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朕不曾负你(2 / 2)
他还没有来得及教儿子临一幅君嗣帖。
他还没有带着儿子去给敏蓉立碑。
是他,志大才疏……
他眼珠里的黑色褪尽,一片苍茫的白,渐至合上。
朱珝的一生,是一个可悲的笑话。
皇长子落地即夭,他虽行二,却是实际上的“皇长子”。又被元德皇后养大,是中宫养子。自幼得先帝宠爱重视,优于诸弟。然,心思简单,行事鲁莽。先是被周镜央撺掇暗算,起了早入东宫之心,事破,为皇父所厌,阖家流放。后又被端亲王利用。从黔州到京城,以为帝位就在眼前,殊不知,天下没有白得的便宜。
辉煌的开端,潦草的结局。
这大约就是身处皇室,却无智无谋的下场。
朱瑁厉声道:“端亲王灵前行凶,放肆至极!将他绑起来!”
几个侍卫上前,架住端亲王。
端亲王向太傅等人道:“欲加之罪,何患无辞?陛下想治臣的罪,找什么借口不行,偏偏以如此拙劣的理由欺骗列位臣功?二皇子早已死去,陛下却找这么一个人来,诬陷臣,臣心中不服!”
几名旁支皇亲道:“陛下不修德政,狼烟四起。不正己身,内帷混乱。不恤臣下,武将造反。难道,现在,还要杀死自己的亲叔父,添上不孝的罪行吗?”
太傅道:“先帝在世时,曾表彰端亲王,谓曰‘弟心纯善,吾子不能及’。如果先帝黄泉有知,见陛下屠戮皇亲,该作何感想?”
朱瑁道:“父皇怎么想,朕不知。你们怎么想,朕却知道。一群乱臣贼子,今日现了原形。都去黄泉,向父皇请罪吧。”
他一挥手。
马之问带着御林军踏入宗圣殿的庭院。
铠甲的声音,声声入耳。
天空阵阵惊雷,大雨滂沱。
朱瑁看向端亲王:“你以为御林军中安插了你的亲信,朕不知吗?朕念着与你血脉相连,纵你到如今,企盼你思及先帝,悬崖勒马。你却逼宫谋逆,逼朕不得不动手。”
太傅跪倒在地,哭喊道:“先帝啊,看看你选的新君吧,老臣尽了全力了,却仍是没能扭转乾坤。大梁危矣,危矣……”
局势似乎是定了。
然而——
马之问匆匆进得殿中,禀道:“陛下,宫外侍卫禀告,有兵马闯宫。”
朱瑁冷笑道:“必是端亲王驻在京郊的那一队兵马了。朕已料到。”
“不,是南界的兵。”
南界?
慕容飞亲允于他,一旦端亲王作乱,会暗中派兵助之,与御林军联手,瓮中捉鳖。难道,他竟首鼠两端,投了端亲王吗?
朱瑁看着庭前的纷乱。
今宵为大雨,昨日作孤云。
这皇城,忽如一叶孤舟,不知风吹何处去。
南平公主在雨中奔跑,入得殿来:“皇兄,阿五愿前去说服表哥……”
朱瑁从侍卫腰间抽出剑来,刺向端亲王。
不管之后的局势如何,先杀了这个祸患。
端亲王从侍卫手中挣脱,久在行伍之人,气力了得。他一把拽过梅川,挡在自己的前面。
“陛下若要杀臣,先杀了这个女人!”
御林军与南界的蛮兵苦苦厮杀着。
朱瑁看着梅川,手中的剑停下。
她的绛云红袍,熠熠夺目。
天上的云散了,难道她身上的云也要散去吗?
“殿下,救您是大义,无须放在心上。”在私邸的时候,她推他避过那个刺向他的黑衣人。
“殿下已脱离险情。”在西都,她千里奔赴救治他。
“殿下,微臣一定会写出治疫的药方来。”京中大疫,她从邺城赶回,与他并肩作战。
“那就愿殿下心想事成。”他登上大宝的前夜,她如此说道。
她的医官服曾是最让他安心的力量。
朱瑁手中的剑掉落。
他错失了斩杀朱旻最好的时机。
兵马已闯入宫来。
朱瑁苦涩地笑笑,轻声向梅川道:“梅卿,朕负了意和。好在,不曾负你。”
“砰”的一声。
十六扇门大开。
风吹落朱瑁的乌纱翼善冠。
他清秀的面孔上,涌动着从未有过的澄澈。
他的眼中,红炉点雪。
“梅卿,朕本想让你看一场戏,朕自己却做了戏中人。”