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一章 这个时候,那号称贤明的潞王殿下在做什么呢(1 / 2)
第143章 这个时候,那号称贤明的潞王殿下在做什么呢
“典史!”
见阎应元孤身冲入敌阵,钟牧离惊呼,急忙跟着跃下。
此时水寨已经燃起了熊熊烈火,将一方天地映照的通红。
明军士卒见身处死地,纷纷效仿阎应元,跃下寨墙,跟清兵开始拼命。
杀入敌阵的阎应元一时间竟无人敢近身,他的威名在清军中已然是人人皆知。
清军将领见状,命亲兵挥舞绳套,想要活捉阎应元。
却不想赶来的钟牧离眼疾手快,拾起一把长刀狠狠飞掷,一刀扎穿了那拿着绳圈的清兵。
明军背水一战,杀得清军竟退回了岸上。
阎应元趁机突击,想要杀出一条血路来,但奈何清军人马实在是太多,完全冲不透敌阵。
清军将领急呼围杀,清兵咬牙冲上,明军士卒本就饿着肚子,此时已是精疲力竭,只冲了一阵,便再难雄起。
很快就被清兵绞杀的死伤殆尽。
只有阎应元亲兵数百人被围在了栈桥之上,进退不得。
清军的长矛兵排成一排,小心翼翼地上了栈桥,朝着阎应元推进。
阎应元深呼吸一口,抹去了脸上的血水,持刀而立,长髯随江风飘荡。
大营方向,喊杀声渐渐弱了下来。
王公略拼了命想要夺回营门,可奈何清兵也发了疯,特别是那参将被刘良佐削成人棍之后,负责大营督兵的参将更是吓坏了,疯狂命令士卒冲杀。
徐观海也已经坚持不住,残存的一千余明军在压缩在了营门附近。
“今天要撂在这了。”王公略吐了口唾沫,目光狠厉道。
“多杀几个,也不亏了!”李九郎并不畏惧,抄起武器,跟在了王公略身边。
“兄弟们,多弄死几个鞑子,下去了别让某笑话你们怂包!”
“哈哈哈哈,王将军,我要是杀得比你多,到了阴曹地府,你得给我当亲兵。”
士卒们都是军中精锐,早就见惯了生死,此时还有心玩笑。
王公略笑骂一声,便亲自提槊打头,与清兵迎头对攻。
徐观海力竭,只能站在阵中暂歇,他扭头北望长江,眼中满是绝望。
结束了吗?
今夜中伏,明日江阴便要破了。
徐观海啊徐观海,大明恐怕要亡了。
想来那杭州朝廷,恐怕也和南京没什么两样,忙着争权夺利,歌舞升平吧。
这个时候,那号称贤明的潞王殿下在做什么呢?
会不会左拥右抱,温香软玉,做着自己的千秋大梦呢?
也许是了,大明的藩王,能有几个不是草包。
可惜了太祖的基业,衣冠沉沦,不知何日才能再见天日。
神思纷飞,徐观海兀自发笑,暗道:你一个马上要死的军汉,想那些做什么!
可惜了这一身本领,没有施展的机会了。
李九郎此时杀红了眼,胳膊上中了一刀,但无大碍,他拼命护卫王公略左右。
清军参将催兵激战,觉得立功受赏就在眼前。
只要拿下了江阴精锐,明日便可攻破江阴。
到时候荣华富贵,可就来了!
毕竟这可是连亲王和贝勒都没有攻下来的地方。
徐观海回过神,恢复了些力气,深深吸口气,提起刀,准备做决死一搏。
刚抬脚,忽然一声巨响,震得他差点没站稳。
瞬间,正在交战的双方纷纷惊惧四顾,拉开了距离。
王公略更是大吃一惊,暗道:清军开炮作甚?
那正做梦的清将更是慌张了望,不知发生了何事。
“怎么回事?”王公略问道。
“不知道啊,好像是炮声,北边的。”李九郎皱眉道。
“北边?”
“应该是。”
王公略刚转头北望,又是一声巨响,这回,他看的真切,巨大的炮弹精准的命中了清军战团。
那些还在惊疑的清兵转眼便消失了大半。
“敌袭!敌袭!”清将骑在马上,惊慌大喊道:“快撤!”
说完,便率先拨马逃窜。
清兵见主将撤退,急忙后撤。
没跑两步,北边的江面上便响起了震彻天地的炮声,将正在撤退的清军炸的一地碎尸,血肉横飞。
炮弹引燃了营帐,冲天大火燃起。
借着火光,明军终于看清了江面。
千帆蔽海,数不清的战船正逆流慢行,船舷上无数黑洞洞的炮口正不断地吞吐着火光。
水师!
是水师!
“援军,援军到了!!!!”李九郎声嘶力竭地连连嘶吼,直到他喊破了喉咙,发不出声来,才扑通跪倒在地上,边嚎啕大哭,边捶打着地面。
明军士卒呆呆地看着江面上那一艘艘碧水巨兽,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那是朝廷的援军吗?
徐观海望着江面上炮火连天,喜悦吗?未必。
眼泪不争气的淌了下来,说不上是什么心情。
另一边的水寨,正准备坦然赴死的阎应元,没有等到敌军的长矛扎穿自己的胸膛。
而是等来了一声划破夜空的咆哮。
“大明钱塘水师副总兵张名振,来也!”
声收,余音依旧灌耳。
清军大惊止步,明军士卒回首看去,只见港口中,数不清的艨艟快船正在靠岸,其后的江面上,舰队横江,舟船雄壮,在月光下,风帆叠影,军旗飞扬。
“这是......朝廷的水师?”钟牧离喃喃道。
阎应元没有回答,看着自港口登陆的明军士卒个个龙精虎猛地冲向清兵,身躯止不住的颤抖起来。
当先一将,身穿罩甲,一袭红披,十分凶悍,率军迅速击退清军,在岸边站住了脚跟。
后续的士卒还在源源不断地从各处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