间被吓到了,他没明白竟然这个人是知县,在他微薄的眼光里,他好像从这个知县的眼中看到了他自己的以后,也就是他自己的一生。
汤奉对他的理想动摇了,他真的就要在这个平平无奇的小县城里面度过他自己的一生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