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一章 季子(1 / 2)
第193章 季子
丹阳,延陵镇,季子庙。
明军各部在镇江与应天两府休整待机,与南京清军对峙,已成久持之势。
朱常淓驻节丹阳,钱塘水师战殁之事,已让他心忧数日。
难得晴空万里,李宝便劝朱常淓出去散散心,朱常淓也觉烦闷,便率众出城,来到了这季子庙游览。亲军参将牛三领蓝田营精锐一千随行护卫。
季河桥上,朱常淓凭栏而立,微风拂面,季河水静静流淌,水气清香,令人心旷神怡。
鸬鹚入水,震起朵朵浪花,金乌高悬,倒影桥边绿树。
季札曾为让王位,弃其室而耕于野,贤名冠绝吴越,才识更显春秋,故世人建季子庙以凭吊。
清风徐徐,水波荡漾,朱常淓的满心烦闷渐渐被消解。
今日到此,却是故地重游,当年已是天下一统,四海臣服,东巡到此,过季子庙时,尚觉季札三让王位,乃是过谦。
“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
朱常淓轻声感叹,李宝听到这话,心中却是别有一番滋味。
“李宝,可知丹阳古称?”
“回殿下,《舆地志》中有记载,秦有史官奏:东南有王气,在云阳,故凿北冈,截直道使曲,以厌其气,故名曲阿。”
“哈哈哈,你知之甚广嘛!”
“嘿嘿,为殿下侍从,自然该勤奋学习。”
朱常淓微微一笑,他与丹阳,可谓是颇有渊源了。
他记得当时史官说吴越之地有王气冲天,实为不祥之兆,需镇压才可。
那时丹阳还叫做云阳,于是他便下诏,改其名为曲阿,来困顿王气。
后来东巡到此,见季子庙,才恍然大悟,史官所说王气,当是这季札之庙所致。
毕竟季札虽三让王位,但定然是身怀帝王之气。
朱常淓想到这里,不禁感到了冥冥之中,自有天意。
如今他嬴政,又以大明潞王朱常淓的身份站在这季子庙中,想必此时,这曲阿王气,已经冲破了天穹吧。
这时,直往庙去,四周河沟水塘之内,竟有沸泉滚涌,堪称奇景。
在季子庙前,六口沸井,滚浪有声,从不停歇。
朱常淓入庙拜谒,季札曾遍交天下贤士,在这一点上,他与季札相同。
季子挂剑,以重徐君之诺,应为当世之风气也。
正当朱常淓在炉中插下香火,牛三快步走来,站在门外,禀报道:“殿下,有苏松,江西,杭州急递同时抵达。”
“哦?快快呈上。”
朱常淓刚刚舒缓的心情又骤然紧张起来,他匆匆出门,向着不远处的石桌走去。
牛三抱着一堆信匣紧跟在后,李宝小跑出前,扯着袖子将那石桌石凳擦拭了一遍。
朱常淓落座,先打开了江西的信件。
是张国维发来的,信中说江西形势不容乐观,洪承畴亲自坐镇九江,汇集重兵数十万,有东进浙江腹地之势。
朱常淓瞬间眉头紧锁,这个消息令他感到了不安。
浙江,是朝廷根本,眼下又在新政之中,清田分地,兴修水利,正是民生恢复,欣欣向荣之时。
若是教鞑子染指,那所有心血,必将付之东流。
张国维又言及了闽地郑芝龙之事,称自己向闽督郑芝龙求援,其推诿搪塞,拒不奉总理号令,名为朝廷总督,实为藩镇军阀,若不早加制裁,恐有安史之祸。
朱常淓目中杀机骤现,这郑芝龙竟如此不识大体,目无朝廷,看来自己要早做打算了,张国维之忧,不无道理。
洪承畴此贼,果真是眼光毒辣,战略机敏,在江西布置重兵,如此,便织成了一张大网,将朝廷主力全数网罗在了浙江与江南十府之地。
再想到清军沿海登陆,突袭松江,朱常淓惊觉,好大的手笔!
清军这是在做一个巨大的包围圈,勒克德浑在南京,伪总督张存仁在扬州,贰臣洪承畴在江西,三面包围!
这南京,是饵!
朱常淓脑中瞬间清晰,洞穿了清军的意图,以南京坚城为诱饵,诱使己方主力会攻,再以江西之兵北上东进,袭击朝廷心腹之地。
又派水师沿海登陆,骚然牵制,破坏生产,如此,便可使大军后勤无以为继,不战自溃!
越想,朱常淓越加心惊,这盘棋,自己局部小胜,清军却是想一口吃了他。
放下张国维的信,朱常淓又展开了苏州府张家玉的奏章。
张家玉汇报了一下苏松情况,主要是举荐以顾炎武、归庄为首的贤才十人,希望朝廷能委以重任。
朱常淓想了想,正好苏松官员大多空缺,又需善加经营,这十人正好就地任用。
于是便亲自当场朱批:此十子,俱授主簿,权署县事,以观后效。
除了杨廷枢已经被焦琏征为参将,其余九人,全部被任命为主簿,代理知县。
任命的诏令同时发往了苏松地方与杭州吏部,事急从权,先上任,再由吏部补全相关手续章程。
潘柽樟知常熟县,王略知昆山县,吴其沆知太仓。
陈忱赴嘉定,王锡阐补青浦,万寿祺主华亭,吴炎治上海,顾炎武任吴江,归庄调常州武进县。
有了张家玉举荐的这十人,整个苏松各县都有了主事之人,朱常淓心中颇为满意。
最后,他打开了杭州发来的信件,一封是唐王亲笔信,内容就是例行问号,并汇报了留守杭州期间的各项事宜。
另一封,则是海督路振飞的关于靖海水师是否能出战的回信。
朱常淓赶紧拆开信件,结果入眼只有八个字,令他一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